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当今社会,网络发展迅速,网吧随之红火起来。
城区繁华街道两旁的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设起来,醒目的招牌,闪烁的霓虹灯,似乎为城市增添几分繁华,然而谁又了解繁华背后隐藏些什么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在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
“今天你e了没有?”已成为现代中学生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
面对不可阻挡的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调查目的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的媒体,已成为中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中学生的关注和喜爱。
为了解中学生上网的途径、目的、频率及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意见和看法,特作此调查,并提出相对的建议和应对的措施。
二.调查对象50名不同年龄段中学生,以便深入了解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听取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建议。
三、调查形式(1)问卷调查(50份)(2)上网查询四、调查时间XX年2月10日—XX年2月28日五、调查地点富裕牧场中学六、调查步骤(1) 制定问卷(2) 随机发放50份问卷(3) 上权威网站查询统计结果(4) 回收问卷七、调查内容调查中学生的上网情况,主要从“学生上网的具体内容”、“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学生上网的自控能力”、“家长及学生对网络的态度”等四个方面了解分析中学生上网情况。
八、调查数据第1题您大概是什么时候接触网络的?有%的中学生,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网络,其中有40%的学生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就开始接触网络,有54%的学生在小学4-6年级接触。
仅仅有%的中学生是在上中学后才接触网络的。
第2题您上网具体都做些什么?从调查数据来看,上网的中学生有84%大多数是查资料,只有16%的用于qq聊天或者影音应用以及玩游戏等。
在其中qq聊天占其他项的59%。
综合第一题和第二题,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在小学便已接触过网络,但了解还十分肤浅,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上网的意思就不就是聊qq啊”,找资料也大多只会简单使用百度,对网络的应用十分不到位。
第3题您经常上qq聊天吗?采用频繁聊天的有28%,经常聊天的26%,有时聊天的28%,偶尔聊天的18%,从不聊天的0%。
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看出,腾讯的成功。
在中学生中,基本已经不存在不知道企鹅的人了。
许多学生都很痴迷于qq聊天,乐此不疲,把网上聊天当作了与他人交流的主要方式,现实世界中的交往被虚拟世界渐渐取代,这其实是一种心里不自信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畏惧甚至厌恶与他人交流,在网上却口若悬河的,比比皆是。
这却拉远了人们的距离,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不真实感。
第4题您在非寒暑假期间每天都上网吗?调查表明:同学们的自制能力较强,在非寒暑假期间,仅有16%的学生每天都上网,仅有18%的学生坚持基本每天都上网,只有64%的学生不经常上网,仅有2%的学生从不上网。
第5题您在非寒暑假期间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调查表明:同学们在非寒暑假即上课期间上网时间一般不长,88%的同学能有效的控制在5小时内,平均下来每天少于1小时。
第6题您觉得自己能够控制上网时间吗?调查表明:同学们的自控能力相当不错,从第四第五项中我们也能看出这点,88%的同学都认为自己在大多数时候能控制住上网时间,只有少部分12%的同学难以自控。
第7题你上网的程度为?调查表明:同学们对网络的迷恋程度不是很深,但也有20%的同学表示比较迷恋网络,还有12%的同学更是非常迷恋。
第8题您父母对待您上网的态度如何?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还是比较开明,比较尊重孩子的。
有58%的家长在作业已经完成的前提下允许孩子上网,16%的家长不限制但比较不放心,20%的家长完全放手,只有6%的家长完全禁止小孩上网。
这说明,大多数家长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协调好学习与网络,能够自觉控制上网时间,利用网络充实自身。
第9题您觉得中学生上网对学习的影响?调查表明:认为中学生上网多少对学习有一点影响的同学有82%,占了绝大多数;16%的同学很有信心,认为毫无影响;只有2%的同学认为中学生上网会严重影响学习。
第10题您认为中学生上网?调查表明:20%的同学认为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4%的同学坚持弊大于利,而大多数76%的同学认为这个问题不好定论,应该因人而异。
问卷总结:(1)中学生接触网络时间早,上网途径较多,上网时间较充裕调查结果表明:94%的学生在初中以前便已了解、接触网络,但在问及对网络的了解时,大多数学生都回答“不多”,对网络的了解不是很深入,仅仅只是简单地使用。
目前,大多数学生家中都有电脑,不少还有3g手机,设备的支持使得他们无比便利地连接网络,拥有了大把的上网时间。
(2)学生上网内容过于肤浅,没有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上网只会聊qq,听音乐,看电视,打游戏,以及简单的利用搜索引擎找资料。
网络的大潮为我们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发展机遇,其整合的大量资源如果得到有效利用,将会是我们人生的一笔无比巨大的珍贵财富,对于我们目前的学习,今后的工作,未来的发展、生活都将有莫大的影响。
老师、家长在学生上网时应加以指导,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日后打下殷实的基础。
(3)学生大多拥有不错的自制能力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在非寒暑假期间都能够有效的控制上网时间,在非寒暑假期间每天的上网时间一般都少于1个小时,而且大多数是上网查资料。
家长们也十分开明,94%的家长都在自己的前提下允许孩子上网。
但调查结果也反映了另一个问题,32%的学生承认比较迷恋网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本身意志不强,易被缤纷的网络世界所吸引;二是因为家长的监管不到位,使孩子染上了不好的上网习惯;三是学生所处的环境或结交的朋友有问题,在大环境的影响或劣友的引诱下迷恋上网络。
