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钢材
韧性无明显影响。 (2)锰 提高强度、硬度,略微降低塑性和韧性。
碳的影响
b,MPa
300 1200Fra bibliotek250 1000
200 800
,,%
60 240 HB
50 200
b
40 160
150 600
30 120
100 400
20 80
200 ak
10 40
0 0.2 0.4 0.6 0.8 1.0 1.2 1.4
钢材厚度 (直径) (mm)
16 >16 >40 >60 >100 >150 ~40 ~60 ~100~150
抗拉强度
b
(N/mm)
伸 长 率 5 (%)
钢材厚度 (直径) (mm)
16
>16 ~40
>40 ~60
>60 >100 ~100 ~150
>150
温 度
(℃)
V型 冲击 功
(纵向) J
7.6 钢结构用钢材
7.6.1 热轧型钢
钢结构中采用的主要钢材。 常用:工字钢、H型钢、T型钢、槽钢、等边角钢、不 等边角钢。 型钢规格常以反映其断面形状的主要轮廓尺寸表示:
7.6.2 冷弯薄壁型钢
(1)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 (GB6728—86)
(2)通用冷弯开口型钢 (GB6723—86)
7.6.4 钢管
S 上屈服点:屈服阶段最大应力;
S′ 下屈服点:屈服阶段最小应力,
数值稳定,称为屈服 点或屈服强度。 屈服点是钢材力学性质最重要的指 标,是结构设计确定钢材容许应力的 主要依据。
7.2.1.2 塑性 钢材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像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是钢材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通常用拉伸试验时的 伸长率或断面收缩率来表示。 (1)伸长率(δ)
弯曲程度或冷弯性能指标是通过弯曲角度及弯心直径d对 试件厚度a或直径的比值来衡量。弯曲角度愈大,弯心直 径对试件厚度或直径的比值愈小则钢材的冷弯性能愈好。
7.2.2.2 焊接性能(可焊性)
可焊性良好的钢材,焊缝处的性质应 与钢材尽可能相同,焊接才牢固可靠。
影响焊接性能的因素:
钢的化学成分、冶炼质量和冷加工。 碳质量分数小于0.25%碳素钢可焊性良 好;碳质量分数超过0.3%,可焊性变 差。硫、磷及气体杂质和过多的合金 元素也可降低可焊性。
7.4 钢材的冷加工与热处理
7.4.1 冷加工
冷加工:指钢材在常温下进行的机械加工。有冷 拉、冷轧、冷拔、冷扭和冷冲等加工形 式。
冷加工对钢材性能的影响:提高屈服强度;降低 塑性和韧性。 冷加工强化: 钢材经冷加工后,产生塑性变形,屈服点明显 提高,而塑性、韧性和弹性模量明显降低的现象。
7.4.2 时效处理: 时效:钢材经冷加工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 时间延长而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逐渐降低而弹性 模量基本恢复的现象。 自然时效:经过冷拉后的钢筋在常温下存放15~20
(3)用途 不同牌号的碳素结构钢有不同的用途。
7.5.2 优质碳素钢(GB699-88)
性能:主要取决含碳量。含碳量高,强度高, 但塑性和韧性降低。
用途:用作钢铸件、高强度螺栓、预应力混凝 土锚具、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
7.5.3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1591-94)
(1)牌号 低合金钢牌号由三个要素组成
b-抗拉强度; ak-冲击韧性;HB-硬度;
-伸长率; -面积缩减率
7.3.3 有害杂质
(1)硫
降低强度、韧性和疲劳强度,产生热裂。偏析最严重 的杂质之一。
(2)磷
偏析倾向严重,显著降低塑性和韧性,特别是降低低温冲 击韧性,产生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差。
(3)氮、氧、氢
显著降低钢材的塑性和韧性。氮含量增加,塑性、韧性大 大降低,焊接性能变坏;氧化物存在使强度、塑性和可 焊性降低;氢会引起白点和内部裂纹。
质量等级符号分: A,B,C,D,E5级 屈服点数值 屈服点代号“ Q”
(2)技术性能与应用 在碳素结构钢的基础上添加总量小于5%合金元素 的钢材。强度高,塑性和低温冲击韧性好,耐锈蚀。
由于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低合金结构钢不但具有 较高的强度,且具有较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
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特别是大 型结构、重型结构、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桥梁 工程、承受动力荷载和冲击荷载的结构。
低合金钢 合金元素 < 5%
7.1.2.2 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 (1)镇静钢;(2)沸腾钢;(3)半镇静钢。
7.1.2.3 按品质(杂质含量)分类 (1)普通质量钢;(2)优质钢; (3)高级优质钢; (4)特级优质钢。 7.1.2.4 按用途分类
(1)结构钢;(2)工具钢;(3)轴承钢。
