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479网 2013-01-24 17:29:39[标签:成都初中成都初中学校成都中考网]成都中考网1月24日成都50所初中学校地址和电话,以方便家长查询。
摘要:成都市名气最大的公立学校。
万里挑一的网班,其师资力量配置和学生的成绩更是成都市首屈一指。
成都中考网1月15日成都市一类重点中学简介。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成都市名气最大的公立学校。
万里挑一的网班,其师资力量配置和学生的成绩更是成都市首屈一指。
随着众多私立学校的异军突起,育才学校的生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加之还有大量的摇号生和关系生,其2012级学生的成绩已经略输给了七中初中部。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双槐树街54号联系电话:成都七中初中部办学刚两届的新学校。
高新区还是有钱,学校设施算是公立学校里好的,老师待遇也不错。
这两届是学校创品牌的时候,老师卖力,学生用功,很多补课老师都是义务的。
2012级开办了创新教育基地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成绩属于公立学校的一流。
目前一流的公立学校和一流私立学校的成绩还是有比较大的一段差距。
就数学平均分来说大概要差十几分。
这主要是由生源情况决定的。
私立都是通过考试选出来的,而公立学校即便有少部分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摇号生和关系生注定会极大的牵制平均分。
一个班的学习成绩差距很大,这是公立学校不可避免的问题。
私立学校生源比较整齐,但高昂的学费和必须住校的问题也是家长要考虑的事。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环街199号联系方式:成都外国语学校一所综合性非常强的学校,无论在外语和数理化竞赛上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招生数量超过二十个班,2012届数学实验班四个,优生群体数量在成都市排第一,其影响力在09年小升初中也位居成都市第一。
中考前学校设有专门的直升生考试,以留住优生群体。
高中办学水平一流,高中出口成绩成都市数一数二。
地址:成都市羊西线高新西区招生咨询电话: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一所数学很好的学校,初中数学平均成绩位列成都市第一,学生在数学上花的时间也是最多的。
09年学校大约招了14个班。
三年后全员参加中考,已经连续几年获得成都市中考第一。
学生毕业后考入四七九高中理科试验班的较多,这两年嘉祥高中部的生源和教学质量提高较快,但在过去的两年还无法和实外成外抗衡。
因此,嘉祥初中毕业生留在本校的比例没有实外成外的大。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晨辉北路6号(金象花园背后)招生电话: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一所文科偏好的学校,几任高考文科状元出于该校。
文科好于理科的传统已经渗透到初中阶段。
学校的校园比较小,在西门位于市区。
相比市区外的学校其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就显得弱了一些,但交通的便利给周末独自上下学的孩子提供了方便。
学生的平均成绩低于成外高于实外西区。
中考前学校设有专门的直升生考试,以留住优生群体。
高中出口成绩,文科成都市第一。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一段134号联系电话:(028)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一所提倡素质教育的学校,各种活动众多,管理和学风均不错。
09年学校整体搬迁到麓山大道,有省内最好的教学设施和环境,学校的四季正装校服也非常漂亮。
西区创办于前两所学校之后,都属于德瑞集团,生源比前两所学校差一个档次。
西区数学实验班成绩介于成外实验班和普通班之间。
平行班成绩和公立重点学校普通班相当。
中考前学校设有专门的直升生考试,以留住优生群体。
高中出口成绩列金牛区第一。
(成外实外是市直属学校,非金牛区管)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麓山大道二段联系电话:(028)成都石室联合中学成都石室联合中学是由原成都市第十中学依托石室中学,进行办学体制改革而创办的一所直属市教育局公办民助收费制学校。
学校从1997年创办以来,将石室中学悠久的历史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相融合,注重自身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办学新路子,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以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为核心,把实施素质教育和“三个面向“人作为学校指导思想,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作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可待续发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陕西街29号联系方式:办公室:028+教务处:028+成都树德实验中学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是成都市第一所“公办民助”办学体制改革学校,前身系创办于1935年的成都市第一中学。
她是以成都市树德中学为依托,由成都一中和成都市树德中学共同举办的国家所有、实行“公办民助”的全日制学校,为独立建制由教育局直接管理的中学;是一所集树德中学和成都一中两校办学经验和教育资源、融公立和民办两种办学模式优势的新机制学校。
地址:成都市东马棚街9号联系电话:028-【编辑推荐】成都479到底有哪些?七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都人一听到说七中,总习惯性地问上一句:你说的是哪个七中哦?是林荫街那个“七中”,还是水井坊的那个“七中”?后来还会提到,是成仁路附近的那个“七中”吗?是光华大道旁的那个“七中”吗?而就在去年,又增加了一个位于高新剑南大道旁的“七中”。
记者日前还打听到,未来在金牛区万达广场旁还可能出现一个“七中”。
我相信,成都人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两个家长碰到一起,都说自己的孩子在七中读书,于是很自豪地聊起来了。
戏剧性的事情就发生了,碰巧两个孩子都读七年级一班,但聊着聊着却发现,怎么班主任是两个人呢?再仔细一问,原来孩子们就读的学校虽然都叫“七中”,后缀却不一样。
不仅是七中,经过集团化发展的四中、九中也是“兄弟”众多。
