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
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
)。
10 、 通 过 科 学 课 程 的 学 习 , 知 道 与 (
)有关的浅显的

),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 (
)和

)。
11、逻辑思维就是(
12、质疑精神是指(
13、教学方法的施动者包括(
)和(
14、小组合作学习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精神和(
)、成绩、(
)、பைடு நூலகம்
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
20 、 合 作 教 学 的 关 键 是 科 学 组 建 学 习 小 组 。 组 建 学 习 小 组 首 先 遵 循

)、(
)的原则。
二、简答
1、《科学( 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涉及哪三方面? 2、怎样才能使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3、《科学( 3—6)年级课程标准》对常识大纲有哪些突破?
4、判断课堂生成教育资源是否有益的标准是什么? 5、教学方法按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导活动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6、交流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 交流? 7、教学方法按学生获得的信息的来源分类可以分为哪三类? 8、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指哪些?
9、在小学科学课材料准备中,后续材料有什么作用? 10、科学探究中为什么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倾听? 11、科学探究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倾听学生”?
一节题为《液体》的小学科学课上,老师顺次安排了以下几个探究活动: ( 1)要求学生用老师提供的三种液体在斜面上赛跑; ( 2)让学生把几滴蜂蜜倒入半杯水中,搅拌并观察; ( 3)要求学生把几滴金龙油倒入半杯水中,搅拌并观察; ( 4)让学生把一些洗洁精倒入活动 3 的烧杯中,搅拌并观察。 其中的每个活动都是由教师先讲清活动主要过程和要点,学生再操作。 教学现场的情景是:全班学生兴致勃勃,个个忙于实验,操作;老师则忙 于控制每个活动的时间,并让学生起来展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操作的方法。看 起来,场面非常热闹,每个学生都在自主参与,每个学生都在动手实践,而且 课堂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
)、收
6、科学中的实证意识即 (
)。
7、“示范—模仿”教学法属于与(
)有关的教学方法。
8、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

)、组际(
)的关系, 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
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
)、(
)之间的多向交流。
9、小学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即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 (
3
生 9:为什么指纹可以帮助警察破案? 生 10:除了书本上介绍的 3 种指纹外,还有没有其他形状的指纹? 生 11:人拿过东西后为什么会留下指纹? 生 12:双胞胎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
2、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自己的“角色” ,请你结合下面这个案例 从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探究的一般步骤谈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如何把握教 师的指导作用?
3、科学探究的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问题要具有(
)性,
即选择问题要适合自己的(
),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
4、传统的科学教学目标一直以(
)为中心,教师大多关注怎么教可
以提高(
)与(
)的达成度,忽视学生的(
)、

)(
)等。
5、探究法的基本程序有(
)、猜想假设、制订计划、 (
集整理信息、(
)、表达与交流。
)。 )。
)。 )之间的竞争, )意识。
15、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课程目标、 (
)、(
)。
16、科学课程资源, 广义地说是指(
)。
17、合作学习中我们一般需要制订 (
)、(
)、(

等规则。
18、关于探究的类别,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它分为三种:一是

); 二 是 (
); 三 是
1

)。
19、所谓异质小组,表现为小组成员在(
五、案例分析 1、在《奇妙的指纹》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提想研究的关于指纹的问题时, 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假如是你在执教这一节课,你接下来会如何处理,请 你写出处理的设计过程。
生 1:人为什么会有指纹? 生 2:为什么指纹是一圈一圈的? 生 3:为什么我的指纹不一样? 生 4:为什么透明胶可拓印指纹? 生 5:指纹有什么用? 生 6:怎样才能去掉人的指纹? 生 7:人的指纹从出生到长大会发生变化吗? 生 8:动物有指纹吗?
12、为什么要强调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探究的过程? 13、有结构的材料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哪些作用? 14、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应该把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三、辨析 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因此,科学课中每堂课必须要进行探究。 2、科学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传统的讲授法完全可以摒弃。 3、科学探究活动的程序中的每个环节,在具体操作时一个都不能漏掉。 4、在讨论、辩论活动中,教师不必多干预,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展开讨论,效果 更好。 5、探究的出发点是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心, 探究的基础是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和 技能,探究的过程是曲折坎坷的,探究的结果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或者出 乎意料的。 6、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 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7、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应注重启发性、趣味性、后继性和层次性。 8、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尊重事实, 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体验科学探究的 乐趣。
2
四、观点论述 1、小学科学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如何突出“科学味”? 2、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整合科学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3、如何面对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教育资源? 4、从教学目标入手,比较《科学( 3— 6)年级课程标准》和常识大纲,它们有 什么不同? 5、 “倾听教育”,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 ,更强调首先要“教师倾听 学生”,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间的相互倾听) , 请你谈谈你是怎样来认识“倾听”的? 6、试论述在科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有效调控,促进合作竞争的良性运行? 7、按照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只要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 领悟科学 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都是科学探究活动。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科学( 3— 6)年级课程标准》中规定的(
)、(
)、

)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2、科学探究是(
)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
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
)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
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