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心意拳
戴氏心意拳
戴氏心意拳是我国内家拳种之一。
中国四大优秀传统名拳之一。
是一种保守、神秘、威力强大的拳术。
至今外人难窥其径。
拳艺窥探
戴氏心意拳,亦称心意拳,心意六合拳。
是我国武库之中极为优秀的内家功法之一,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神妙莫测,将佛家,道家,儒家功法、理论熔于一炉,是一门科学的内外兼修之武术。
几百年来,此拳在山西祁县戴氏家族中秘不外传,其功法顺大自然客观生化规律,以天地阴阳之平衡,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论为戴氏心意拳之精髓。
戴氏心意拳是先存三大著名内家拳(太极,八卦,形意)形意拳的鼻祖。
内讲究心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为内三合),外讲究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
故人又称戴氏心意拳为心意六合拳。
拳法起源
戴氏心意拳发源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戴氏心意拳创始人名戴隆邦,系山西祁县小韩村人氏,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享年89岁,他自幼嗜武,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一丝不苟,在武术世家的熏陶下,学文习武,全面继承其祖师爷戴伯苗所传的意拳,得意拳之奥妙,后承姬氏所创心意六合拳,并得曹继武先生传授古心意拳,傅山先生传授内功心
法(小周天功),结合各种武术(螳螂,八卦等)创戴氏心意拳。
武术界将他尊为心意拳的开山鼻祖。
拳法风格
戴氏心意拳是“脱枪为拳”,意为从枪法中领悟出来的拳术。
相传为岳飞处习得。
“枪挑一条线”。
故习练此拳时也是走直线往复。
戴氏心意拳主张后发先至,抢占中门。
拳谱说:“视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
”“练拳时无人似有人,交手时有人似无人”。
在交手时,则要求“遇敌犹如火烧身,硬打硬进无遮拦”,“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
戴氏心意拳从创始后只传家人,极少传外人。
(偶有传乡亲、外戚,李洛能是唯一的例外),一因此功不出则已,一出手非死既残,祁县有俗语:“太极十年不出门,心意一年打死人”;二因戴家后人基本靠保镖护院,习武吃饭。
故即使有传,亦是皮毛。
现河北形意拳传人李洛能,当初求戴隆邦收为弟子,不允。
李遂在戴家附近买块菜地,日日往戴家免费送菜。
终于感动戴母,遂传功与李。
然戴家身法,心法皆未传受,手法也只传授了每招每式的一半,戴氏的精华完全没有泄露。
这也是现在外传的形意拳为何与戴氏招式名称相同,但套路截然不同的缘故。
因此拳威力甚大,故戴氏传人很少与人比手。
即使练功也在四下无人,或者深夜时独练。
祁县有俗语:“只见戴家拳打人,不见戴家人练拳。
”
拳法套路:
手拳类:五形拳、四把、十大形、十小形、闸势、地盘、双把、各种炮拳;
器械:六合刀、六合剑、六合枪、六合棍、蛾眉刺、铁筷子(乾坤针)等;
历史名人:
戴二闾(二代传人):单挑白莲教,皇帝亲赐黄马褂,六扇屏;
戴奎(四代传人):穴点刘石儿,一战成名;
高升祯 (五代传人):单身闯关东,劈拳惩暴徒,被当地人称为“义士”
李师乳名长有,终身锻炼意拳,达到了炉火纯青之神化境地。
其手法变化无穷,所向无敌。
尤其善于用足,每踢必中。
提起长有师傅,曾驰名一时。
李师对意拳原理之阴阳,五行,动静,虚实,起落,进退,顾打,伸缩,智勇等,均能领悟透彻,运用在锻炼实践中,故能有如是超人之成就。
尤其善于用“乱而取之”之法,手足齐速度快,攻无不胜,是心意拳杰出之人才。
一、阴阳夫天地万物,皆是对立而统一者,阴阳一说,正是此对立两面之代名词。
用形象解释,二者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之关系。
心意拳是人体运用在技击方面之运动,自然也不能出乎此阴阳对立两面之关系。
必须先顾后打,打后即顾,顾中有打,打中有顾。
将此矛盾之两面,统一起来,刻苦锻炼,即可臻于妙境,达到取胜制敌之目的。
二、五行意拳采用五行之说,以金、木、水、火、土之性和内五脏肺、肝、肾、心、脾相配合,则是取生尅之理。
而五脏又配五拳运动,则是说明意拳应用制敌和健身之关系。
三、动静是阴阳对立之说,在意拳上之具体运用,以意为静,以拳为动,在整套动作中,无论腰身和四肢,皆在一动一静,互相交换,反复进行构成拳套,布好阵势,诱敌陷入我拳套之中。
故动静即是意拳之原理。
四、虚实在锻炼拳套中,或与敌博斗,布好之拳阵,必须应用虚虚实实之策略应战。
敌虚我实,敌实我虚,诱敌为虚;攻敌为实。
顾为虚,打为实,起为虚落为实。
真是虚虚实实,时柔时刚,或进或退,或隐或现,声东击西使人无从捉摸,陷入我拳套阵势之中,而后一鼓作气,出奇制胜,使根本对立之虚实两面获得高度有机之统一,而奏奇功。
五、起落起落是身体运动时,相对之两面,上升为起,下降为落,亦要紧密结合身法,手法,步法皆体现出起伏升降,龙腾虎跃之势猴纵燕飞之能,增强打击力量,表现优美之体态。
六、进退进退在技击中,在用兵中,都是极其重要的。
进为攻、退为守。
有利时进,不利时退。
敌退我进,敌进我退。
进退之机关系胜负,当进不进,失机敌遁,当退不退陷于敌手。
故意识为主帅,要当机立断,指挥躯肢,进退连环不断,使敌无隙可乘达到技击之妙用。
七、顾打顾打二字,在意拳中特别强调对敌,必须先顾后打,顾中有打,打中有顾,将此对立之动作,有机而合为一运动整体,方能操胜算。
若只顾不打,不易遏制敌人猛攻。
若只打不顾,则置己于险地,为拳法中所不取,故先顾后打,成为意拳中之骨质。
八、伸缩伸缩是顾打之时,表现在手法与身法上之运动,而与步法上之进退紧密联系,形成整劲。
尤其注重缩劲,因为缩得回方能放得出,拉弓射箭之道,尽在于此。
九、智勇智与勇,也是相对而相成的。
有智者,方是真勇,不是匹夫之勇。
有勇者,方能使智发挥作用,产生物质力量。
心意拳者,为有意之拳,即有智之勇。
斗智而不斗力,重智而不重勇,以智取不以力胜。
故在体育锻炼上,不仅锻炼体魄,而且要发挥智力。
上述要诀关系至巨,学者必须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