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六章 欧洲新教育思想

第十六章 欧洲新教育思想


三、罗素的教育思想 罗素(B.A.W.Russell,1872~1970)是英国哲学家、 罗素(B.A.W.Russell,。主要教育著作有 《教育与美好生活》(Education and Good Life) 教育与美好生活》 Life) 和《教育与社会秩序》。 教育与社会秩序》 罗素在对现代教育做了一般研究以后,认为现代 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教育制 度的民主化。(2)教育内容的实用化。(3 度的民主化。(2)教育内容的实用化。(3)教 育方法心理化。(4 育方法心理化。(4)给幼儿期以更多的注意。
总之,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 是主张儿童自由的发展和强调儿童早期肌 肉及感官训练的重要性。她的理论有一定 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她的哲学基础是 唯心主义的,并以“儿童中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并以“儿童中心主义”为她 的指导思想,其弊端曾遭到批判。但从20世 的指导思想,其弊端曾遭到批判。但从20世 纪60年代起,她的教育体系由于注重儿童的 60年代起,她的教育体系由于注重儿童的 特点和儿童的练习又重新受到各国的关注 与好评,直到今天,她仍是国外幼儿教育 中影响最大的幼儿教育家之一。
一 、儿童发展理论 蒙台梭利认为,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存 在着内在联系的显著特征。 在着内在联系的显著特征。 1.儿童的发展具有独特的生理和心理胚胎 期。 2.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吸收力。 3.儿童的发展具有敏感期。
4.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第一阶段,0~6岁。这是儿童个性形成的最重要的 第一阶段,0~6岁。这是儿童个性形成的最重要的 时期。其中又分为心理的胚胎期(0~3岁)和个性 时期。其中又分为心理的胚胎期(0~3岁)和个性 的形成期(3~6岁)。 的形成期(3~6岁)。 第二阶段,6~12岁。这是儿童增长学识和艺术才 第二阶段,6~12岁。这是儿童增长学识和艺术才 能,有意识地学习的时期。 第三阶段,12~18岁。这时儿童进入青春期,身心 第三阶段,12~18岁。这时儿童进入青春期,身心 有了更大的改变,他们有了自己的理想,产生了 爱国心和荣誉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探索事物, 因此可以对他们进行像成人那样的思想教育。
二、德可乐利的教育思想 德可乐利(O.Decroly,1871~1932) 德可乐利(O.Decroly,1871~1932)是比利时教育 心理学家和医生,新教育的代表人物。 家、心理学家和医生,新教育的代表人物。主要 著作有《论个性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 1908)、 著作有《论个性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1908)、 新教学法》 语言的发展》 1930) 《语言的发展》(1930)和《新教学法》等。 德可乐利受到卢梭的教育思想和自然科学以及格 式塔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重视儿童 的本能与兴趣,将它们视为教育的基础。同时, 他也重视环境的作用,强调两者的融合,认为儿 童的认知具有整体化的特点,不能割裂儿童的学 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教师作用问题上,在福禄贝尔的幼儿园里, 教师被视为园丁,须承担对幼儿的关心, 指导乃至教学的职责;在蒙台梭利的儿童 之家中,教师由主动转向被动,被称为指 导者,只是承担指导、引导及环境保护、 看护的责任。
第二节 爱伦.凯、德可乐利 爱伦. 和罗素的教育思想
一 、爱伦·凯的教育思想 爱伦· 爱伦·凯(Ellen Key,1849~1926)瑞典作家、 爱伦·凯(Ellen Key,1849~1926)瑞典作家、 妇女运动活动家和新教育运动的倡导者之 一。她的著作《儿童的世纪》 一。她的著作《儿童的世纪》(The Century of the Child)被视为新教育运动中的经典作 Child)被视为新教育运动中的经典作 品。
她认为,儿童教育的环境应当是自由的。在 “儿童之家”里,所有的一切都有助于儿童 儿童之家” 的自由发展,以便儿童创造自我和实现自我。 儿童的教育环境是有秩序的。这样可以使儿 童形成有秩序生活的习惯。儿童的教育环境 应当是愉快的,适合儿童特点的,这样可以 吸引儿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在 创办“儿童之家” 创办“儿童之家”的过程中,蒙台梭利还制 定了一套教材、教具和方法,并进行系统的 教育实验。在她的努力下,“儿童之家” 教育实验。在她的努力下,“儿童之家”的 实验取得了成功,儿童的心智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在“儿童之家” 变化。在“儿童之家”中,主要进行如下三 方面的教育。
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异 同
相同之处: 都接受卢梭的影响,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身心的 束缚和压迫,反对外铄论;信封性善,赞同内发 论,主张以儿童为本位。要求认真研究儿童的特 点,遵循自然,强调教育中自由及活动的重要性。 都极其重视幼儿期(尤其是3 都极其重视幼儿期(尤其是3-6岁幼儿期)教育, 重视童年生活对人生的影响。 倡导建立专门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及培训大批合 格教师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二、自由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是公认的西方自由教育的代表。自由教育 也是蒙台梭利方法最基本的原则。受卢梭、福禄 倍尔的自由教育和自然教育理论的影响,蒙台梭 利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内在潜力, 使之获得自由的展现和自然发展,其目的是培养 “独立、自主”精神和善于工作的人。她反对任 独立、自主” 何外在的奖励和惩罚以诱导儿童服从强加的纪律, 认为这些措施只会损害儿童的身心,儿童的纪律 只能通过自由活动来培养。
