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创通气操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无创通气操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3
特点 三角式可脱卸硅胶鼻垫,增加密闭性和稳固性 快速搭扣 三角式六点头带,增加稳固性 可选配胃管密闭垫 使用 面罩上端位于鼻梁,两侧正好扣住鼻翼,下方垫在下唇的 下方,嘴轻微张开 头带不应过紧
其他种类面罩
原则:舒适度 漏气程度
瑞思迈梦幻面罩
鼻面罩上开孔的问题
鼻面罩两侧各有一个开孔,其中鼻面罩的一个开口常与氧气相连,另一个孔有 时可用于监测气道或鼻面罩内的压力,其他两个孔一般不打开。有时为了增加呼气 量以降低二氧化碳可开放其中的1-2个孔,但漏气量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 -机的同步性。
通气参数设置中细节问题
2:3以上,保证2在90-95%以上。 :8-12次/分,保证病人的最低通气量。 :根据后备通气频率计算,保证在1:1.5 :根据病人呼吸频率和舒适度反应调节到最合适
呼吸机报警的原因及处理
各种呼吸机的报警限制不同,报警显示亦 不相同。
以 为例,介绍常见的呼吸机报警信息。
检查故障的一般规律
可能原因 漏气量大 呼吸回路阻塞或测压管阻塞 系统错误
处理 检查呼吸回路 检查呼吸回路和测压管 联系工程人员
可能原因
处理
测压管未连接或阻塞
检查测压管
患者方面出现的常见问题
12持续增高: 22持续不升: 3.面罩漏气: 4.患者不耐受: 5.镇静剂: 6.排痰。
2持续增高的原因及处理
可能原因 吸氧浓度是否过高 严重面罩漏气 管路连接,排气通道是否畅通
无创正压通气实施标准
1.患者清醒能够合作 2.血液动力学指标稳定 3.不需要气管插管保护通气(如昏迷,吞咽困难,消化道出血等) 4.无面部创伤 5.能够耐受鼻面罩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的适应症 1急性加重普通氧疗和药物治疗无效患者(<7.352>45) 2.心源性肺水肿合并低氧血症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 3.神经肌肉源性疾病或胸廓畸形导致急慢性呼吸衰竭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失代偿患者 5.胸部外伤合并低氧血症常规氧疗无效患者
近期上腹部手术后 严重肥胖 上气道阻塞
临床应用工作程序
的操作程序对病人的舒适性和耐受性有显著的影响,最终会影响疗效。因 此,建立良好的工作程序十分重要。
对病人及家属的交代工作
需要解释的内容: 1)用呼吸机进行治疗的目的: 2)解释呼吸机结构,尤其是漏气接口的作用:
3)解释呼吸机有自动漏气补偿功能,因此漏气时会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可能造成不适,纠正漏 气后就会好转:
特点: 双层两点可脱卸硅胶额垫,分散额部压力 多档可调额托,选择最合适的压力支撑点 双层可脱卸硅胶鼻垫,外层较薄,增加舒适性;内层较厚,增加稳固性 可脱卸快速搭扣 使用: 鼻罩上端位于鼻梁,两侧正好扣住鼻翼,下方垫在上唇的上方 只需较小的压力就可做到较好的鼻罩密闭 头带松紧度以能在鼻翼处伸入一个手指为准
面罩漏气的影响 面罩漏气对面罩内氧浓度影响大,密闭和漏气状态下,同一氧流量给氧时, 面罩内氧浓度差异有显著性。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12)868-869
墙壁氧流量与面罩内对应氧浓度关系
氧气流量() 2
4
6
8
10
面罩氧浓度 27%
3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1%
50%
54%
2.阀门的选择 呼吸气孔 漏气接头 平台阀等
通气效果 耐受性 漏气 死腔
鼻罩﹑面罩和全面罩管在中的比较
鼻罩 +
面罩
+ +
全面罩
特点: 双层硅凝胶鼻垫,内层为塑形层 内置瓣膜置于鼻周,加强固定 使用: 塑形方法:
在80℃热水中浸泡4分钟 在冷水中浸泡10秒钟 连接病人5分钟后塑形完成 鼻罩上端位于鼻梁,两侧正好扣住鼻翼,下方垫在上唇的上方 头带松紧度以能在鼻翼处伸入一个手指为准
2002,57:192-211
无创通气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
心跳呼吸停止 自主呼吸微弱、昏迷
气道分泌物多/排痰障碍 严重感染
误吸可能性高
极度紧张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消化 严重的氧血症(2<45)/严重酸中毒( ≤ 7.20) 道大出血/穿孔,严重脑部疾病等)
面部创伤/术后/畸形 胸腹部手术后或创伤 不合作
4)连接呼吸机后只需要病人维持原来正常、平静的呼吸形式,由病人带动并控制呼吸机送气,不 要使劲呼吸,不要长时间屏气等呼吸机送气:
对病人及家属的交代工作
5)连接呼吸机后尽量做到经鼻呼吸,尽量保持口腔关闭,否则气体会进入消化道,引起胃 胀气,影响治疗效果: 6)保持咳痰意识,定时咳痰,有痰一定要咳出: 7)必要时(如进食、说话、下床活动等)可摘下鼻/面罩,其他时间按照医嘱连续使用: 8)保持一定的饮水量(每天500以上),以便保持气道湿润,痰不干结。
无创正压通气的优缺点
缺点: 不易密闭,漏气 死腔增大 面部损伤 腹胀 不利于气道分泌物引流 加温加湿氧浓度调节不充分
