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五课,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五课,ppt


练习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 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 当地治理。”这说明( )
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 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 D.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
★课堂小结:
爱 琴 文
雅典
是古希腊 最大的城 邦之一, 领土约 2550平方 千米,人 口最多时 约20万— 30万。
为什么出现城邦这种独特的国家形态呢?
从 卫 星 上 拍 摄 的 希 腊
(三)地理环境及影响
地理环境: “三多一少” 山多、水多、港湾多、地少
海外殖民
1.解决了土地问题
2.促进了古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使 古希腊人打开了眼界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
的政治制度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1.定义:爱琴文明是指分布在爱琴 海诸岛及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 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美丽的爱琴 爱琴海,为地海中海的一部分,在希腊和土耳其
之间,面积为21.4万平方公里,爱琴海上大小岛
屿星罗棋布。
2.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公元前
二、古希腊城邦
(一)定义:
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 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舍 构成。
(二)时间: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斯巴达
斯巴达十分重 视军事,无论是男 子还是女子,从小 都进行严格的体育 锻炼和军事训练。 斯巴达的尚武精神, 闻名于古希腊各城 邦。
斯巴达人铜像
雅典
2000—前1200年)
时代名称 产生时间
特 点 衰亡(时间、原因)
克里特文明
公元前2000— 前1700年
君主制国家 王宫建筑群来自象形文字公元前1400年
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16世纪 上半叶
新君主国、王宫、
王室陵墓、 泥版文书
卫城
公元前12世纪
米诺斯王宫复原图
迈锡尼卫城城墙遗址
“黑暗时代”
公元前12世纪,希腊北部山区的多利亚人侵入希腊半 岛,毁灭了迈锡尼文明。此后300年,希腊完全陷于沉寂 状态,这个时期被西方学者称之为“黑暗时代”。这一时 期因留下一部重要文献《荷马史诗》,又名“荷马时代”。
公民政治
公民参政权利的大小
君主制 君主个人专制,公民权基本没有
僭主制 非法手段取得个人独裁
寡头制
贵族制 民主制
极少数贵族掌权,公民权力极少 贵族掌握政权、公民权有所上升 公民掌权、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评价:
古希腊城邦实行公民政 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 的政治权利,激发了公民主 人公意识,保证了城邦的活 力,为后世民主制的发展提 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3.从东方吸取的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的独 特文明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影响:
1.政治方面:
为群山所分割、阻隔的小块平原,有利 于形成古希腊天然的政治单位——小 国寡民的城邦,管理相对自由民主。 正是这种小国寡民的城邦才有条件建 立那种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
2.经济方面:
平原少、土地贫瘠,使得古希腊人 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 发展。并且古希腊海岸线曲折,有 众多海湾良港,为工商航海业的发 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古 希
定义
三多一少
山多、水多、港湾多 地少

地理环境
殖民扩张


城邦
影响
政治 经济
制 度
城邦公民
定义
文化
标准
城邦政体(5种)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文化方面
殖民运动铸就了古希腊民族 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 族精神。
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四)古希腊城邦政体
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典型代表:
民主制——雅典 贵族制——斯巴达
◆公民:
所谓城邦公民,并非指全体成年国民, 而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 会的男性成员。
政体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