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需求的KANO模型是由日本的卡诺博士(NORITAKI KANO)提出的,KANO模型定义了三种类型的顾客需求:基本型、期望型、魅力型。
这三种需求根据绩效指标分类就是基本因素、绩效因素和激励因素。
【1】基本品质(需求)
也叫理所当然品质。
如果此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表现欠佳,客户的不满情绪会急剧增加,并且此类需求得到满足后,可以消除客户的不满,但并不能带来客户满意度的增加。
产品的基本需求往往属于此类。
对于这类需求,企业的做法应该是注重不要在这方面失分。
【2】期望品质(需求)
也叫一元品质。
此类需求得到满足或表现良好的话,客户满意度会显著增加,当此类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表现不好的话,客户的不满也会显著增加。
这是处于成长期的需求,客户、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都关注的需求,也是体现竞争能力的需求。
对于这类需求,企业的做法应该是注重提高这方面的质量,要力争超过竞争对手。
【3】魅力品质(需求)
此类需求一经满足,即使表现并不完善,也能到来客户满意度的急剧提高,同时此类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往往不会带来客户的不满。
这类需求往往是代表顾客的潜在需求,企业的做法就是去寻找发掘这样的需求,领先对手。
基本需求是顾客认为在产品中应该有的需求或功能,这些基本需求就是产品应有的功能,如果产品没有满足这些基本需求,顾客就很不满意。
相反,当产品完全满足基本需求时,顾客也不会表现出特别满意,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
在市场调查中,顾客谈论的通常是期望性需求,期望性需求在产品中实现的越多,顾客就越满意。
魅力型需求是指令顾客意想不到的产品特征,产品没有提供这类需求,顾客不会不满意,因为他们通常没有想到这些需求;但当产品提供了这类需求时,顾客对产品就非常满意。
六西格玛管理工具中的过程流程图是什么意思?
流程图是流经一个系统的信息、部件流的图形表述。
在企业中,流程图主要用来说明某一过程。
这种过程既可以是生产线上的工艺流程,也可以是完成一项任务必需的管理过程。
例如,一张流程图能够成为解释某个零件的制造工序,甚至组织决策制定程序的方式之一。
这些过程的各个阶段均用图形块表示,不同图形块之间以箭头相连,代表它们在系统内的流动方向。
下一步何去何从,要取决于上一步的结果,典型做法是用“是”或“否”的逻辑分支加以判断。
流程图是揭示和掌握封闭系统运动状况的有效方式。
作为诊断工具,它能够辅助决策制定,让管理层清楚地知道,问题可能出在什么地方,从而确定出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