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美术教学课例《敦煌莫高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美术教学课例《敦煌莫高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美术教学课例《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美术
教学课例名
《敦煌莫高窟》
称
重点:对敦煌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材分析
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审美理想和情感的感悟。
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
教学目标 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
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三、讲授
1、石窟的传入:中国石窟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 造像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不适雕刻,故造像 以泥塑,壁画为主。 2、具代表的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甘肃)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麦和山石窟(甘肃) 3、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距敦煌县城东南 25 公里的鸣 沙山东麓的崖壁上,石窟长约 1600 米,高 50 米,重重 叠叠,密如蜂房,保留了前后历经 1000 多年的 16 国、 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十个 朝代的壁画和彩塑的洞窟 492 个,彩塑 2400 名躯,壁 画 45000 平方米。 4、敦煌地理位置介绍:自古丝绸之路通过这里,敦煌 成为古文明的集结地。 5、开凿始因:公元 366 年,和尚乐僧行至北处,已近 黄昏,见鸣沙山上金光万丈,状有千佛,于是四处化缘, 开凿第一个洞,后历建不断,成佛门圣地。 6、结合课件欣赏彩塑、壁画,教师讲解(谈唐代人物造 型特点:丰满健硕,浓丽丰肥,以杨贵妃为标准美人的 审美观)。
学生学习能
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能画出简单的画。
力分析
教学策略选
创设情境,感受新课
师问:同学们,在 2006 年春节晚会上有一群聋哑人跳
的舞蹈是什么?
教学过程 生:《千手观音》
师: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
生: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
(欣赏这一舞蹈)
7、百年蒙羞藏经洞 四、自由发挥,神游敦煌 把自己当作一名敦煌的导游,讲讲敦煌文化。 敦煌石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是人 类的文化宝藏,敦煌早已走出甘肃,走出中国,以至有 人无不感慨地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 的彩塑与壁画,并链接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从石窟艺 术追溯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 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 时通过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国外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 课例研究综 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 述 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这样的安排,打破了以往单 纯介绍作品的美术特征的局限,把敦煌放在特定的文化 情境中,以便更好地理解敦煌艺术,同时对当时社会的 文化产生认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和学习石窟艺 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