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京林业大学名园赏析(课件)
北京林业大学名园赏析(课件)
三、圆明园山水赏析
• 圆明园园内的山脉起于西北的香山,玉泉山和万 寿山的龙脉。西北地势高而曲折婉转,并逐步向 东南向平缓,明清时这一地区为大片相连的水体 ,叫“丹棱沜”。万泉庄、巴沟、挂甲屯、成府 至水磨一带,是永定河冲积“洪积扇”边缘的泉 水溢出带。由于源流不同,形成两个水系:玉泉 水系和万泉河水系。
• 分析圆明园,首先要意识到她的“主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帝王 ”,当然,帝王是她的第一作为园主人的身份,同时还应当把他们看作 “文人士大夫”、 诗人、墨客、画家,尤其是他们在造园方面不仅俱 备理伦知识,而且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园林行家里手”,决不是一 般的凡夫俗子可以比拟的人物,是一群经过皇室严格管教、经过汉人 高师教训下,在“德、智、武、美”各方面有高超素养的“超智慧” 的“主人”。圆明园“主人”这“七分”的份量就不言而喻了。杭州 城由于唐、宋两个朝代的诗人白居易、词人苏东坡的经营治理,把杭 州城建成充满生机勃勃、处处画意、诗情的高文化素质的“天堂”城 市,决不停留在一般的“刺史”、“知府”层次上的普通官吏管辖的 城市而论。宋•卞京寿山艮嶽的兴建,由于她的“主人”宋徽宗、趙 佶笃信道教,本人又是帝王、又是画家、书法家,在他住持下修建的 寿山艮嶽,成为在造园艺术方面代表着宋代,也是中国造园史上极高 水平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园。
二、北京紫禁城御花园
• 全园的建筑按中、东、西三路布置。 中路居中偏北为体量最大的钦安殿,因明 代皇帝多信奉道教,故御花园内主体建筑 钦安殿为宫内供奉道教神像处。钦安殿为 全国构图中心。东路北端明初为观花殿, 后改建为太湖石的假山“堆秀山”,可作 重阳登高处。其南是一座上圆下方四面出 厦的亭子万春亭,平面十字形。万春亭与 西路对称的位置上的千秋亭,同为院内形 象最丰富、别致的一双姐妹建筑。西路北 端与东路的堆秀山相对应的是延晖阁,二 层楼房。
盤纡萦曲,既而山绝路隔,继之以木栈,倚石排空”。山 南麓“植梅万数”;山西面隔溪涧(濯龙峡)为侧岭“万 松岭”,上建有“巢云亭”。山体南面为次山“寿山”, 又名南山,岸边建降霄楼。园西北角引来景龙江之水,河 道入园后扩为一小水池名“曲江”。摹拟唐代长安的曲江
池,池中筑岛,上建蓬莱堂。涧水出峡谷南流入方形水池 “大方沼”,池中筑二岛,东为芦渚,西曰梅渚,两渚上 分别建浮阳亭和彐浪亭。雁池是园内最大的一个水池,雁 池水从东南流出园外,构成完整的水系。
三、圆明园山水赏析
• 圆明园的山形水系的文化内涵,决不能停留在“山水”形 势外表层面上分析,“山水”形势仅是“物化”的文化载 体,要看到她内在深刻层次上的文化实质,她是多方位、 多角度、多层次的博大精深的圆明园学。
• 唐代,中国已涌现一批造园家,他们把儒、道、释的哲理 融汇于他们的造园思想之中,从而形成文人的园林观。唐 代在“辋川别业”的“主人”王维,他不仅是著名的诗人 、画家,苏东坡誉他的诗画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晚年笃信佛教,和好友诗人裴迪,二人是赋诗唱景, 共游辋川所结集为《辋川集》,抒发了对山水园林美之深 厚情感,和佛、道哲理之契合,寓诗情于园景。所以,圆 明园的“主人”既是帝王、又是文人造园家。同样,康、 乾盛世的几代君王也把儒、道、释的哲理融汇于他们的造 园实践中。
名园赏析
北京林业大学 唐学山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4.11
名园赏析
一 寿山艮岳
七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二 北京紫禁城御花园 八 上海襄阳公园
三 圆明园山水分析
九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
四 苏州拙政园 五 颐和园扬仁风 六 网师园殿春簃
十 上海黄园 十一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十二 其他
一、寿山艮岳
一、寿山艮岳
三、圆明园山水赏析
• 正如世界文化巨匠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 •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
它的名字叫“圆明园”。 • “她荟萃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
创造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以宫殿、宇宙形 式表现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跃眼的神仙 洞府,这就是圆明园。 • 以上圆明园的成就,无可争议地说明了一个铁 的事实,我们的先辈为中国、为世界留下一份在 园林学领域超级的世界文化遗产。
• 玉泉山水系发源于玉泉山,为喀斯特水,水量 丰富,水质优良,圆明园二条水系是万泉河水系,导源于万泉庄、万泉 庄至巴沟一带,主要集中在泉宗庙内外。
三、圆明园山水赏析
• 圆明园扩建,原玉泉山水满足不了需要,从昆明湖寻求新 水源,昆明湖开了二龙闸以后,放出的水,向东与万泉河 支流汇合,经西马厂桥到达圆明园外围,其主流于圆明园 西南角的藻园附近流进圆明园,一部分供应圆明园的“护 墙河”,沿南墙东流,与圆明园三园各处河道相通,水由 藻园东侧注入圆明园之后,北流至月地云居南面,分出另 一支流向东流入万方安和湖面,继续北流的水则注入安佑 宫附近的河湖。从藻园至安佑宫附近,地形南高北低,到 濂溪乐处,柳浪闻莺一带,地形变为西北高而东南低,水 流一律改为西——东流向,汇归于福海。
三、圆明园山水赏析
