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关于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2016关于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2016关于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2016关于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从5月初开始,区人大组成社区建设调研组,对我区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此次调研共走访了8个街道办事处,31位街道和机关干部,60位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居民委员会主任;召开了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和社区工作者座谈会3个;考察了不同类型的社区18个;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0份,回收率90%。

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1、社区经济初露端倪。

在"服务化、社会化、市场化、实体化"总体思路和"树大旗、立品牌、塑形象、见效益"原则的指导下,社区经济稳步发展。

区委、区政府两次召开现场会统一思想,释疑解惑。

主管部门制定了"街道社区服务公司所属网点情况明细表"和"街道社区服务网点统计表",建立健全了月报和调度会制度。

青园和建北等街道分别成立了社区办公室;长丰街道推行了"统一标识、统一理念、统一宗旨、统一目标"的四统一。

光华社区的"温暖使者服务站"运转良好;河东街道的"小太阳幼儿园"于3月8日正式开园;谈阁社区的"新兴物业维修部"完成了组建并已投入运营;谈后社区走出了一条以实业养物业的新路子;育才街道创办了"育彤市场"。

北宋社区投资20万元的北宋路市场也已开业;谈阁社区的"月嫂"、劳动就业局引进的"面面库"中晚餐车均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青园街道投资100万元的超市、谈后社区的社区加工厂和花园花卉种植大棚、投资30万元的谈中街2号保洁部等一批有特色、有规模的社区服务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运作。

截止6月底,全区社区服务网点已发展到358个,社区经济实现收益461.95万元,社区网点实现利润314.27万元,上缴国家税收42.82万元。

上半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566人,是去年同期的3·94倍。

安排再就业1306人,是去年同期的9·46倍。

2、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全区建有不同类型的市民学校55所;由8718名党员参加的各种志愿者队伍497支;市级以上文明楼院20座。

社区"四自"得到普遍落实。

社区党建扎实有效。

青园街道在所辖6个社区开展了"百名道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河东街道所辖10个社区的1900多名党员全部实行了党员公示;药东社区、广电社区成立了"道德评议会"。

"双百工程"效果显着。

建北街道的"激情社区大家唱"、长丰街道的"东方红艺术团"、谈二社区的"夕阳红舞蹈队"、艺苑社区的"书画协会"、青园街道的"腰鼓队"等,常年活跃在社区的大街小巷。

55个社区中,建有各种活动室76个,各类球场、露天活动场所15个。

健身房3座,晨(晚)练点119个,健身路径29条,健身小广场1个。

歌咏比赛、时装表演、书画摄影、盆景根雕、露天舞会、棋类对弈、趣味竞赛以及各种球类活动缤彩纷呈。

沿东社区重点谋划建设了桃花林、火炬林、法桐林和冬青带。

广安街道6个社区新增绿地1500平方米。

河东街道投资6万元修建了1050平方米的街心花园。

广电社区成立了"红领巾"护绿队、药东社区成立了"夕阳红"护绿队,沿东社区成立了党员护绿小分队。

近年来,累计投资1400多万元,拆除违章建筑6万多平方米。

目前,社区绿化履盖率达22%。

调查显示,居民对居住环境满意率达到了80.62%。

3、群众生活日渐方便。

55个社区共有综合市场27个,小商店376家,小饮食店1186家,小诊所62家,其它居民服务店1487家。

与社区生活相配套的幼儿园(托儿所)30所,小学26所,社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区政府投资300万元依托社区建立了"长安区老年公寓",开通了老年人社会救助热线;药东社区投资4·5万元兴建了设施、功能、服务项目都较为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沿东社区投资60万元、面积606平米的服务中心也正在筹划兴建中;谈一社区创建了全市第一家"残疾人之家";瑞国花园在社区内建立了专门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爱心超市";沿东、师大等社区把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组织起来,将其特长、住址、联系电话公布上墙,大力开展"文明互助"、"联院联动"。

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率高达97%。

4、社区治安状况良好。

在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中,坚持把"保一方平安"放在突出位置,实行群防群治、联防联治。

治保会、调委会组织健全。

对帮教对象逐一登记造册,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活动。

各社区均设立了外来人口协管员,协助公安等部门做好外来人口的规范管理。

组建了社区消防大队,开展了"小喇叭进社区"活动。

公安分局进驻社区民警44名,组建治安联防队8支,巡防队员330名。

55个社区全部设立了警务室,健全了治安防范体系。

实施了"技防"、"反攀爬"、"车管"、"科技创安"、"两抓一保"等社区安全防范工程。

谈一社区封堵了14个出入口,修建了9个"S"门,成功组织实施了全国首例"社会服务令";许多社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

