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肿瘤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流式定量分析
肿瘤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流式定量分析
• 由此可见,癌前病变出现DNA非整倍体对预测 和诊断癌变是一个重要而有价值的标志物, 对 于形态学上诊断为癌前病变的病例, 有必要进 行 DNA 倍体的检测, 对出现DNA异倍体病人, 应 进行密 切的随访, 及时发现早期癌 变征象, 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二、抑癌基因P53蛋白
• 从生物分子水平研究证明,肿瘤是基因性疾病, 是由某些致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的失活(突变 或丢失)及其功能的调控失常而促发肿瘤,当各 种致癌因子参与下诱导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 常改变,其效应分子的基因蛋白产物的过量表 达,它们相互之间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上起着重 要作用。
• 野生型P53可以阻止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可阻 止受损伤细胞 DNA无法修复的细胞DNA复制 过程,引起细胞凋亡 (Apoptosis)或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 cell death. pcd)。这一发现使人们 认识到野生型P53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作用细胞增 殖周期的一个调控点(check-point)。
• 作者对208例石蜡包埋组织、和1000 多例食管 脱落细胞的癌前病变细胞流式 DNA 倍体分析 (见表15),并指出如下诊断标准,供参考。
1.出现DNA异倍体峰位诊断阳性。
2.S期细胞大于15%,G2M期大于10%(突出的四 倍体峰位)诊断为阳性。
3.S期细胞大于 10-15%, 并有突出四倍体峰位, 诊断为可疑癌。
• 流式细胞应用于肿瘤分子生物标志的检测已有 较多的文献报道,如DNA异倍体、激素受体、 癌基因和抗癌基因蛋白产物等,发现这些标志 物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细胞的分化、分 级、转移和预后有一定相关性,现分述如下:
一、DNA异倍体
• 研究证明,大部分恶性肿瘤有DNA含量的异常 改变(DNA含量的增多或减少),Badogie等报道, 实体瘤的异倍体检出率在60-100%。由于肿瘤 细胞在增殖分裂过程中出现DNA合成的丢失或 不分离,而产生了DNA异常的细胞群,即出现 DNA异常的干系(克隆),这种DNA异常干系, 即称为DNA异倍体。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DNA 异倍体,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方 面。
㈠癌前病变出现DNA异倍体及在癌变
早期诊断的意义。
• 癌前期病变是肿瘤防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癌前病变中发现早期癌变的患者,并找出作 为早期癌变的特征性标志物,是人们一直努力 探寻的方法,使肿瘤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具有重要意义。
• 研究发现,在众多的癌前病例中,并非所有的 癌前病变都将发生、发展成为癌症。哪些癌前 病变将发生癌变,哪此将不发生癌变,是人们 正在努力寻找作为癌变的恃征性标志物。
• 目前,从病理形态学方法对于可能癌变的病例 作出一个确切的诊断标准还十分困难。
• 研究证明,DNA异倍体的出现可能是癌前病变 发生癌变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已有作者对食管、 宫颈、胃、鼻咽、口腔粘膜癌前病变进行了流 式DNA倍体分析研究。
• Tedori等应用 FCM 分析了20例胃粘膜萎缩性胃 炎伴不典型增生细胞的DNA倍体,发现DNA异 倍体9例,其中5 例在随诊半年后被病理学确诊 为癌变,发现异倍体与癌前病变细胞不典型增 生程度有关。
• 野生型 P53 基因的丢失和突变,使 P53基因正常 功能丧失,而成为突变型P53基因,科学家研究 认为, 突变型 P53 可导致细胞增殖功能的增强。 突变后的P53不但失去了正常调控细胞增殖分化 的功能,而且可变为一个直接的肿瘤基因, 对 细胞恶性转化起促进作用。
4.GO/1期细胞峰的CV值大于9%,作为参考指标。
• 我们的研究结果(见表16),表明DNA异倍体可 能是重要的癌变标志物。
• 从癌前病变中发现早期癌变和潜在癌变病例, 并对其作出一个早期预警性诊断,已成为人们 十分关注的研究焦点,通过对癌前病变细胞 DNA异倍体的FCM检测,可能有助于对癌前病 变作出病理学诊断的超早期癌诊断。
• P53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重要作用的抑癌基 因,定位于人的17号染色体(17、13、1)其早在 1979年就发现了P53基因。
• 当时是在被恶性转化的细胞内发现,被认为是 一个原癌基因(oncogene),因此没有引起研究 者的重视,直到1989年,一些科学家的研究有 了新发现,认为P53基因存在两种类型:即野生 型(wild type)和突变型(Mutant type),这两种类 型的P53基因在人体内具有两种不同的作用。
• 因此,对癌基因与抗癌基因与癌变的关系研究 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已随着分子生物技 术的迅速发展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应用,大量 具有高度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内外抗原的单克 降抗体出现,为肿瘤研究寻找到了很多新的标 志物。
•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人体组织的调整作用,是 通过其效应分子蛋白质产物。近年来,由于生 产出多种高度特异的癌基因蛋白产物的单克隆 抗体,为探索癌基因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与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关系的研究辟出了新径。
• 研究发现癌前病变细胞DNA含量与病变不典型 增生程度密切相关(见表17)。DNA指数随不典 型增生增高逐渐渐升高,从DNA含量进一步说 明癌变并非由正常细胞突发为癌细胞,而是经 过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癌前病变即处于量 变过程。
• 出现DNA异倍体细胞群则证明从量变到质变的 过程,Tedori 等认为,当癌前病变出现 DNA异 倍体时, 说明已发生癌变或已具有潜在癌变的 可能性, 尽管还不具备病理形态学的癌变诊断 标准, 大多数研究者还发现,癌前病变不典型 增生程度越重,DNA非整倍体出现率越高,不 典型增生程度越重,癌变的发生率越高。
肿瘤分子生物标志物 的流式定量分析
• 近年来已经发现多种肿瘤生物分子标志物,已 将标志物应用于肿瘤诊断、判定疗效、预测预 后和转移等方面,且有较大的肿瘤临床和研究 的实用价值,并在研究癌变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中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特别在癌前期病变肿 瘤标志物研究中,成为肿瘤防治研究的热点之 一,已经显示出在癌变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