•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的海淀区内,北京的地势是 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的余脉西山。北部 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 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正是“龙脉入 首”位置。在清朝开国之前就已被选为营建宫苑 的地方。香山位于北京西北郊西山东麓,明代学 者称其为青龙皮。在西山稍偏北之处就是玉泉山 ,也就是圆明园水源处。万寿山也称之为瓮山, 耸立在海淀西边大约五里地,它的独特之处是优 美的曲线像一个瓮,并因此而得名。这两座山脉 交错就像男女结合般调和,这些都是堪舆学上所 显示的兴隆象征。
二、北京紫禁城御花园
• 御花园南门称坤宁门通往坤宁宫,北门承光门, 轴线中央有钦安殿,殿前有天一门。这座园林的 建筑密度较高,十几种不同类型的建筑一共二十 多幢。
• 御花园的建筑布局按照宫廷模式,即主次相辅、 左右中轴对称的格局安排。园路布设亦呈纵横规 整的几何式,山池花木仅作为建筑的陪衬和庭院 的点缀。这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实属罕见,主要显 示皇家气派。由于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园的影响, 建筑布局能于端庄严整中也力求变化,虽然左右 对称而非完全均齐,山池花木的配置则比较随宜 ,总体于严整中又富有浓郁的自然园林气氛。
•
这座历史上著名的人工山水园景观十分丰富,有的建
筑点缀,有的因山、水、花木而成景的。景点题名有一百
余处。
一、寿山艮岳
• 造园艺术成就
• 筑山:万岁山居山系的主位,西为侧岭,为艮岳 余脉,南有寿山,居于宾位;隔水与万岁山遥相 呼应。把天然山岳作典型化的概括,达到山水画 论之“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众山 拱伏,主山始尊”的构图法则。
一、寿山艮岳
•
宋徽宗精于书法和绘画,是素养极高的艺术家。在书
法艺术和国画创作方面有很多传世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 宋徽宗还独创了“瘦金体”。
•
艮岳属大内御苑,建园目的是以山水之景而“放怀适
情,游心赏玩”。园林的东半部以山为主,而西半部以水
为主,成“左山右水”的格局,山体从北、东、西三面包
围水体。北面主山的万岁山,上建“介亭”,山上“蹬道
• 本文力求根据江溶教授对文化内容四个层面的 综合论述,对圆明园山形水系设计的文化内涵作 逐一的解读。
三、圆明园山水赏析
• 二、圆明园山形水系设计文化实质
•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他所著《园冶》一书之卷一“兴造论”,开篇 就写到“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 主人也,能主之人也”。“…斯所谓‘主人七分’也”。
• 理水: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它几乎包罗了 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江)、湖、沼、 沜、溪、涧、瀑、潭等水体的缩影。山体水系配 合而形成“山嵌水抱”的态势,形成大自然界山 水成景的地貌概括,成画论所谓的:“山脉之通 按其水径,水道之达理其山形”的画理。
一、寿山艮岳
• 植物配置: 园内植物已知的共数十个品种 ,包括乔木、灌木、果树、藤本、药用、 草本、水生植物、木本花卉、及农作物。
一、寿山艮岳
• 艮岳(历代名园第一杰作)
• 北宋·宋徽宗赵佶笃信道教 ,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 于宫城之东北建道观“上清 宝箓宫”,后又听信道士之 言,谓在京城内筑山则皇帝 必多子嗣,于是政和七年( 1117年),在宫城之东筑山 象余杭之凤凰山,号曰万岁 山,既成更名曰艮岳。因其 在宫城之东北面,按八卦的 方位,以“艮”名之。与筑 山同时凿池引水,又建造亭 阁楼观。它的规模不算大, 但在造园艺术上的成就却远 迈前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三、圆明园山水赏析
• 圆明园山水布局的基本情况 • 圆明园大约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帝玄烨御书“圆明园”三字匾额。
在《雍正御制集••圆明园记》中,雍正皇帝解释说:“体认圆明之德 ,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把他原来赐园圆明园,从私人宅园,改建 为皇家离宫御园,进行了全面扩建。 • 据史料记载,扩建时内务府请山东济南德平县知县张钟子和潼关卫 廪膳生张尚中等人查看圆明园的风水,他们察看了圆明园的山川地貌 ,特别从外形、山水、爻象等方面来分析这座宫苑的形胜,以诊断凶 吉。 • 结果如下: • “圆明园内外俱查清楚,外边来龙甚旺,内边山水爻象,按九宫处处 合法”。“风水师认为”:整个园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龙脉的来 向和水流向在风水上属于上风上水的位置”。
三、圆明园山水赏析
• 一、关于“文化”的解读 • 1、《辞海》对“文化”的论述 •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
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讲,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 • 《辞海》的另一注释:“文化指中国古代 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三、圆明园山水赏析
• 圆明园是一座享誉世界的皇家园林,素有 “万园之园”的尊称。经历过康熙、雍正 、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清代六朝约 150年多年、几代人的创建而成的名园,她 集中造园精华之大成,是我华夏民族三千 多年造园史上一颗光彩夺目、熣灿的明珠 。圆明园,她体现了当时以中华民族为代 表的东方文明在处理天、地、人关系的杰 出的超人思维,表现了东方文化在园林布 局的崇高理想境界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