青园街道在6个社区建立了"课外驿站"和"家长学校"。

居民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率达到了82·99%。

二、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社区经济发展缓慢。

传统社区建设中很少提到社区经济这一概念。

新一届区委、区政府产生后,响亮的提出了构建社区经济新格局的口号,并把社区经济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调研发现,许多同志特别是部分领导同志,对社区经济的发展缺乏信心。

强调客观多,主动想办法少;强调困难多,主动创造条件少;观念滞后多,创新求进少。

没有把社区经济发展当作一项产业去考虑。

所以,社区经济仍滞留在出租门脸、摆摊设点的层面上,规模小,档次低,区域辐射力和产业带动性不强。

截止今年6月底,新增64个网点中,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只有2个,且都正在运作中,30万元到20万元之间的2个,20万元到10万元之间的3个,10万元以下的57个,最少的只有3000元,且发展也不太平衡。

调查发现,商品市场发展较快,要素市场相对滞后,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普及不够,特别是物流配送的规模不大、实力不强。

有触角、有能力、讲信誉的产品代理商和经销商几乎是一个空白。

中国--资源网 - 您身边免费贴心的-专家 - 欢迎访问2、社区建设投入不足。

资金匮乏是社区建设的一个共性问题。

社区干部反映,近年来,虽然财政投入由原来的1200元增加到了3700元,但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建设正常支出。

在设施建设方面,有的小区缺少群众休闲、健身的公益场所,托幼所、托老所不配套,公厕少。

如谈一、建明社区等。

有的提出要改造社区的下水道,如沿东、花园、联合社区等。

更多的群众提出在社区内铺设步行彩色道板,加大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力度。

在便民服务方面,居民迫切要求建立社区医疗服务诊所,设立24小时通宵店,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和中介组织建设等。

随着社区规范化建设的逐步深入,随之而来的水、电、暖费用大幅增加,电话费、资料费、设备维修等费用逐年上升。

所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作支撑。

2016关于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2016关于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经费不足成了制约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3、社区管理权责尚需明晰。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协助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是社区居委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也是社区居委会的职责所在。

我们在与街道和社区干部座谈时,大家一致反映,社区的责任在无限地扩大,而社区的权力却不明确。

事实上,无论是社区的管理者,还是社区的工作者,对社区的主要职权都比较模糊。

有的街道干部把社区工作形象的比作"蜈蚣",腿长得多,爬得却慢,而这种现象导致社区干部整天疲于应付日常行政事务,无暇顾及社区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头上多达34顶帽子、154项工作。

此外,新建生活小区中,社区居委会同物业公司关系不明确,有的根本就没有业主委员会,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在老生活小区中,没有物业公司,以前其功能由单位承担。

如今,有的企业已经破产,有的已经兼并重组,有的已经改制。

物业管理成了一个难题,直接影响着社区的健康发展。

4、社区环境仍需改善。

调查显示,97·1%的人认为应该规范和制止乱养宠物的现象,98·86%的人对高空抛物、乱扔垃圾表示强烈不满,81·92%的人对乱写乱贴小广告非常反感,95·95%的人同意对街头算命予以取缔。

在治安环境方面,群众反映小偷小摸现象时有发生,捡破烂的随意出入社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缺乏力度。

调查显示,有78·31%的群众迫切要求设立治安岗、治安巡逻队和报警电话。

有17·01%的居民对社区治安状况表示担忧。

在人文环境方面,不讲公德,随意损坏公物,破坏公共绿地现象时有发生,有69·01%的居民反映市民素质一般。

有76·96%的人认为对不道德行为的处罚一般或是差。

有52·92%的居民反映文明宣传和科普宣传太少。

还有的反映对孤寡老人和困难户帮扶不够。

对外来人员,缺乏必要的组织学习和宣传教育。

有居民认为,评选出的文明楼院名不符实,文明市民学校开课也不够正常等等。

三、加快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1、树立强烈的发展社区经济的理念。

社区经济是建设全市"两个一流"区特别是建设一流文明城区的基础。

因此,要把它上升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上去认识,提升到谋划一个产业上去落实。

当前,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加之城镇人口老龄化及家庭结构的变化,预示着人们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越来越高,一个庞大的、潜在的社区服务市场正在孕育形成。

而从目前现状看,社区服务需求的满足率却很低。

调查显示,96·58%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加强社区服务。

因此,在理念上要树立社区经济是大产业的新理念;在实践上要探索建立健全产业组织新体系,在形式上要动员相关商家和企业加速构建社区经济新产业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