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

教育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

教育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一教育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一、规模总量大,优质教育资源竞争激烈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介绍,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有2.6亿在校学生,还有上亿人在接受着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1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2万多所各种类型的学校,遍布全国的城市和乡村。

目前,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0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

但是,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导致了由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引发的教育教育费用高、乱收费等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城市义务教育的供给能力早已不是问题,但是相对较少的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导致了城市里中小学高昂的择校费。

如何合理的改善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城市中小学教育的关键问题。

在农村,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执行,义务教育覆盖率的问题逐渐解决,接下来的重点也将放在教育质量的提高上。

教育质量的提高,既包括硬件的提高,也包括软件的提高。

在硬件上,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投入了100亿元进行农村初中学校校舍改造,并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着力抓好教学光盘的普及和应用。

软件的提高主要是指教师数量及素质的提高。

在这方面,国家从1999年开始逐步清退代课教师,并在2007年进行试点免费师范生教育,同时提高教师待遇,以期逐步改善农村的中小学教育环境,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社会公平。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尽管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但是77%的高中毕业生不能享受高等教育。

而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中,绝大部分不能在重点院校就读。

这些情况反映了我国优质教育的稀缺。

二、教育行业区域性发展不平衡表12006年每十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生数单位:万人由上表可见,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很不平行,除去入学率均能达到或接近100%的义务教育阶段,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状况最好的地区往往就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区域性结构失衡非常明显。

三、民办教育份额低,前景看好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受教育人口已达3.3亿,超过美国总人口数,从终身教育观点看则为12亿,全国教育总支出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

而全国民办教育规模占不到全部教育的1%,与世界发达国家通常水平的私立大学占60%和私立中学占15%有着巨大差距,从而为教育投资留下了超乎想象的空间。

2002年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属于公益事业,投资者可以取得合理回报。

而在2004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开始允许培训学校的投资人可以适当获得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投资者应该纳税,这也就认可了教育产业可以借用资本来发展,而教育培训机构的治理结构也可向可盈利的公司演化。

大的环境给国外风险投资进入中国民办教育提供了机会。

民办教育的巨大市场已经被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看到,并且开始大量向国内民办教育机构注入资本。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实施的同年9月,老虎基金向新东方投资了5000万美元,在此之前,国外风投投资中国教育产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老虎基金资本注入新东方之后,新东方净利润从2004年的5340万元暴涨到2005年的14197万元,在私募后半年之内,老虎基金又累计投入1857.42万美元,陆续向新东方旧股东购买了992.7万股普通股,其持股比例升至18.93%。

20个月以后新东方成功上市,以IPO当日收盘价计算,老虎基金持有股票价值超过1亿美元,相当于原始投入金额的260%。

而新东方成功的先例也让风险投资对中国的民民办教育市场更加重视。

2006年9月,中国最大雅思英语连锁学校——环球雅思获得软银赛富的2500万美元投资。

同年9月4日,国内知名民办教育集团——巨人集团正式宣布获得启明创投和SIG的2000万美元风险投资。

没过几天,上海新世界教育集团和华育国际教育两家培训机构分别获得国际风投上千万美元的投资。

2007年10月中旬,国内连锁教育机构学大教育获得了鼎晖投资近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不仅给国内的民办教育机构带来来机遇,也促进了教育机构的集团化运作。

虽然现在民前教育所占的市场份额还很小,但是随着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开放,民办教育将会有更大发展。

二教育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一、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竞争我国教育行业的显著特点是公办教育处于垄断性地位,基础教育如小学,初中,中等教育如高中,职业高中,中专,高等教育如普通高校,研究生培养机构,均以公办教育为主。

目前还没有民办研究生培养机构出现。

在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竞争激烈,直接交锋的教育领域,与公办教育相比,民办教育灵活的办学机制曾是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最近几年的一系列新的国家政策与环境的变化,给民办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变化。

一是免费与资助政策的实施。

国家正在快速推进的义务教育免资和资助政策是整个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大目标,有利于教育公平的真正贯彻实施。

然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推行,势必会对民办教育造成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那些原本在城市读书的流动儿童可能会回到原户籍所在地读书,享受政府免费义务教育的资助政策,这将从整体上减少民办学校的生源。

二是公办优质教育的扩大与提高。

据测算,2002年,全国公办中小学学校只有2%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也很不均街;在全国相片发达的广州市,小学只有1%左右,中学只有6%左右。

公办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状况给民办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但现在公办学校通过合并、改造、提升等形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并且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渐得到了均衡发展。

