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见之自然辩证法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理解的一种称呼,然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评价,自卢卡其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普遍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辨证观是黑格尔逻辑与历史研究方法的延展,本文就我所认知的“自然辩证法”,谈谈我对这以理论的理解。
[关键词]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欧洲革命风暴过后,恩格斯在马克思的支持下总结了十九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并就这些新成就在哲学意义上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从而总结出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创立的自然辨证法的理论与方法。
《自然辩证法》一书的问世标志的恩格斯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的客观辩证法及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与方法的诞生。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自然辩证法》的不同理解。
《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等书中关于辨证理论的理解及解说便是我们常说的“自然辩证法”。
自西方学者卢卡其在《历史与积极阶级的意识》一书里对自然辩证法首次提出批判并加以否定以来,西方众多学者们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视为非历史的、非辩证的形而上学、只见人不见物的谬说。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属于美国当代实用主义哲学家、西方“马克思学”家悉尼.胡克,他认为“同黑格尔相反,马克思的辩证方法,主要地适用于人类历史和社会”,“马克思本人从未谈到过一种自然辩证法”,“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死后发表的手稿《自然辩证法》中,却公开地把辩
证法扩展到自然现象”。
[[[111]]]
卢卡其认为人本身是历史辩证法的现实基础,通过人这个主体与自然界客体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出辩证法,并且这种辩证法是社会历史性的,与自然界没有关联,即自然界是不存在辩证法的。
他指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效仿了黑格尔的错误,即将辩证法扩展到了自然界。
辩证法的核心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及所产生的历史变化,而并不是自然界的历史或变化本身。
莱文在《辩证法的内部对话》中提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自然辩证法的不同理解,“马克思认为,之所以存在自然辩证法,是因为独立于思想之外的领域被纳入了思想之中;恩格斯则认为,自然
辩证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独立于思想之外的领域本身按照辩证法规律运转。
”[3]
确实,马克思生前的确没有在其任何一本著作中系统地阐述过自然辩证法,但从史实来看,马克思与恩格斯一生都在研究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从他们的书信中可知马克思非常支持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
如1873年5月30号,恩格斯想马克思请教“由于你那里是自然科学的中心,所以你最有条件判断这里哪些东西是正确的”。
[[[222]]]马克思遂即赞许地回复道自己没有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所以不敢冒昧地发表自己意见。
尽管如此,他还是将恩格斯的观点介绍给当时的权威人物之一卡尔.肖来玛,并从肖来玛那里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批判者们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对人得主观能动性的全盘否定,是对社会历史领域辩证法的歪曲。
而在恩
格斯这里,人只不过是受到自然与社会规律约束,从而不能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在论述自然辩证法时,不是讲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对立,而是将自然观、历史观的统一思想作为研究自然辨证法的理论前提。
尽管自然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各有特点,但是它们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时才能保证其唯物主义性质。
历史只有从自然史与人类史两个方面来讨论才是完整的,人从属与自然,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只是影响自然发展的一个因素,就如同万千动物对自然的影响,只是人类的活动在这其中扮演着一个巧妙的角色而已。
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便更好地掌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
恩格斯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自然地一般规律。
如我国学者孙正聿教授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辩证法的论述归结为五个基本命题,其中的两个命题涉及到了恩格斯对于辩证法的理解。
第一命题是:“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第二命题是:“辩证法是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
二、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解
2.1 在多数国内哲学理论体系中,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了自然、人、社会及人类思维,目的是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联系与运动,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物质”“矛盾”“反映”“社会存在”这四个部分是教科书里哲学部分关
于恩格斯辩证法第一命题的理解。
然而恩格斯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只从第一层上研究“自然辩证法”则不免落入旧唯物主义的陷阱。
[[[444]]]“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原理的研究重点是人和自然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实践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主要目的,通过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从而实现更有效的自然变革。
2.2 恩格斯对于辩证法的论述是前后一致、彼此相关的。
从第二层次来分析,其中心在于“辩证法与哲学基本问题以及哲学思维的关系”。
恩格斯说:“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思维与存在标志的区别其他哲学的理论本性。
[[[555]]]哲学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形式的根本所在,就是哲学思维意识到思维与存在并非其他把握世界的思维形式所认为的那样思想内容和对象本质的直接符合、直接统一,而是思维在概念运动中和概念发展中所实现的矛盾的统一。
而思维与存在之所以是矛盾的统一关系,则在于哲学思维是以概念为中介把握存在的,而概念是具有主观性、隔断性和凝固性。
恩格斯指出在“广阔的研究领域”即科学研究和哲学反思中,没有辩证思维是难以继续的。
形而上学式的思维方式每一次都会到达一个界限,超过这个界限,它就变成狭隘的,抽象的,片面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之看到一个个的事物,但忘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所掌握的资料以及自然科学
所研究的成果日益增多,通过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人们说明了世界各个领域内及之间的联系。
在恩格斯看来,一切永恒存在的东西都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
[[[666]]]恩格斯认为辩证的历史观和自然观分别终结了历史哲学和自然哲学,“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
结语:恩格斯并没有将辩证法理解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同样,“自然辩证法”也绝非描述自然界运动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恩格斯是从哲学思维本性的意义上出发,把辩证法当做一种符合哲学本性的理论思维来看待。
因此,对于“自然辩证法”的理解需要建立在理论思维的基础之上。
对于第一层次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对第二层次的理解基础之上,如果只是从第一层次上来理解恩格斯辩证法,必然造成对恩格斯辩证法及其“自然辩证法”的常识化理解。
通过对于第二层次的分析可以看出,恩格斯在哲学思维本性的意义上来看待辩证法的,他认为辩证法是一种符合哲学本性的理论思维。
“自然辩证”则是恩格斯为了终结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向人们揭示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中的辩证思维,从而使人们在日益与理论研究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领域中具备一种理论思维。
[1] 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66—67,329—330,33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0.
[3]诺曼·莱文.辩证法的内部对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5] 赵江飞. 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J].哲学当代视野,2013.04.3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