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社政的几种设问形式及解答技巧★第一类:说明类(常出现在一道综合题的第1小题)设问方式通常有:材料体现了……?材料说明了……?1、出现的材料通常有三种:文字材料,图表材料,漫画材料,解答时重点看懂材料,具体:如果是文字材料:要对材料进行分层,通常看标点符号(“,”、“;”、“。
”等),一个符号相隔处常常说明一个问题,有几个层次,即有几个问题,再与此题的分值对应一下,然后把材料中存在的或体现的问题用“政治述语”描述出来即可。
如果是图表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关键是三看,一看图表的“表题”,二看表格的“列题”、“行题”或柱状图的“纵坐标”、“横坐标”,三看图表下面的“注”,往往在表格的“列题”、“行题”或柱状图的“纵坐标”、“横坐标”及图表下面的“注”中隐藏着你所要的答案,只是在描述中也要把他们替换成“政治述语”描述出来。
(当然,有些图表中的列题或行题直接可以用来描述存在的问题)如果是漫画材料:做到一看漫画标题,二看漫画内的对话等陈述性句子。
答题时需注意的几个地方:第一:如果涉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最后最好加上一句: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紧缺威胁国家能源领域安全,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有些材料是一分为二,一定要把两层意思均表达出来,例:对初三(1)班50名学生做了调查,结果如下:上述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很容易答成:初中生不讲诚信一层意思。
其实,对50名学生作了调查,每一项所占的比例均没有超过50%,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讲诚信的。
所以此题应该答成:大部分同学是诚实守信的,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少数同学身上存在违背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行为,说明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如:宪法知识了解知多少的调查表往往也是如此,大多数人具有较强的法制意识,少数人缺乏对宪法知识的了解……;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快速提高,但城乡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我国计划生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尚存在……问题;我国科技在某些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或: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开始下降),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遏制(或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有所控制),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形势依然严峻等;第三:如果是与发达国家或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的材料,则最后要加上:与发达国家差距大或远远低处世界平均水平等★第二类:启示类(有何借鉴意义?)设问方式通常有:材料中的做法,对……有何启示(借鉴意义)?材料中……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材料中的做法,对……有何启示?(借鉴意义)”:有两种:第一种:与其说考你启示,不如说考你的阅读能力,能否把材料中他们的做法一一找出来。
这种启示类的题目解题常常分二步:第一:把材料中的做法一一找出来,有几个找几个,第二:如果材料中的做法是对的,则对我们的启示是把这几个做法用书上的政治述语表达出来。
;如果材料中的做法是错的(如:对对方的违法行为采取报复、忍气吞声等办法)则对我们的启示是把这些做法反一下之后用政治述语表达出来:如:要学法、知法、守法。
严格自律,不做违法犯罪的做;要敢于关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再如“宝钢的成功经验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借鉴意义?材料中有三个做法:即“引进和自主开发新技术”——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巨大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能耗优于国外知名企业,水的循环利用率达98%——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种:考你能否把握材料的每一个细节。
如(某地农民自主研发某种技术发展秸秆经济或酒糟农业等)这里的细节有“某地可这样做”、“农民”、“自主研发技术”、“秸秆经济或酒糟农业”等四个,启示至少可从四个方面来回答:第一: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发挥区域优势;第二:科技兴农,发展现代农业;第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类:角度类设问方式通常有:运用……原理(或从……角度),谈谈为什么要……?(或谈谈……的必要性;该怎么做?;……做的意义?)(一)这种题目必须分二层答题,第一层:必须先对题目要求的这个原理、角度进行阐述,例:运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原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原理等或从“我国的基本国情”角度(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材料相关的国情如资源国情: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利用率低、分布不平衡等;科技国情:一方面……另一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东中西发展不平衡……),“履行公民义务的角度”等,此时,要充分利用《学业指导用书》或《双精》翻到相应的页码,把这一内容抄下来作一个具体阐述。
第二层:结合材料具体回答后半个问题,如果要你谈为什么要这么做?则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如果是谈必要性,则用“只有……才……”或“……是……的需要);如果谈意义,用“……做,有利于……”句式。
请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两方面简析党和政府如此重视自主创新的原因?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时代要求: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只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有些角度类的题目是为你答题指明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为你答题降低了难度。
例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请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谈谈国家机关应采取的措施。
立法机关要制定和完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使之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加大对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力度;司法机关要依法打击和制裁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
★第四类:关系类通常的设问方式有:表一反映了什么?这与表二有何内在联系?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它与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内在联系?此类题目解题技巧:不要急于去找联系,只要耐心地用三步答题,就一定能顺利作答:第一步:回答材料一(图表一)说明了什么?(写在草稿纸上或脑子里)第二步:回答材料二(图表二)说明了什么?(写在草稿纸上或脑子里)第三步:用关联词把两个说明的内容联起来。
如用:正是因为……才导致……;或因为……所以……;……影响着……(省略号的地方填上两则材料说明的相关内容)。
例:1、材料一:劳动者职业技能高低直接影响着生存和发展。
下图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工构成图示。
材料二:目前,我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为70%,不良产品每年损失近2000亿元,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1)材料一中的图示反映了当前我国企业存在什么问题?这与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反映了我国技术工人群体素质偏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正是由于我国技术工人群体素质偏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导致了我国企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较低,使国家因此蒙受较大经济损失。
(2)近年来,一些企业喊出“年薪10万元招物流人才”、“28万年薪聘高级电焊工”,却依然良将难求。
企业“有米”难寻“巧妇”。
你认为怎样才能让“有米”的企业找到“巧妇”?①树立人才资源是每一资源的观念,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②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创新能力;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同时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④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使各方面人才脱颖而出。
2、一:据统计,我国目前每生产1美元的GDP,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倍,日本的倍,英国的倍。
我国目前每年的能耗占全球的,而GDP只占全球的。
材料二:\镇地处南部山区,环境优美,资源丰富。
但近几年,人口迅速增加,经济迅速发展,使该镇树没了、地少了、水臭了。
材料三:在我国总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而美国25击岁以上的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为50%。
我国已慢全球重要的计算机生产基地,但CPU芯片及操作系统这两大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因特尔和微软手中,这已严重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1)材料一、二说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材料一说明我国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损失严重;材料二说明人口增加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材料三反映的问题与材料一、二反映的问题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劳动者素质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正是由于劳动者素质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了我国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损失严重、环境破坏日益突出。
★第五类:结合材料(结合“相关链接”),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第一种:这种题型分二层进行回答:第一层:要对提供的材料先作一个概述(往往是现状、国情等事实依据),第二层:再谈后面要你回答的内容(大多是做这件事的原因或必要性、意义等)。
(“结合材料反映的问题”即:事实依据;“运用所学知识”即:理论依据)例: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的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材料二:据国家环保总局的公报称,今年上半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63.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8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91.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24%。
全国城市每年节约有200亿立方米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湖中,还有大量未达标处理的废水被偷排、漏排,不少地方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现象。
(1)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并实施建设生态文明?事实依据:目前我国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较多,生态破坏问题依然存在。
它们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理论依据: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慌的物质基础。
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和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2)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请你从生产、生活两个方面为建设生态文明各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在生产中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靠科学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生活中实行垃圾回收,多使用节能灯具和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绿色环保的产品如:无氟冰箱等。
第二种:材料内容用课本知识来描述,两者形成一一对应关系。
即:材料中暗藏着某地优势或劣势或藏着一些具体的做法,让你运用所学知识无非就是让你针对优势用所学知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或针对劣势提一条合理的对策,或者让你把材料中藏着的具体做法用课本知识描述出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