公办优质教育学校的发展,加大了民办学校的竟争成本。

三是公办教师地位待遇的改善。

10年前,民办学校教师的工资高于公办学校教师工资1一2倍,而现在公办学校教师的收入高于民办学校教师工资1一2倍。

此外,民办学校的教师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积累了一定经验,也会有“位置”等方面的诉求;多年之后,还会有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

如果其所在的民办学校不能满足教师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他们就会动摇而且将是义无反顾。

资料显示,广东民办学校教师的流动率达加%以上,湖南的民办学校也高达30%。

四是公办学校特色化的大趋势。

现在,很多公办学校也开始走特色化道路,而且公办学校特色化发展一般比民办学校起点高、速度快。

五是公办学校运行效率的捉高。

过去,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在招生、用人、管理等方面都体现出高度的灵活性,而且民办学校的快速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也得益于这种体制上的灵活。

但现在公办学校的用人与管理机制也开始转变,变得更灵活更富于竞争。

因此,在公办学校竞争力加强的情况下,民办学校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了解并提高自身竞争力,且确立合适的特色定位,以更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去吸引生源。

在公办教育力量不强的领域,诸如教育培训领域、幼儿领域,民办教育的表现却非常出众。

目前IT培训,英语培训,幼儿教育是民办培训教育的三大支柱。

2005 年中国IT 培训与教育市场销售额突破40 亿元人民币,连续几年保持近30%的市场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球IT 培训市场12%的增长速度。

在英语培训方面,由于我国英语培训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抓住这一机遇进入英语培训市场并已树立品牌的国内民办教育机构有环球雅思,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等。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我国人口增长阶段已经进入慢增长,近年仍有平均每年1600万的人口出生,以每个家长为孩子每月教育投入50元的保守估计,每年婴幼儿教育产业的消费额就可以达到八亿元,故而婴幼儿教育行业被誉为朝阳行业。

由于学前教育暂不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在这方面,公办教育没有明显优势,故而,民办教育灵活的办学特点让他们有机会在这一领域获得较大的成功。

二、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的竞争从文革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选择国外教育。

去海外留学已不局限于在国外读本科和研究生,去国外读高中初中甚至小学的人数逐渐上升。

而海外留学的首选国家也已不局限于美国、英国等老牌留学国家,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大学也开始到内地招收优秀的高中生。

目前,我国教育品牌竞争实力相对较弱。

外国教育品牌直接吸引着我国的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本。

据有关资料反映,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现象已延伸到中小学生,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

深圳最小的出国留学生才5岁。

在一些城市,办理出国留学的中学生已占出国人员的70%一80%。

2001年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发出的 1 1500多份留学签证中,有50%发给了高中生。

这足以表明,我国基础教育整体竞争实力不强。

为参与国际国内教育市场的竞争,我国的教育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教育品牌的发展力度不断增强。

比如全国著名的教育品牌“清华”、“北大”、“北师大”,分别在全国各地连锁办学;“南洋”、“建平”、“万里”等教育集团不断壮大;“英豪”学校异军突起等等,以期汇成规模优势和整体气势,率领我国教育品牌与“洋”教育品牌相抗衡。

但是,我国的教育品牌整体发展速度缓慢,个别学校由于缺乏品牌支持力,加之对教育市场缺乏整体把握和统筹运作,经不起教育市场的考验,只领风骚三五年,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成都,就有几所曾名噪一时的学校,最终被迫而进了拍卖场。

但是,虽然与国内教育相比,国外教育凭借先进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视野吸引了更多学生的目光,国外教育高昂的学费却决定了大部分有机会享受其教育的中国学生均出生收入较高的家庭。

由于中国经济地域间的发展极其不平衡,选择海外教育的学生大多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因而从总量来看,国外教育暂时并不能对国内教育形成威胁,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收入的不断提高,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促进了高收入阶层的家庭对国外教育的消费欲望,在这个层面上,国内教育相较于国外教育是处于劣势的。

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竞争传统意义上,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要显得低人一等,因此一直以来人们消费职业教育的热情都不高。

但是近年来,各地出现的高级蓝领技工荒引起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由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是以市场为导向,因而在普通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情况下,职校学生的供不应求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各行业高级技术工人的要求,提高我国的技术竞争能力,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从2001年到现在,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也在加大。

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职业教育,国家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如今覆盖面已达90%。

由下图可以看到,每年普通初中毕业生远大于普通高中可以吸纳的人数,每年有一千多万的初中毕业生无缘普通高中,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如何成功的转变人们对职业中学地位低人一等的看法,从而吸纳更多学生进入职业中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