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01篇:临床生物力学基础_3
第01篇:临床生物力学基础_3
弹性蛋白
肌腱和韧带内含有不同比例的弹性蛋白。 肌腱和肢体的韧带内弹性蛋白很少,但在有 弹性的韧带内,其比例占多数。弹性纤维与 胶原纤维的比例为2:1。
结构基质
肌腱和韧带内含有的基质主要有蛋白多糖大分 子(占固体物质的20%)、结构蛋白、血浆蛋 白和小分子。 蛋白多糖含有不同的硫化多糖链和核心蛋白结 合,与长的透明质酸连接,形成一个大的多糖 结合体,类似软骨中的基质。
关节软骨蠕变特征
施加恒定应力在软骨面上,在初期阶 段,由于基质内液体渗出较快,早期 应变增加快,当流动减慢直到停止 时,应变改变降低直到恒定。 蠕变平衡时所需时间与组织厚度的平方呈 正比。人和牛关节软骨较厚:2~4mm, 需4~16小时达到平衡;家兔关节软骨厚 度小于1.0mm,约需1小时达到平衡。
无渗出液
平衡应变 大量渗出液
关节软骨应力松弛
保持恒定应变,应 力随时间下降直至 平衡应力。 软骨从A挤压至B点后保持恒定应变,液体渗出并 在B点达到应力最大值,B点后发生应力松弛,直 至平衡应力。
关节软骨的渗透性
关节软骨是多孔性泡沫材料,因孔间互相连通,因此具有渗透性。 渗透性表征液体流经泡沫材料的通过性能,它与液体流经材料时所 受到的流动阻力成反比。关节软骨的渗透性很低,所以当液体流过 软骨基质时,它受到高的流动阻力。 液体通过关节软骨有两种主要的力学方式。一方面是应用压力梯 度,即当软骨组织外面的压力大于里面,可使液体进入软骨基质。 另一方面,如果对软骨施压,也会发生液体的流动,这种局部压力 增加是引起液体从软骨组织内渗出的动力。对于正常的关节软骨上 上述两种机制同时存在。
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
肌腱和韧带的组成和结构; 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 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的 影响因素。
肌腱和韧带的组成和结构
肌腱和韧带是致密的结缔组织,主要由平行排列的 胶原纤维组成。 纤维母细胞占20%,细胞外基质占80%(其中水占 70%,固体物质占30%)。 固体物质中含胶原、基质和弹性蛋白。其中胶原占 75%。肌腱比韧带中胶原更多,肢体肌腱胶原占 99%。
曲线低坡部分示拉力方向与胶原 蛋白结构排列一致;上部代表胶 原蛋白本身拉伸刚度。任何病理 或实验所致软骨组织成分或结构 异常,拉伸曲线有异常反应。
软骨拉张性能影响因素
外加张力的方向与胶原的取向密切相关。无张力 时,纤维定向不规则;有张力时,纤维按张力方向 排列; 胶原的拉张性能与胶原分子的结构、胶原纤维的构 造及交联相关,张力性能与软骨胶原数量成正 比; 关节软骨的进行性降解,导致原纤维形成轻度骨关 节炎,表现为软骨基质在拉张性能方面的进行性衰 竭.