那这些相关学校与“四七九”这个品牌关系如何?我们在此对四、七、九中的家谱进行详细梳理,让家长和学生对心目中的“偶像”有个更清晰的认识,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出选择。
成都七中家族谱在老成都人眼里,“七中”就只是指位于林荫街1号(也就是磨子桥)附近的成都第七中学校。
但2月13日,记者在该校办公室看到了这样一份电话单“七中相关学校联系电话”,上面写着:七中初中、聚源中学、七中育才、七中嘉祥、七中实验、棕北中学。
刘国伟校长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实际上,这份名单在2009年扩大到了14所,校名中有“七中”的有6所。
据介绍,成都七中创建于1905年,从成都县立高等小学堂到成都县立中学校,再到成都第七中学校。
1997年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位于成都九眼桥水井坊的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是成都市第一批改制学校。
1997年,成都七中与成都第35中共同举办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
成都七中副校长吴丽担任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第一任校长、时任七中教务处处长的刘国伟出任副校长。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第二任校长为刘国伟,在刘国伟调任成都七中做党总支书记的时候,再次从成都七中派出了第三任校长———时任成都七中副校长的张军。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从1997年招收的初中毕业生,达到重点录取线的推荐生和自费生,分别按30%的比例直接升入成都七中高中。
”这句表述严密的话被家长们简称为“30%的直升七中照顾政策”。
这一政策2007年被取消,原因是成都实现均衡教育。
2001年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2001 年7月,四川嘉祥实业公司创建的成都树德新实验学校更名“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成为第一所依托成都七中联合办学的民办公助性质的学校,原成都七中育才学校被冠以“西区”。
2007年底,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更名为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同时实行优秀学生直升成都七中的政策:上重点线的前50 名学生直升成都七中。
灵活的办学体制使这所学校从办学之初就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和实验,小学六年级衔接教育研究和高中理科实验班的教学研究成为两大亮点。
同时率先在中学实施德育导师制和人生导师制度。
2003年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位于光华大道温江涌泉镇的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由成都七中和冠城投资公司2003年合作兴办,毕业生中考成绩在省重点线上的30%直升成都七中。
该校是四川省率先把信息高速公路“修”进每一间教室、每一间办公室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学校。
2008年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是2008年由成都七中和高新区管委会联办的公办初级中学,创办时同样享受了“头三年招收学生在重点线上的30%可直升成都七中”的政策。
2009年成都七中教育集团2009 年4月,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成都七中教育集团成立。
集团内部实行领办、对口帮扶、指导等合作形式。
第一批成员有:成都七中八一聚源高级中学(都江堰)、成都七中聚源中学(都江堰)、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温江)、成都七中高新初中(高新)、成都七中嘉祥学校(锦江)、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锦江)、成都七中育才(三圣校区)、成都七中育才(学道街校区)、七中东方闻道网校、金堂淮口中学(金堂)、成都七中高新校区、都江堰一中(都江堰)、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金牛)、温江二中(温江)。
随后,棕北中学和棕北联中也加入七中集团。
2010年成都七中高新校区位于剑南大道旁的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本身就是成都七中的一部分。
刘国伟校长表示,这就是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的关系。
林荫校区和高新校区在中考时用不同代码招生,同时,高新校区还招收初中生。
高新校区执行校长易国栋同样出身七中,曾先后担任成都七中德育处副主任、成都七中育才副校长、川师大附中校长。
2011年七中万达学校2011年,成都七中与金牛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七中万达学校”,招收初高中生。
据刘国伟校长介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今年9月开校行课。
石室中学家族谱一所学校和她的建筑,能够成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在成都乃至四川都极其稀见。
步入成都市区,看到一组汉阙高耸、望楼凌空的仿汉建筑群,所有家长都明白,目的地到了———这就是孩子想去的千年名校石室中学。
这也是国内唯一一所能沿袭2150年而不改变办学地点的学校。
【2150年历史】石室中学最早建校是在西汉景帝时代,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用汉白玉建造校舍,教化民众,这就是中国第一所地方政府公立学校———蜀郡郡学,后人称之为“文翁石室”。
据考证,文翁石室创立于公元前141年,距今已逾2150年。
“石室中学”名称正式出现在校史上,是在1940年2月。
1952年9月,学校更名为成都第四中学,这就是市民们俗称的四中。
1983年4月,四中恢复旧名“石室中学”,一直沿用至今。
【学校族谱】2009年4月,石室中学正式成立教育集团,成员17家,包括自办、领办和直接指导学校。
其实,“教育辐射”的做法,石室中学早在1997年就做出了探索。
在成都陕西街有所成都十中,后来改制为成都石室联中,并一跃成为成都市民心目中最好的初中之一。
2009年5月,石室中学在原三十中的基础上领办“石室中学初中学校”,该校校长由石室中学副校长何建明执掌。
何校长表示,石室初中学校可容纳2200名学生。
第二年,学校就在区统考中排名第一。
2010年9月,石室中学扩建,北湖校区竣工投入使用,包括初中、高中教学,可帮助4000多名学生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