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当今时代,世界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国际局势也变得
甚为微妙,世界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的形势对我国的外交政
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中国外交进入全新阶段,面临着难
得的机遇,但是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的深广变化,也使步入全新阶
段的中国面临着多层面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应当抓住机遇,同多边
合作,才能在世界政治、经济活动中发挥大国作用。

关键词:国际形势共同发展“大外交”战略合作共赢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中国所面临的客观机遇也越来越多。

同时,挑战也并行存在。

一、机遇与挑战
由于国力的强大,综合能力的提升,融入国际体系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我们也有能力为自身创造更多的机遇。

随着中国不断的崛起,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就给我国的外交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综合国力
众所周知,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综合国力上的仍有差距,在教育、制度、能源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能源上存在不足且被外国约束,核心科技并未掌握等等问题,但由于经济实力的强大也相应地提高了综合国力,但差距仍然存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的优势带动其他方面相应的进步,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在内发展,在外引进,方可逐步改善。

2、外部安全
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也在明显增多。

国际局势保持总体
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加剧,政局持续动荡。

中国仍然面对外部的战略防范和牵制,面对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外部,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安全环境的因素增多对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造成重大挑战。

3、内部困难
中国发展面临诸多内部困难。

当前中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问题仍然较多,这些内部问题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攘外也须安内,做好与世界沟通的准备,也要全力解决内部困难。

二、外交策略
诸多机遇当前,我们必须牢牢握住,在挑战面前,我们也绝不退缩。

在外交战略上,我们必须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不结盟一视同仁,坚持和平发展,鲜明地传达出我们友好合作的愿望,以外交促进交流,以交流贯彻合作,方可大展宏图。

1、中国“大外交”战略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阶段,到十八大之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完善的外交布局,这就是“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十八大以
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这个布局的基础上,根据世情、国情变化的需要,或调整各板块的排序,或深化布局内涵,或创新布局内容,从而使中国外交布局展现出崭新的面貌。

2、营造良好内外部环境
当下的中国,既面临着自身发展转型升级的压力和由此带来的外部发展环境的挑战,同时又必须面对一系列安全挑战,尤其是由中国崛起而引发的守成大国及周边一些国家因反应过度而导致的同中国的安全利益矛盾和潜在冲突。

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一方面要继续“引进来”,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资源能源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向外转移过剩产能,开拓海外市场,为此就需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从安全的角度看,中国面临的最现实的外部挑战是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所带来的军事安全压力以及个别周边国家试图借助美国力量在领土争端上进一步侵害中国的利益。

加强周边外交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无疑为化解这些压力,稳定领土争端态势创造了条件。

而“一带一路”建设,既有利于提升发展的外部环境,连接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脉络,也有利于营造安全的外部环境,将其他国家绑在同一根经济大绳上。

3、追求中国与世界双赢
所有国家的外交都是处理本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但不同的国家在处理这个关系时所秉持的理念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

在旧时代,列强们只顾自己的利益,为此往往要
牺牲他国的利益乃至全世界的利益,结果导致战争频发,广大的殖民地、半殖地国家长期贫穷落后。

新中国一直秉持要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的理念,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所以在外交上,中国一直将本国利益与世界各国的利益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双赢。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顺应时代潮流的要求就体现了要与世界双赢的精神。

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提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反对霸权主义到宣誓永不称霸,从申明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到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都反映了中国要与世界双赢。

结语
外交策略因地制宜,自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的“大外交”战略,以“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为准则,把经济优势运用于外交中,让世界各国看清我们的作为,了解我们的意图,理解我们的动机,相信我们的承诺,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毅,《盘点2014:中国外交丰收之年》,环球时报,2014-12-25
[2]《中国外交的大布局时代篇章》,时事报告,2015-01-07
[3]沈雅梅,《“中国梦”的公共外交:挑战与机遇》,国际问题研究,2015
[4]郑永年,《中国“两条腿”走路的大外交时代》,环球网国际新闻,2015-01-07
[5]周永生,《第二经济大国背景下中国经济外交的机遇和挑战及中国的对策》,国际论坛,2015-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