骨关节炎软骨生物力学改变
关节软骨的压缩性能与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的数量成正 比,而张力性能与软骨胶原数量成正比。骨性关节炎关节 软骨的蠕变特性、弹性模量的测量结果与蛋白多糖含量接 近一致,略与胶原含量一致。 已经出现退变但看上去正常的软骨不随病情加重而变硬 (较软)。虽然骨性关节炎改变可出现局灶性分布,但退 变延伸到另一部位时的硬化征兆一般不明显。 蠕变特性的改变先于软骨纤维化之前。由于蠕变特性与蛋 白多糖浓度一致,所以蠕变特性改变是在蛋白多糖的损耗 之后出现的病理改变。
胶原
肌腱和韧带中胶原分子由纤维母细胞合成。在细胞内的为 较大的前胶原,分泌到细胞外间隙,合成I型胶原。 大多数胶原分子含甘氨酸(33%)、脯氨酸(15%)和羟脯 氨酸(15%)。 肌腱和韧带中胶原纤维排列:肌腱的纤维为有序的平行排 列,使其能承受高度的单向拉张负荷;韧带的纤维不完全 平行,相互交织紧密结合,主要方向承受拉张负荷,其它 方向也可承受负荷。 肌腱和韧带中胶原的代谢可用羟脯氨酸或甘氨酸来测定。
第三讲:骨科生物力学专题(续)
1. 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 2. 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
关节软骨的主要功能
承受力学负荷; 分散负荷; 减小接触应力; 润滑作用,减小关 节面作相对运动时 的摩擦力和磨损。
关节软骨的结构与组成
1. 软骨由软骨细胞、基质和 纤维组成,软骨细胞镶嵌 在基质中。 2. 软骨具有确定的纤维组织 (胶原、弹性)排列。 3. 软骨分为透明软骨、纤维 软骨(含较多胶原纤维) 和弹性软骨(含较多弹性 纤维)。
肌腱与韧带的骨附着
韧带和肌腱连接于骨上的结构(止点)是相似的。 对肌腱而言,止点有四个区:肌腱端区、胶原纤维 与纤维软骨交织区、纤维软骨到矿化纤维的过渡区、 皮质骨区。 从肌腱至骨的结构变化导致组织生物力学特性的逐 渐改变,硬度逐渐增加,使肌腱附着于较硬的骨结 构上,减少应力集中。
氨基多糖基质组成
基质
软骨中的水
软骨组织内水、无机盐和少量其他基质蛋白、糖蛋白 和脂肪占约60~87%。 水在关节内分布不均。近关节面最多(约80%),越 近深区水越少,到深区为65%; 约有30%的水与胶原原纤维密切相关并占据分子内间 隙,当组织受负荷时水可自由流动; 软骨组织受到负荷时约70%的水流动,这种流动对软 骨力学行为的控制和关节的润滑有重要意义。
关节软骨的物理结构
关节软骨中胶原原纤维和蛋白多糖属于关节的结构成分,支持施加 于关节软骨上内在的应力负荷。这些结构成分和水一起,决定了软 骨的生物力学行为; Ⅱ型胶原纤维、蛋白多糖单体、透明质酸纤维及其他成分之间相互 作用形成多孔的组合性纤维网,使基质具有固体所具有的力学性 质,能抵抗关节的应力与应变; 关节软骨也是各向异性的双相(液体相和固体相)复合材料。负荷 方向不同,材料性能各异。这与胶原纤维排列方向、交联密度及胶 原与蛋白多糖的相互作用方式有关; 软骨的这种结构有利于液体在应力作用下产生流动,使无血管的软 骨组织内气体、营养和废物产生扩散,使软骨细胞与周围营养丰富 的滑液之间进行物资交换。
软骨的张力特性
软骨承受张力负荷与关节软骨面平行 时,其硬度和强度取决于平行于张力 方向的胶原纤维的排列。 张力强度随关节面下的深度增加而减 少。浅表区胶原纤维的排列方向同最 大张应变方向,由摩擦和压力产生。 因摩擦产生的张应变相当小(关节面 摩擦较低),因而平行于关节面的张 力,主要继发于压力(非均匀受压)。 正常软骨张力强度主要取决于胶原纤 维的多少和纤维的排列。
关节软骨的粘弹性
关节软骨为多孔材料,组织间隙中充满着液体。在应力作用下,液体 可在组织中流进流出:当软骨组织膨胀时液体流入组织,当软骨组织 收缩时液体流出组织。 软骨中蛋白多糖和胶原对承受负荷起重要作用。软骨对压力的反应取 决于基质内液体的流动,蛋白多糖维持和调节水的流动,因而决定了 软骨的压缩特性。软骨中胶原和蛋白多糖嗜水性强,其变形特征与吸 水量和承受外力的速度密切相关。挤压越快,水分越难流出,反之越 易流出。 软骨处于恒定负荷或者恒定变形时,其反应具有时间依赖性,因此软 骨具有粘弹性特征,即具有对恒定载荷下的蠕变行为和对恒定应变的 应力松弛效应。