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地位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0-
目前面临的问题
尽管已经比较普遍在临床应用,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1.应用指征 2.操作程序 3.如何提高疗效 4.依从性 5.其他
长期目标:
改善症状 改善或维持气体交换 增加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改善生活质量 改善呼吸功能 延长生命
无创通气目标
面罩的几种类型
面罩的几种类型
面罩的几种类型
优点 避免有创通气的并发症 避免口鼻粘膜,声带的损伤 避免或减少镇静剂应用 减少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 痛苦小,易接受 保留正常的生理功能
1)按照报警系统提示的问题进行检查 2)检查气源(氧气)注意管道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 3)查看各连接部分是否紧密,尤其是管道各部分的连接处,湿化罐,接水瓶等,注意管道
不要打折,扭曲。
可能原因:断电(备用电无电)或系统错误。 处理:断开连接,检查电源,联系维修人员。
原因:系统错误 处理:显示报错代码,检查代码所代表的信息,联系维修人员。
面罩漏气的处理
1.是否有潮气量的改变; 2.重新调整面罩的位置并固定头带; 3.用胶带密封漏气处。 4.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降低和水平; 5.换用密封效果好的面罩。
无创通气使用过程中并发症
面罩相关
不适应 面部皮肤红斑 鼻梁溃疡 幽闭恐惧症 痤疮
发生率(%)
30-50 20-34 5-10 5-10 5-10
出口,还可能增加病人的吸气功耗,使呼吸机的输出压力明显低于设置的压力水平 而影响通气效果。
呼吸机的相关问题
4. 加温加湿问题: 1)保留了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作用,但由于时通气量大,流速快,气体比较干燥,要注意 气道的温化和湿化。 2)采用鼻罩鼻咽部吸入空气湿化目标为温度28℃,相对湿度100%。采用面罩口咽部吸入 空气湿化目标为温度29℃-32℃,相对湿度100%。 3)在病人通气量较大,尤其是在漏气量较大时,仍然难以保证满意的温化湿化,此时应注 意口咽部的局部湿化和水的充分摄入。
低压报警设置不正确
处理 检查呼吸回路 检查呼吸回路有无阻塞 检查过滤器 检查报警设置
可能原因 患者呼吸频率降低 患者不能触发呼吸机 设置不适当
处理 检查患者及报警设置 检查患者及报警设置 检查患者及报警设置
可能原因 供氧压力不足 供氧过滤口阻塞
O2
处理 检查供氧系统 检查氧电池,如需要可更换
P
连接方式
1.连接的舒适性,紧密性和稳定性对疗效和患者的接受性影响很大。 2.鼻面罩的固定与面部接触松紧度的调节。固定带的选择与鼻面罩的类型有关,常用的方法
有“四点固定”和“三点固定”两种。
连接方式
3.改变病人体位,保证在不同体位下均无明显漏气。 4.如病人不能立即适应鼻/面罩,可先戴上鼻/面罩,不连接呼吸机,连 接低流量氧气适应约5-10分钟后,再连接呼吸机
呼吸机的相关问题
呼吸机的相关问题 1)使用单向阀时,潮气量及分钟通气量明显低,漏气明显高于其他呼气阀。避免使用。 2)平台阀能更为有效的减少面罩内2的分压,避免2的重复呼吸。 3)平台阀能提高吸气气量,减少呼吸机漏气补偿量,二氧化碳排除效果和人-机协调性较好。 4)注意问题:平台阀使用时间过长后其呼气瓣膜的弹性会下降,对压力变化的反应明显降低,
鼻罩:鼻梁、两侧鼻翼、上唇上方 面罩:鼻梁、两侧鼻翼、下唇下方,
嘴轻微张开
类型: 神志清楚、能密切配合的病人首选鼻罩 神志模糊、不能配合,尤其容易张口呼吸的病人首选面罩或鼻罩+下颌带
鼻面罩的选择
材料: 如果鼻/面罩对皮肤有刺激,可先用热的肥皂水洗涤鼻/面罩,将可能引起刺激的增塑剂洗去。 如还存在刺激,则选择其他材料的鼻/面罩(硅胶,聚氨基甲酸乙酯)
2002,57:192-211
无创正压通气的适应症 6.急性肺炎合并低氧血症常规氧疗无效,可尝试在应用治疗。 7.急性间质性肺疾病合并低氧血症,可尝试在应用治疗。 8.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合并呼吸性酸中毒可选择治疗,分泌物多不建议应用治疗。 9.应用于,外科术后,脏器移植术后有利于降低插管率和死亡率,但如果治疗失败应考虑进行有创通气。 10.有创通气进行序贯治疗和常规脱机失败患者。
呼吸机的相关问题
1.鼻面罩的选择 选择适合病人脸形和大小的鼻面罩对于减少漏气、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提高依从
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如果病人配合不好,或牙齿脱落、两腮深陷,或 病人张口呼吸应选用面罩。有条件时可以根据每一个病人的脸形定制面模。
鼻面罩的选择
大小:用鼻/面罩包装袋上的量鼻器测 量,选择合适的最小的鼻/面罩
可能原因
处理
患者无呼吸或不能触发呼吸机
检查病人
呼吸回路未连接。
检查呼吸回路
不适当的报警限制
调整报警限制
可能原因 呼吸回路漏气 面罩漏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