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南农业大学考研339农综一之农业生态学PPT总结

华南农业大学考研339农综一之农业生态学PPT总结

农业生态学PPT精华总结(华农)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1)受人类控制(2)净生产力高(3)组成要素简化,自我稳定性较差(4)开放性系统(5)同时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约。

(6)有明显的区域性。

二、谢尔福特耐性定律内容(1)同一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对一个因子的耐性范围很广,而对另一因子的耐性范围可能很窄。

(2)同一生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3)同一生物种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生态环境会发生生态型的分化,以适应不同环境,因而对多个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会有差异。

(4)不同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对主要生态因子耐性范围大的物种,其分布也广。

(5)由于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当某个生态因子处于不适宜状态时,则生物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会缩小。

三、能流路径(1)太阳辐射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成为生态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

(2)以植物有机物质形式贮存起来的化学潜能,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驱动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功能。

(3)化学潜能贮存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和有机物质中,或者随着产品和副产品输出,离开生态系统。

(4)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有机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热能,离开生态系统。

(5)自然界的风能,水力能和人为输入化肥,农药,机械,动力等形式的辅助能对以太阳辐射能为始点,以食物链为主线的能量流动过程和转化效率起到辅助作用。

四、能流分析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和对象的边界。

(2)明确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绘出能流路径。

(3)实测或搜集资料,确定各组分的各种实物流量或输入输出量。

(4)按照各种实物的折能系数,将不同质的实物流量转换为能流量。

(5)按能流量绘出能流图,并进行各方面的归纳分析,为生态系统调节和控制提供依据。

五、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①直接收获法②叶绿素测定法③二氧化碳测定法④pH测定法⑤原料消耗测定法⑥黑白瓶测定法⑦同位素标记法⑧遥感方法六、提高农田初级生产力的途径(1)因地制宜,增加绿色植被覆盖,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

(2)适当增加投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消除或减缓限制因子的制约。

(3)改善植物品质特点,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4)加强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减少养分水分制约。

(5)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6)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结构。

七、次级生产的地位和作用(1)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

(2)生产动物蛋白质,改善食物构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提高农副产品经济价值。

(4)促进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功能。

八、辅助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自然辅助能:对养分搬运,环境调节,生物运动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还能推进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变化和演替过程。

(2)工业辅助能:可以解除一些限制因子的制约,改善农业生态系统机能,提高农业生产力。

(3)人工辅助能: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九、高辅助能投入“石油农业”的困境(1)过度依赖化石燃料。

(2)食品安全问题(3)大气污染(4)水环境问题(5)土壤退化(6)农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削弱。

十、人类对磷循环的影响。

(1)磷矿资源的开采与消耗(2)磷肥的施用与流失(3)水体富营养化十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与防治原因:氮和磷污染。

(1)危害:(2)恶化水的质量。

(3)降低水的溶解氧含量。

(4)破坏水生生态。

(5)产生藻毒素。

防治:(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输入。

(2)降低内源性营养物质的负荷。

(3)去除废水中的营养物质。

十二、提高磷素利用效率的措施。

(1)推广应用新型高效的磷肥肥料。

(2)采用磷肥高效施用的方法和技术。

(3)选育与推广应用磷高效利用的作物品种。

(4)加强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磷素循环。

十三、人类对钾循环的影响(1)人类对钾矿资源的开采与钾肥的生产。

(2)作物秸秆的燃烧后容易导致钾素的流失。

(3)水土流失导致钾素的损失。

十四、钾肥利用率低的原因,钾肥利用和管理的注意事项。

原因:淋失作用。

利用和管理:(1)综合利用作物秸秆资源。

作物秸秆回田,施用草木灰。

(2)施用有机肥。

施用各种粪肥,种养绿肥也是补充土壤钾素的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

(3)改变施用方法。

因地制宜,改变钾肥施用方法,合理施用化学钾肥和矿物钾肥。

同时,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和氮磷钾平衡施肥,以提高钾素肥料的利用效率。

合理耕作促使难溶钾有效化。

(4)减少流失。

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建设,实施保护性耕作,合理灌溉,避免易被淋失的钾素养分资源的流失。

十五、人类活动对硫循环的影响。

(1)化石燃料的燃烧。

燃煤,燃油。

(2)冶金。

金属矿床多为硫化物矿床。

(3)农业活动。

导致硫的挥发。

十六、酸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1)酸雨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导致土壤酸化,导致土壤盐基离子的大量淋失,土壤中的铝离子大量释放,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活化,影响土壤中的酶和微生物。

