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初级会计学(完整版)
LOGO
Page 7
§2.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四个基本假设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性质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市场经济环境提出的要求 和规定性。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对于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是 不可或缺的,但就目前的实践认识水平而言,人们还无 法证明它。因此,理论界又将其称为假设。 3.会计基本假设并非一成不变。
LOGO
Page 8
(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内容
1.会计主体(P.15):空间范围 ①规定了能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范围 ②明确了会计人员的立场 ③界定了会计核算的范围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注:区分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LOGO
Page 9
2.持续经营(P.16):时间范围 ①持续经营的判断——无明显反证 ②持续经营的重要性——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存在 的基础
LOGO
Page 33
(三)动态会计恒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假定前面李明所经营的影楼在经营的第一个月取得营 业收入15 000元,发生相关的费用支出9 000元,则: 收入 15 000 - 费用 - 9 000 = 利润 = 6 000
LOGO
Page 34
分析:
收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LOGO
Page 30
分析:
资产 80000 10000 0 负债 30000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LOGO
Page 31
(一)会计恒等式的含义 会计恒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在数量上恒
等关系的一系列等式。
LOGO
Page 26
——拓展:
债权人 借贷形式 债权人权益(负债) 所有者 所有者权益(狭义)
获利目的
权益(广义)
LOGO
Page 27
4、收入
①定义(P.10) ②特征
a.收入是日常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
b.收入的形成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c. 收入的形成——资产↑;负债↓;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会计主体假设为会计活动规定了空间范围,而持续经营假设则为 会计的正常活动作出了时间的规定。
LOGO
Page 10
3.会计分期(P.17)
会计期间:是指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的划分的一段 时间。
LOGO
Page 11
4.货币计量 ——是指必须选择一定的货币作为计量长度反映经济业 务。 ①在我国,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a.我国法律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b.在选择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后,发生外币收支业 务——人民币记账。 c.以外币业务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 记账本位币,但会计报表必须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②以假设币值稳定为前提 注:货币计量假设的局限性——财务报表信息的不充分性
2.会计核算的会计处理方法
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 ﹕ ﹕ 方法 ﹕ ﹕ ﹕ 方法 ﹕ ﹕ ﹕ 方法 ﹕ ﹕ ﹕ 方法
LOGO
Page 5
(二)会计监督职能 (P.4) 特点(P.4) (三)二者关系
相辅相成
会计核算是基础 会计监督是保证
LOGO
Page 6
③分类:
Page 24
2、负债 ①定义(P.9) ②特征(P.9)
a.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现实义务; b.偿还义务的履行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③分类:
LOGO
Page 25
3、所有者权益
①定义(P.9) ②特征(P.9) a.所有者仅对净资产享有所有权; b.不是一个独立的要素。 ③构成:
实物量度 对经济活动过程记录 辅助 劳动量度 存在三种不同的计量单 位 价值量度 主要
注:会计核算以价值量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原因:货币作为一 般等价物,可以尽可能地消除不同使用价值表现形式上的差别,而 利用最一般的价值形态来做数量上的比较。
LOGO
②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Page 4 ③会计核算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
LOGO
Page 17
②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 具体要求:不同的会计主体对同一会计事项或 类似的会计事项应采用相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会 计核算的指标口径要一致。 目的:提高决策的相关性。 注:可比性原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LOGO
Page 18
(二)具体要求 1、相关性(P.18)——核心 2、可理解性(P.18)
LOGO
Ⅰ Ⅱ Ⅲ Ⅳ
导致等式左右两方等额增加 导致等式左右两方等额减少 导致等式左方内各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 导致等式右方内各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
Page 38
第二章
主要内容:
会计科目与账户
会计科目(内容、设置 原则) 会计账户(账户的结构 、特点)
二者关系
LOGO
Page 39
产生重大影响
LOGO
Page 20
3、谨慎性(P.19)
①谨慎性应用的目的:提高企业的风险承 受能力
②谨慎性≠故意低估(资产、利润)≠故意 高估(负债、费用)
LOGO
Page 21
§3.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会计产生的思想实验
LOGO
Page 22
一、会计对象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一般)P.8 (以货币表现)
注:①会计的计量单位——货币(价值量) ②会计的方法——一系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
P.22
LOGO
③会计的对象——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活动(一般) ④会计的职能——核算和监督 ⑤会计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Page 3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一)会计核算职能 (P.3) 1.会计核算的特点 ①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 况。
§1.会计科目
经济业务1.用银行存款偿还借款 经济业务2.用现金支付应付的职工工资
资产 ;负债
会计恒等式
LOGO
Page 40
一、会计科目的含义
会计科目:(P.38)
货币资金 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流动资产 存货 经济内容 资产 非流动资产
LOGO
Page 23
二、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定义 ——对会计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分类。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1、资产 ①定义(P.8) ②特征(P.9) a.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LOGO
b.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c.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5、费用
①定义(P.10) ②特征
LOGO
a.费用是日常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出; b.费用的形成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c. 费用的形成——资产↓ ;负债↑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Page 28
6、利润=收入-费用
LOGO
Page 29
三、会计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会计恒等式
三、会计目标
会计最终目标 提高经济效益
政府 — —调控、监督 外部 所有者 — —获利 债权人 — —偿债 会计核算目标 提供经济信息 内部 — —企业经营管理 会计具体目标 会计监督目标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 任的履行情况
例:前述例子中李明成立影楼之初投入资金 100 000元,这些资金李明是这样安排的: 照相机及相关冲洗设备 80 000 各种耗材 10 000 周转用现金 10 000 接下来,在影楼的经营中,李明发现,顾客 普遍喜欢经过特殊制作的照片,而制作该种照片 的设备价格为30 000元。于是,李明向设备供应 商赊购了这一设备。
LOGO
基础会计
主讲教师:陈星
第一章
总 论
§1.会计的内涵(含义、职能、目标) §2.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 §3.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LOGO
Page 2
§1.会计的内涵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价值量)为主要的计量单位, 利用一系列的会计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 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 监督,通过提供经济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 一种价值形式的管理活动。
LOGO
Page 12
二、会计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1.权责发生制: ——是指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本期收 入和费用的确认标准。 2.收付实现制: ——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支作为本期收入和 费用的确认标准。
LOGO
Page 13
【例1-1】某企业9月份发生了如下经济业务
(二)静态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LOGO
Page 32
1.等式成立的理由:
①资产和权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侧面,二者金额必然相等。 ②权益又可分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等式在企业生产经营的任何一个时点上均成立, 即恒等。 3.等式的两边并非一一对应的相等关系;而是总 额上的相等。 4.等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 益(强调其经济意义)
经济业务 权责发生制 收入 4 000 10 000 费用 收付实现制 收入 4 000 8 000 6 000 1 000 5 000 8 000 14 000 1 000 25 000 6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