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琥珀》教案——第二课时

琥珀》教案——第二课时

琥珀》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以及在科学上的价值。

2.理解科学家如何进行合理想象,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

3.列出琥珀是如何被发现的提纲,理解科学家想象的根据。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
1.理解科学家如何根据琥珀进行想象,体会科学家想象的
合理性。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1.制作PPT课件。

2.学生搜集琥珀的资料及其价值,利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共享。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引入话题: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感受想象与写实结合的写作特色。

2.回顾:课文先写琥珀的外观,接着写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再写琥珀在科学上的价值,最后写科学家的想象。

3.指名读课文,讨论琥珀的特点和价值。

4.启发谈话:作者通过观察和想象,告诉我们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

二、新授
一)阅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讨论“约摸”的意思和使用原因。

3.老师小结:科学家的推测和估算是有根据的。

4.指名读第2-11自然段。

1)找出描写松树的句子。

2)找出有关太阳光的热的句子。

二)科学家的想象
1.讨论科学家如何根据琥珀进行想象。

2.列出琥珀被发现的提纲,理解科学家想象的根据。

三)朗读课文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2.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表现。

三、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琥珀的价值和科学家的想象。

3.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4.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1.写一篇关于琥珀的文章,包括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以及在科学上的价值。

2.搜集一些关于琥珀的图片和资料,分享给同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