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食品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成都棒棒娃实业有限公司为例引言食品行业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强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管,重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对婴幼儿奶粉质量按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监管,努力让人民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伴随着接连而至的食品安全事件,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对食品行业的安全生产做出强制性规定。
但单纯依靠强制性立法是否就能解决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呢?答案是否定的。
“皮鞋酸奶”、“毒胶囊”等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说明立法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这更多依赖于食品企业主动积极地履行与披露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重责任的有效统一,从而保证利益相关者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动态,保障食品安全生产。
所以,对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不仅仅对食品行业的发展有好处,对整个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都有很大作用。
1.概念的界定1.1.1食品企业范围界定本文研究的食品企业指食品行业中的企业,其中,食品行业包括食品和饮料行业。
根据《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中的定义范围,食品饮料行业指从事食品和饮料加工生产的行业,主要包括三类,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包括谷物磨制、植物油和制糖加工、饲料加工、水产品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在内的加工活动;食品制造业包括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方便食品制造,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罐头制造,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等;饮料制造包括酒精制造,酒的制造,软饮料制造,精制茶加工等。
1.1.2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分为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和企业社会责任范围两方面,具体而言,指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对企业社会责任维度的界定。
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因致力于自身、社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而自愿承担的各项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分为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不包括企业的经济责任,是指除经济责任以外的一切非经济利益责任,具体可以包括环境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等;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则是包括经济责任在内的一切有关企业发展的责任集合。
企业是社会上重要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经济责任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密切相关,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更能完整的体现企业致力于个人、社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当是广义的、包括经济责任在内的一切有关企业发展的责任集合。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笔者大体上赞同卡罗尔在金字塔模型中对企业社会责任四个维度的划分,分别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因此也占有最大的比重。
但是,在维度的划分上,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
分别是对投资者的责任、对商业伙伴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和对社区的责任。
1.1.3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是指食品企业在经济生产活动中,因致力于自身、社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而自愿承担的各项责任,包括为股东提供收益性、成长性和安全性的决策,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的产品,为商业伙伴提供公平交易的机会,为雇员提供安全、满意的工作,守法合规、节能环保的经营。
2.食品行业会计信息披露2.1会计信息披露的含义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为企业所有者,企业委托代理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决策提供企业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活动会计信息。
保证信息资源完全公开,能够同时被各方共享已成为许多理论的基本假设质疑;规范化的信息披露是处理好企业内外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及企业收益分配与内部融资及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能增进市场的有效性并最终促进各项资本有效配置,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应对投资者日益增长的获取信息的需求,会计信息披露对食品而言变得尤为重要。
2.2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2.2.1会计信息的强制披露在市场上引入会计信息的强制披露制度,就是将经济资源内部化的企业组织所产生的内部会计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外部化,让部分阳光照进来,帮助企业组织之外的人探查到企业运营“黑箱”之内的部分情景。
'支持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观点认为,实施强制性报告要比让个人相互竞争从而私底下以垄断价格购买信息更好一些。
换言之,强制性公开化的信息披露对信息的需要者来说,可以大大地节约成本。
因为大多数会计信息都是内部会计系统生成的副产品。
如果边际信息生产成本很低,那么与强制性财务报告相关的社会成本也会很低。
但是,如果所有的人都去购买相同的、不对外公开的企业信息,就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所以,很有必要强制披露会计信息。
2.2.2会计信息的自愿披露①代理理论代理理论解释了企业自愿向信息使用者报告会计信息的原因,它假设代理关系各方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但事实上,管理层和所有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我们很容易看到管理层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对所有者的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基于存在这种潜在的冲突,为了使管理层有足够的动力去自动选择有利于所有者的行为,所有者就会积极地同管理层订立契约,与管理层事先确定一种报酬机制,让经理人员的收入与企业的剩余挂钩,使得双方之间的冲突最小化,将双方的利益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
②激励一信号传递理论和资本市场的竞争性信号传递理论和资本市场的竞争性解释了企业在更大范围内自愿向资本市场披露企业信息的动因。
信号传递理论解释了企业即使没有强制性的报告要求,也具有自愿向资本市场进行报告的动机:企业相互争夺稀缺的风险资本,为了在风险资本市场上竞争取得成功,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很有必要的。
③市场基础动力市场基础动力源自经理人才市场的动力,企业的管理者即经理人员是隶属经理人才市场的,其管理服务具有市场价值。
理性的经理人将更希望获得在同等情况下的高市场价值。
由于他们在创造企业价值上所取得的成功很可能决定了其自身的市场价值,因而他们必然会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3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会计信息披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渐提升,社会责任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社会责任会计应运而生。
社会责任会计以会计学基本原理和理论为依托,融合信息学、经济学、系统论和控制论等学科,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以货币或非货币形式将履行的社会责任活动向社会公众发布的行为,一般采用独立披露形式或包含在年度报告、信息公告和公司相关网站中。
由于社会责任信息的范围较广且难以计量,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不同于传统会计信息披露仅把公司作为独立、封闭的经济实体,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信息披露机制。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应借鉴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体制,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者的异同点如表2-3所示:表2-3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传统会计信息披露的异同点企业披露的信息内容和形式不完全相同。
但多数企业均披露企业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及环境责任信息。
其中企业的经济责任通常指对股东、债券人的责任,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满足盈利性,保障股东、债券人的利益不受损害,确保定期向股东分红、向债权人偿还债务。
企业的社会责任范围较广,包括对消费者、供应商、员工、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企业的环境责任侧重于污染治理及资源利用两方面。
2.2.3利益相关者理论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Freeman)认为所谓的利益相关者就是指能够影响到企业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受到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影响的个人或者群体。
换句话说,处在特定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环境当中的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同样企业的活动也会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
随后弗里曼又将政府机构,政治团体,竞争对手,金融集团,供应商,客户,企业雇员,股东和工会等一并纳入到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之内。
该理论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解决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象的界定问题。
社会责任研究者能将责任需求落实到每一利益相关者,也就能明晰企业对每一利益相关者所需披露的责任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一方面,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在各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时发挥的作用逐渐加大。
外国学者Lang的研究结果显示,大约四分之三的美国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都会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考虑的一部分。
目前国外一些机构投资者加重了社会责任的投资比例,在进行投资时更加关注和看重目标公司的社会绩效。
另外一方面,各个利益相关方也在促使企业加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力度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Tilt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外部压力团体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服务组织,消费者组织,能源组织,环境保护组织等外部压力团体能够影响企业的社会信息披露行为。
如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
诺克斯(Knox)等人对英国的调查发现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方日益壮大,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内容及其经济和社会绩效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
利益相关者理论也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研究基础:(1)可以使企业和各利益相关方了解所需提供和使用的信息,树立共同的社会责任意识以达到真实有效的信息披露。
(2)企业根据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后的市场反应,了解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满意度,从而调整社会责任行动策略。
(3)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促进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的沟通,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食品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涵盖多方利益相关者,其履行和披露社会责任不仅关乎食品行业本身,也与消费者、政府、社会公众等息息相关。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紧迫性及影响因素。
2.2.4食品企业业对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边界社会责任(消费者责任、员工责任、社区责任、产品责任)环境责任(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经济责任(股东责任、债权人责任、供应商责任)图2-1,我国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模型企业早期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一般都是经济利益导向的,可能迫于政府监管的压力会关注对环境的影响,这种短期经营行为会导致企业经营目标与社会目标不一致,最终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基于此,John Elkington(1997)提出著名的三重底线理论:企业行为同时要满足经济底线、社会底线与环境底线,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目标、对股东负责,而且要对社会、环境负责,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