在教育环境的安排方面,德可乐利认为教 育应为学生智力的、体力的、社会的和审 美的生活服务。他把学校设在一个便于儿 童和自然接触、便于充分自由活动的环境 之中。 德可乐利的课程论是以“兴趣中心” 德可乐利的课程论是以“兴趣中心”为其 主要特征的。 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根据单元学习方法把 教学分为三段:观察、联想和表达。
2.初步的知识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3~6岁的幼儿天生具备学习 蒙台梭利认为,3~6岁的幼儿天生具备学习 知识的能力,完全可以叫他学习阅读、书 写和计算。 3.实际生活的训练 实际生活的训练,又称为“肌肉教育” 实际生活的训练,又称为“肌肉教育”或 “动作教育”,主要包括:(1)日常生活 动作教育”,主要包括:(1 技能的练习。(2)园艺活动。(3 技能的练习。(2)园艺活动。(3)手工作 业。(4)体操。(5 业。(4)体操。(5)节奏动作。
认为新的教育应当减少外来的干预与压制,使儿 童的身心得到自然的发展。她的所谓的新的教育 就是允许儿童自然地、任其本性的活动,教育者 只须注意儿童周围的活动环境。教育者应当完全 地与儿童亲近,将儿童视为与自己同等的人。 爱伦· 爱伦·凯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呼吁保护母亲和 儿童。 作为新教育的倡导者,爱伦· 作为新教育的倡导者,爱伦·凯尖锐地批判幼儿园 和学校教育中对儿童的现状。
不同之处: 在教育内容、方法上,福禄贝尔倡导“游 在教育内容、方法上,福禄贝尔倡导“ 戏”“恩物”、作业(绘画、纸工、手工),认 ”“恩物” 为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强调应通过 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蒙台梭利则主张“工作” 蒙台梭利则主张“工作”、自我教育、感官教育 (包括读写算的练习)、实际生活练习。认为工 作是幼儿特有的有价值的活动,反对有想象活动 的游戏和玩具,否定了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 的重要作用。
1.儿童自由活动是自由教育的精髓和根本 2.自由教育与纪律教育的协调 3.自由教育也是自我教育 4、自由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独立。
三、“儿童之家”与学前教育思想 儿童之家” 蒙台梭利认为,新的教育主要包括教师、儿 蒙台梭利认为,新的教育主要包括教师、 童和环境三个因素。在教育中, 童和环境三个因素。在教育中,除了教师与 儿童发生联系外, 儿童发生联系外,教师与儿童都要与环境发 生联系, 生联系,而且儿童与环境发生联系的作用更 不能低估,因此, 不能低估,因此,良好的环境在儿童的发展 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应当设置一个适合儿 童发展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儿童之家” 童发展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儿童之家”。
德可乐利虽然改变了旧的教学方法,但仍 保持读写算的教学及传统小学的大部分教 材。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他还增加了 许多有用的知识与技能,并激发了学生对 学习和生活的极大热情。此外,他的方法 同样是用于上层儿童和普通儿童。由于上 述种种优越性,他的实验得到政府的重视, 被引入国立学校,并对西方这一时期教育 的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节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玛丽娅·蒙台梭利( 玛丽娅·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是意大 Montessori,1870~1952) 利著名的女教育家。1901年 利著名的女教育家。1901年,蒙台梭利把教育研究转向幼儿 教育,并把3~6岁幼儿作为研究的对象。1907年,她在罗马 教育,并把3~6岁幼儿作为研究的对象。1907年 3~6岁幼儿作为研究的对象 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幼儿的儿童教养所, 3~6岁幼儿的儿童教养所 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幼儿的儿童教养所,命名为 “儿童之家”(casi dei bambini),一直到1911年。在儿 儿童之家” bambini),一直到1911年 ),一直到1911 童之家中, 童之家中,蒙台梭利把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幼儿教育实 践中,取得了成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1909年 践中,取得了成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1909年,她总结了 自己的经验,并写下了《蒙台梭利方法》 原名为《 自己的经验,并写下了《蒙台梭利方法》(原名为《适用于 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引起了各国的重 “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引起了各国的重 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为满足各国的需要,1919年前后 年前后, 视,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为满足各国的需要,1919年前后, 她在许多国家开设国际训练课程班,培训教师, 她在许多国家开设国际训练课程班,培训教师,从此形成了 国际蒙台梭利运动。除了《蒙台梭利方法》之外, 国际蒙台梭利运动。除了《蒙台梭利方法》之外,她的著作 还有《科学的教育学》 童年的秘密》 幼儿之成长》 还有《科学的教育学》、《童年的秘密》、《幼儿之成长》 1952年 蒙台梭利在荷兰去世。 等。1952年,蒙台梭利在荷兰去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