关节软骨的润滑作用
z
正常软骨对不同负荷时磨损很小,表明关节内有独特的润 滑作用。摩擦系数比油对金属的润滑低2个数量级,比最 好的人工材料低许多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z
关节的润滑来自关节软骨面之间形成的润滑液膜,在运动 和负重时,在软骨面上形成一个有吸收性能的边界润滑物。
软骨退化的生物力学原因
关节软骨只有有限的修复与再生能力,对异常大的应力 引起快速总体衰竭。影响因素包括:应力幅度、频率、 胶原-蛋白多糖分子结构及基质内在力学性能的变化。 衰竭最重要的初期因素是胶原网的松动,蛋白多糖膨胀。 引起软骨硬度的衰减和软骨渗透性增加。 关节软骨承受的应力幅度取决于负荷的大小和分散关节 软骨的接触面积。接触区内任何应力集中成为软骨退化 的主要原因。 关节软骨上的过大应力集中,是由于关节面不平整,导 致接触区变小而使软骨衰竭。
胶原纤维形态
II型胶原
I型胶原
弹性纤维形态
软骨中的蛋白多糖
软骨组织内蛋白多糖为净重的3~10%,为大分子蛋白多 肽单体或聚集体,比较集中于中间层; 蛋白多糖中的多糖链为杂多糖,因其组成成分中均含氨基 已糖,所以称为氨基多糖或糖胺聚糖(GAG)。常见的氨基 多糖包括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和肝素等; 这种蛋白多糖聚集体可使蛋白多糖在胶原网内得到稳定并 可增加细胞外基质的结构硬度。关节软骨的抗压缩能力与 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的数量成正比。
临床上关节软骨退化病
职业性关节退化:足球运动员膝关节、芭蕾舞演员的踝 关节。高负荷高频率应力刺激所致。 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友病的关节间隙出血、各种胶原代 谢紊乱和蛋白溶酶的降解,导致胶原-蛋白多糖基质内在 分子和结构破坏。
骨关节炎病因学
任何能引起软骨细胞微小环境改变的因素均能导致继发 性骨关节炎的产生: 先天性关节畸形; 遗传学缺陷; 感染性,代谢性,内分泌性和神经病性疾病; 改变关节软骨正常结构与功能的各种疾病(如痛风,软骨 钙质沉着); 对透明软骨及周围组织的创伤(包括骨折;一个或一组 关节长期过劳,例如某些铸造,采煤,驾驶汽车等职业)。
软骨中的胶原纤维
软骨中胶原含量占软骨组织净重的10~30%; 原胶原纤维平均直径25~40nm; 软骨中Ⅱ型胶原比骨、韧带和肌腱内的I型胶原 更细,使其能在软骨内分布最大化,且分布不均 匀。
软骨中胶原的分区排列
浅表层区占总厚度的10~20%,呈细而致密紧排的纤维 不规则交织于与关节面平行的面上; 中间层占总厚度的40~60%,排列紊乱,纤维之间距离 较大,分布不均; 深区约占总厚度的30%,纤维密集排列,形成辐射状纤维 束,穿越关节软骨与其下的钙化软骨之间,形成一个交锁 的“根”系统,使软骨能扎根在下面的骨结构内。
骨关节炎生物力学因素
疲劳性磨损:反复受力作用,不仅产生胶原纤维断裂,而且也损耗了 软骨表面的蛋白多糖。骨畸形可增大软骨所承受的这种反复作用的应 力。 应力集中:由于关节骨折、脱位、髋臼发育异常、骨骺滑脱和疾病引 起结构异常,因支持负荷的面积减少而导致接触压力增大。骨坏死造 成骨质塌陷,导致出现致病性高负荷应力。 张应力破坏:关节畸形(例如膝外翻或膝内翻),使关节增加的负荷 不平衡,一侧分布大,最后软骨破坏。 异常作用力:可引起关节的内部紊乱。 关节面的相对挤压:造成关节软骨营养障碍,导致软骨细胞坏死。继 之发生基质蛋白多糖的损耗,经关节往返运动的压力和剪力,引起软 骨退行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