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AYT-4.16-2008 锌铝涂层

CAYT-4.16-2008 锌铝涂层

本部分是Q/CAYT—4—2007《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第16部分。 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规划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材料部表面防护研究室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晓宏。 本部分的解释权归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材料部表面防护研究室。
注:“M”表示基体材料,如Fe、Al等。
5 性能要求
汽车用锌铝涂层的性能要求见表2。
1
Q/CAYT—4.16—2007
表2 汽车用锌铝涂层的性能要求
序 项目
号 1 外观 2 附着性
技术指标
M/Zn-Al·A
M/Zn-Al·B M/Zn-Al·C M/Zn-Al·D
①涂层呈银灰色,不允许漏涂、起泡、流挂、堆积、变色、划
经1h-120℃ 热冲击后,按GB/T 10125的规定进行中性盐雾试验.无热存放或180℃*96h,减少盐雾 试验时间。
7 运输、包装、贮存
按供需双方协议规定执行。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部分。 锌铝涂层 zinc-aluminum coating 由非电解的微细鳞片状锌、铝薄片及不含铬的金属盐和有机成分组成。在高温烧结作用下形成表面 保护涂层。具有高耐蚀、耐高温、无氢脆、无污染的特点。
4 图纸标记及适用范围
图纸标记及适用范围见表1。 表1 汽车用锌铝涂层图纸标记及适用范围
图样标记
适用范围
M/Zn-Al·A 应用于中等腐蚀环境,如汽车内部或装在白车身上的零件。
M/Zn-Al·B
应用于严酷腐蚀环境或承担温度负荷腐蚀环境,如:汽车外部和底盘 区域、发动机区域零件。
M/Zn-Al·C 应用于中等腐蚀环境下的螺纹连接件。
M/Zn-Al·D 应用于严酷腐蚀环境或承担温度负荷腐蚀环境下的螺纹连接件。
企业秘密
Q/CA 企业秘密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CAYT—4.16—2007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第 16 部分:锌铝涂层
2007-1-18 发布
2007-2-1 实施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发布
Q/CAYT—4.16—2007
前言
Q/CAYT—4—2007《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分为: ——第 1 部分:总则; ——第 2 部分: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第 3 部分:电镀锌层的铬酸盐转化膜; ——第 4 部分:钢铁上的磷化膜; ——第 5 部分:锌镍合金电镀层; ——第 6 部分: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第 7 部分:自催化镍磷合金镀层 铁基体; ——第 8 部分:铅锡二元合金电镀层; ——第 9 部分:铝及铝合金的氧化膜; ——第 10 部分:工程用铬电镀层; ——第 11 部分:钢铁上的氧化膜; ——第 12 部分:锡电镀层; ——第 13 部分:铜电镀层; ——第 14 部分:镍和铜+镍电镀层; ——第 15 部分:热浸镀铝层; ——第 16 部分:锌铝涂层; ——第 17 部分:铝电镀层; ——第 18 部分:锌铁合金电镀层; ——第 19 部分:电镀锌层三价铬钝化膜; ——第 20 部分:锌钴镍合金电镀层。
I
Q/CAYT—4.16—2007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第 16 部分:锌铝涂层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锌铝涂层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图纸标记及适用范围;性能要求和试验方 法以及运输、包装、贮存等。
本部分适用于汽车用钢铁、铝及锌合金零件的表面防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5270-19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T 6462-19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 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GB/T 13893-1992/2008 色漆和清漆 耐湿性的测定 连续冷凝法 QB/T 3814-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 DIN50018 在含二氧化硫气体的冷凝水交变气候下的试验
伤及其它不良缺陷;②不允许有明显粗沉积物、附有异物等缺
陷存在;③小的黄色斑点和轻微的划伤可视为合格。
满足.1的规定。
试验方 法
QB/T 3814
见6.1
3 耐盐雾腐蚀性(h)
504
720
504
720
见6.2
240h后涂层表面无气泡或其他的剥离现象,无基体金属腐蚀。 GB/T
4 耐湿热腐蚀性(h)
经30min(23±2)℃温度调节后仍能满足附着性要求。
13893
涂层厚度 5
(μm)
5~18
8~18
满足旋合性要求
GB/T 6462
6 耐酸雨性
10个循环不出现基体腐蚀产物(三涂三烘)
DIN5001 8-2.0S
6 试验方法
6.1 附着性 6.1.1 划格试验
按照GB/T 9286的规定进行试验,达到Gt 0~1。 6.1.2 胶带试验
按照GB/T 5270中1.4条规定进行胶带试验,胶带的粘接强度为3N/cm,宽度为18mm。试验后胶带上 不能沾有涂层。允许胶带轻微变色或沾有个别的颗粒状物,不允许露出基体材料。 6.2 耐盐雾腐蚀性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