建筑上常用的是普通碳素结构钢(低碳钢)和普 通低合金结构钢。
26
25
24
23
22
21
0
D
-20
A
--
Q255 255 245 235 225 215 205 410~510 24 23 22 21 20 19
B
20 27
Q275 - 275 265 255 245 235 225 490~610 20 19 18 17 16 15 - -
(2)技术性能 随着牌号的增大,对钢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 度的要求增大,对伸长率的要求降低。
天; 人工时效:经过冷拉后的钢筋加热到100~200ºC并
保持一定时间。
7.4.3 热处理
热处理:将钢材在固态范围内进行加热、保温和冷 却,以改变其金相组织和显微结构组 织,从而获得需要性能的一种综合工艺。
热处理的方法:褪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1)褪火 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后随炉缓慢冷 却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钢法
7.1.2 钢的分类
7.1.2.1 按化学成分分类
(1)碳素钢:高、中、低碳钢; (2)合金钢:高、中、低合金钢。
高碳钢 C > 0.6% 碳素钢 中碳钢 C = 0.25%~0.6%
建筑钢材
低碳钢 C < 0.25% 高合金钢 合金元素 > 10%
合金钢 中合金钢 合金元素 =5%~ 10%
影响钢材耐疲劳性能的因素有:
(1)内部组织;(2)成分偏析;(3)各种缺 陷;(4)钢材表面质量;(5)截面变化和受腐 蚀程度。
7.2.2 工艺性能
工艺性能指钢材承受各种冷热加工的能力。 包括:铸造性、切削加工性、焊接性、可锻 性、冲压性、冷弯性、热处理工艺性等。 7.2.2.1 冷弯性能 概念: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转变温度越低,说明钢的低温冲击韧性越 好。
脆性转变温度一般为 20℃~ 60℃
160 120 80
40 0 -80 -40 0 40
t℃
含锰低碳钢 ak值与温度的关系
7.2.1.4、硬度
钢材硬度指其表面局部体积内抵抗外物压 入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是衡量钢材软硬程度 的一个指标。 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 : 布氏法(HBW):压入法,指标为布氏硬度HBW,数 值越大表示钢材越硬。用于厚钢。
Q195 - (195) (185) - - - - 315~390 33 32 - - - - - -
A
--
Q215 215 205 195 185 175 165 335~410 31 30 29 28 27 26
B
20 27
A
--
B
20
Q235 C
235
225
215
205
195
185
375~460
洛氏法(HR):刻痕法,指标为洛氏硬度HR,数值
越小表示钢材越硬。用于薄钢。
维氏硬度法(HV)
7.2.1.4、耐疲劳性
疲劳破坏指钢材在交变荷载反复作用下, 在远小于抗拉强度时发生的突然破坏。 疲劳破坏的危险应力用疲劳极限或疲劳强度表。
疲劳强度的概念:指在交变荷载作用下,于规定 的周期基数内不发生断裂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第七章
钢
材
steels
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各种钢材:型钢、钢板、 钢筋钢丝、钢门窗、 建筑五金 特点: 1.强度高,塑性、韧性好,能承受冲击和
振动荷 载,易于加工和装配。 2.易锈蚀,耐火性差。
7.1 钢的冶炼和分类
7.1.1 钢的冶炼
钢:含碳量为0.06~2.0%并含有某些其它元素的铁碳合 金。
土木结构用钢管有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两类。 在 (1)无缝钢管:采用热轧或冷拔无缝方法制造, 热轧无缝钢管的长度通常为3-12m,冷拔钢管的长 度通常为2-10.5m.材质通常为碳素钢或合金钢。
(2)焊缝钢管:由钢板(钢带)卷焊而成。
l1 l0 100 %
l0
l0——试件原始标距长度,mm; l1——断裂试件拼合后标距的长度,mm。
l0 = 5d0 或 10d0 d0——试件原始直径,mm。
l0 l1
试件断后标距的测量
(2)断面收缩率 (Ψ) :
A0 A1 100 %
A0
A0 —— 试件原始截面积; A1—— 试件拉断后颈缩处的截面积。
目的:得到高强度和高硬度的组织。
(4)回火:淬火结束之后,随后进行回火,加 热温度在转变温度以下(150~650℃内选定), 保温后按一定速度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的一种 热处理操作。
目的:促进不稳定组织转变为需要的组织;
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脆性,
改善机械性能。
7.5 土木工程用钢
7.5.1 碳素结构钢(GB700-88)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钢材断裂前经受变形的 能力。伸长率越大或断面收缩率越高表示钢材塑 性越大。钢材塑性越大,不仅便于加工,而且能 保证钢材在建筑上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