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之后编排的,是对前面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而且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验,家里养的花草树木都需要经常浇水,知道在在森林地区雨量比较充沛,基于以上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学生深入探讨绿色植物是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认识森林对促进水循环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分析保护森林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形成保护森林的情感和意识。
这些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环境保护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的结构;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尝试用徒手切片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认同气孔的张开闭合是相对的,形成辩证看待事物的观点。
【教学重点】
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难点】解释气孔开闭原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以实验探究为主多种方法优化组合,并辅助多媒体教学。
(1)教师制作好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并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
学生预习课本《观察叶表皮的气孔》实验。
(2)教师根据课本准备实验《观察叶表皮的气孔》的材料用具,不同之处:准备两种菠菜叶片,新鲜的叶片(一般气孔张开)和稍微有些萎蔫的叶片(一般气孔关闭)。
(3)教师准备有关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叶片的基本结构
1.练习徒手切片
2.叶片的基本结构
二、气孔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1.叶片气孔情况
教学反思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叶方法是( )
A、缓慢地切下
B、迅速地一次切割
C、迅速地来回拉切
D、缓慢地来回切拉
2.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根毛、导管
C、根毛、气孔、导管
D、表皮、叶脉、气孔
3.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装有70℃温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的背面冒出的气泡比正面多,这说明()
A、叶片背面的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B、叶片正面有角质层,背面没有
C、叶片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
D、叶片背面的叶脉多于正面
4.陆生植物的气孔多分布下表皮,其重大意义是( )
A、可加快水分的蒸腾
B、可减少水分的散失
C、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D、利于氧气逸出叶片
5.使叶片呈现绿色的结构主要是( )
A、上表皮
B、下表皮
C、叶肉
D、叶脉
答案:1、B 2、A 3、C 4、B 5、C
二、非选择题
6.绿色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7.叶的主要部分是;
8.气孔的作用是;
9.表皮细胞区别于保卫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答案:6、叶,7、叶肉,8、蒸腾失水和气体交换,9、保卫细胞有叶绿体而表皮细胞没有。
(第二课时)
二、气孔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2.气孔开闭机制。
通过合作,讨论解决问
题,并提出新的问题。
播放气孔开闭机制的
动画课件;鼓励学生交
流合作、加深理解。
教
师解释甘油的作用,鼓
励学生大胆的推理气
孔的开闭机制。
鼓励大胆猜想,及时地
点拨、充分地肯定,树
立学生自信心。
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
2.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永久装片。
观察发现: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
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
情况是否一样?
观看课件:理解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
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探究实验:二人小组制作新鲜的幼嫩的蚕
豆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滴加
5%的甘油溶液(质壁分离),气孔关闭。
再滴加清水(质壁分离复原),气孔张开。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讨论推理气孔开闭的
机制。
模拟实验:取一对气球当保卫细胞,外侧
贴上透明胶相当于细胞壁,往气球里注水
和放水时,观察气孔开闭情况。
进一步理
解气孔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按课本要求画图。
具有实事
求是的科
学态度、一
定的探索
精神和创
新意识。
培
养学生观
察、分析、
推理解决
问题、表达
能力和乐
于合作的
团队精神
和责任感。
锻炼了学
生的绘图
技能。
三、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问题引导:植物吸水量
的99%都通过蒸腾作
用散失掉了,这是不是
一种浪费呢?为什
么?俗话说:水往低处
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
却是往高处流的?动
力是什么?为什么在
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
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
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
得燥热呢?
演示实验:取甲、乙两
枝大叶的木本植物的
枝条,摘掉甲枝条全部
的叶片,保留乙枝条全
部的叶片,将它们插入
盛有红墨水的锥形瓶
中,移到阳光下照射。
待到乙枝条叶脉微红
小组讨论:植物吸水量的99%都通过蒸
腾作用散失掉了,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为什么?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
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
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
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
燥热呢?对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归纳蒸腾
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观察现象:发现提出问题:甲、乙两根枝
条染色情况不同,为什么?思考讨论:蒸
腾作用在植物的正常生活中有什么意
义?想一想,对植物体来说,蒸腾作用还
有没有其他意义?归纳蒸腾作用对植物
自身的意义。
按照从宏
观到微观
的认识规
律,通过实
验观察层
层深入地
了解叶片
的结构,直
到发现蒸
腾作用的
真相及意
义。
培养学
生分析解
决问题的
科学思维
和探索精
神。
板书设计:
(接上节)2.气孔开闭机制
三、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3.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正在结西瓜的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2.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3.在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空气潮湿、凉爽宜人,这是由于植物进行()的结果。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输导作用
4.阔叶树在秋天落叶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使树木()
A、减少水分吸收
B、减少蒸腾作用
C、减少呼吸作用
D、减少无机盐的吸收
5.大面积植树造林的意义是( )
A、保持水土,防止流失
B、降低本地区空气温度
C、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
D、以上都正确
6.植物体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主要经过四步:①根吸收水分②通过气孔散发到空气中③通过导管输送到叶④水分化为水蒸气。
其正确的顺序应该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7.下图中不能表示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水循环的是()
A、大气
B、植物
植物体地表地下水地表大气
C、大气
D、大气
植物体地下水海洋地下水河流、湖泊海洋
地下水
答案:1、B 2、A 3、C 4、B 5、D 6、B 7、D
二、非选择题
8.___________是植物___________的“门户”,同时也是___________的“窗口”。
它是由一对___________形的___________细胞围成的空腔。
气孔的开闭是受___________控制的。
9.蒸腾作用是受___________的调节,想一想,一天中气孔的开和闭有什么规律?
10.“植物蒸腾作用会散失99%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
8、气孔,蒸腾失水,气体交换。
半月形,保卫细胞,保卫细胞的控制。
9、气孔。
白天气孔开放,晚上气孔缩小或者关闭。
10、不是,可提高大气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