(2)酸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伤害叶片,降低农作物和蔬菜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使其品质下降,影响农作物产量。

(3)酸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造成营养离子的大量淋失。

(4)导致水体酸化。

(5)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刺激皮肤,饮用有污染的水源而受害。

十七、酸雨的防治措施(1)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2)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推行清洁生产。

(3)关停高硫煤矿,小火电机组,小水泥厂,玻璃厂,小钢铁厂及其他污染严重的企业。

(4)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质量。

(5)推广应用联合脱硫脱氮技术。

(6)大力发展煤炭替代能源。

(7)发展植物净化系统。

十八、重金属的污染防治(1)客土,排土法(2)农业措施。

(3)物理化学法,即热处理技术,淋滤法,洗土法及施用调控剂法。

(4)生物修复技术,即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及动物修复。

十九、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措施(1)改变耕作制度。

休耕,轮作,种植非食用作物。

(2)控制土壤水分。

(3)调整作物品种。

种植重金属低积累品种。

(4)合理施用有机肥。

(5)提高土壤pH值。

(6)施用土壤改良剂。

如石灰,生物碳,硅肥等。

二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治理(1)生物修复(2)焚烧技术(3)物化处理技术二十一、我国的资源问题(1)水资源缺乏(2)耕地资源不足。

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污染和退化严重。

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滥占,乱占土地严重,耕地流失严重。

(3)矿产资源并不丰富。

(4)海洋资源有待开发。

(5)生物资源需要保护。

2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1)直接利用价值。

主要是指生态系统产品所产生的价值。

(2)间接利用价值。

主要是指无法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水分循环,保持水土,改善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功能。

(3)选择价值。

是指生态系统能够为人们的将来提供更加弹性选择余地的价值,例如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多样性等的价值。

(4)存在价值。

是指人们从理性和情感方面认可生态系统存在的价值。

23、自然信息流和人工信息流比较24、秸秆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与模式。

(1)肥料化,饲料化,材料化,能源化,食用菌。

(2)五料(燃料,肥料,原料,饲料,食用菌基料)25、液体肥料的优点。

(1)生产成本低,以混配为主,混配过程无污染。

(2)混配均匀。

(3)质量的一致性。

(4)配方容易调整,方便精确施肥。

(5)容易添加其他农用化学品,如肥料增效剂,杀虫杀菌,除草剂等。

(6)方便添加易吸潮的有机物料。

26、石油农业的特征。

(1)机电工具和无机能源的大量应用。

(2)动植物育种和科学的种植与养殖。

(3)投入增加,化学品广泛应用,技术密集。

(4)产业分化,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结构。

27、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1)以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的。

(2)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3)强调物质的适当投入。

(4)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相结合。

(5)个别农场的发展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是一种可持续农业。

28、再生资源的保护措施。

(1)直接限制收获量。

(2)限制开发能力。

(3)法律上确定资源的归属权或使用权。

(4)经济杠杆调节。

(5)人口政策。

(6)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

29、经济外部性的解决途径(1)资源与环境的法规建设。

(2)采用必要的经济手段。

(3)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定。

(4)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

30、食物链加环时应遵循的原则。

(1)填补空白生态位,增加产品产出。

(2)使废弃物资源化,提高废弃物的利用价值。

(3)减少养分的丢失浪费和能量的无效损耗。

(4)广开农民就业门路,增加经济收入。

(5)实现环境净化。

31、捕食的生态学意义(1)捕食是一个主要的选择压力。

(2)捕食是影响群落结构的重要过程。

(3)捕食可以限制种群的分布和数量。

32、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

(1)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

(2)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3)养分保持能力弱,容易造成流失。

(4)农业生态系统养分供求容易产生不同步(养分供求机制较弱。

)33、资金流与能物流的关系。

(1)能物流通过价格偶联的关系,和相互独立的关系。

(2)资金流与能物流在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时或出售农产品时发生耦联系关系,流量成正比,流向相反。

34、什么是食物链解列,通常用在哪些方面?食物链解列,是指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富集达到一定程度时,使其与到达人类的食物链中断联系。

应用:①污染土壤处理。

在受污染的土壤上种植非食用的植物,还可用来生产纤维用的各种麻类作物,使污染物离开食物链。

②污水处理。

利用水生植物处理城市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可减轻有毒物质对人体,畜禽的危害。

35、我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1)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同一目标。

(2)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精华相结合。

(3)鲜明的地域性和多样性。

(4)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