(4)网络褒贬不一调查结果表明:针对这个争议颇多的问题,大多数同学也无法立刻给出确切的答案,78%的同学都认为网络因人而异,无法明确的说它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一切都取决于使用者自己。
但在问及中学生上网是否会对学习有影响时,84%的同学都认为会有影响,2%的同学认为会有严重影响,坚决抵触中学生上网;而剩下的82%的同学则觉得“多少有一点”“在控制范围中”“可以消除”。
诚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人类所有智慧结晶的交互、展示平台,是全人类社会即时信息的集合体,但也充斥着人类无所不在的阴暗面。
使用网络时,要有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海量的信息中去伪存真。
同时,也要学会自控,避免上网成瘾,影响了自身的学习。
九、调查分析(1)上网心理探究①跟风心理。
网络正以迅速的速度发展,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不懂上网冲浪成了新时代的文盲,如果一个中学生不知道网络流行语,不知道qq为何物,不知道网游啥东西,就会被同学戏称菜鸟,蠢货。
为了跟随潮流,中学生纷纷加入网络团队,尽情享受网络给予的乐趣。
②探索心理。
上过网的同学大肆鼓吹网络的迷幻色彩,更有同学把网络游戏说的精彩绝伦,惊险刺激。
于是,很多学生为了一探神奇,就加入了触网行列,逐渐被网络迷惑,深陷其中。
③自卑心理。
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由于不擅长交际,孤僻寡言,在现实朋友极少,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于是就尘封心思。
但虚拟的网络却可以尽情诉说,可以寻找“麻醉剂”排解孤独寂寞,这些同学一旦上网聊天就是昏天暗地,通宵达旦沉迷于网络聊天之中。
④求异心理。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异性萌生好感,可现实中因各种原因羞于表达,于是就在网络上寻找情感寄托,随心所欲的诉说自己的真真假假爱慕,达到心中的平衡。
⑤叛逆心理。
中学生心智不成熟,毅力不强,升学压力大,就产生厌学情绪,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课,以致于成绩下降,因而遭受老师责备、家长打骂,进而就产生叛逆思想,去网络世界寻找所谓的游戏胜利果实。
上网后成绩越差,老师批评教育就日趋增多。
很容易就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认为你越限制我自由,我偏和你对着干,不让我泡网,我就泡个爽,看你能把我怎样。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上网、上课睡觉,成绩下降,受批评,上网。
⑥放松心理。
通过调查,玩游戏占82%,聊天交友占86%,音乐,娱乐占84%,查资料占84%,阅读新闻46%,其它4%,多数学生表示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中,迫切需要放松下自己的心境,网络可以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压抑情绪,可以在游戏中厮杀一场,让紧张的心理得到片刻的悠闲。
⑦求知心理。
网络具有快捷,迅速、全面的特点。
据调查,有不少学生活用网络,用之查找与学生有关的教育资源,查找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料。
被采访学生认为通过网络自己眼光得到了空前的开阔。
发展性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的良好发展,思维不再单一,狭隘。
网络还让自己更全面的认识社会,不再局限于现实的简单认知,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2)网络的正面影响①网络开阔视野。
网络包罗万象,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各处的最新信息,科技动态。
学生不再受现实条件的限制,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书,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网络信息实现全球共享,学生可以从中获取自己的需求,家事,国事,天天事,事事关心,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②促进中学生的发展。
网络是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为中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网络上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研究项目领导人琳达杰克逊说“网上学习寓教于乐,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利用网络可以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优异学生或教师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探究,极大了提高学习效率。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航行,中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得到了广阔的空间和领域。
有的学生通过网校学习,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师,不再受现实教师能力的短缺而让成绩下降。
丰富的教学资源让中学生们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得到满足。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学生充分的张扬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充分表露出来的个性。
③加强对外交流。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可以超载时空的制约,及时的与他人资料心得,看法,讨论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再加上交流上的虚拟性,可以避免而观点较大冲突而发生摩擦,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体现最真实的心态,潇洒无羁,不受任何所谓权威的压迫。
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应有尽有,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新鲜的血液,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中学生上网的弊端①影响身心健康。
网络上各种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
一些网络为了暴利设置陷阱,用色情小说腐化青年心理,用色情电影让其产生性冲动,用裸体视频引诱,中学生意识薄弱,辨别能力差,对异性充满渴望,如若不能及时良好的疏导,就有可能铤而走险,犯下强奸等罪行,走上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