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述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治理之道

述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治理之道

述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从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和囚徒困境理论到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我们看到个人的理性行动最终导致的却是集体的非理性结果。

然而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群相互依赖的委托人自愿组织起来,成功的对其公共事务进行了自主治理,取得了持久的公共利益。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那些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概括,写出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对集体行动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走进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的思想,以求对其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一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面对集团行动的悲剧,有的学者提出以利维坦为唯一方案。

奥普尔斯认为:“由于存在着公地悲剧,环境问题无法通过合作进行解决,所以具有较大强制性权力的政府的合理性,是得到普遍承认的。

”哈丁也认为:“在一个杂乱的世界上。

如果想要避免毁灭,人民就必须对外在与他们个人心灵的强制力,用霍布斯的术语来说就是‘利维坦’,表示臣服。

有的学者以私有化为唯一方案,要求在凡是资源属于公共所有的地方,强制实行私有财产权制度。

罗伯特.史密斯认为;“在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问题上避免公共池塘资源悲剧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创立一种私有财产权制度来终止公共财产制度。

奥斯斯特罗姆运用博弈论指出了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突破国家与市场非此即彼的二分法。

1.自主治理理论的影响因素——影响理性个人策略选择的四个内部变量
奥斯特罗姆认为公共池塘资源的占用者占用和提供公共池塘的决策和行动,是广义的理性人在意识到自己处于复杂和不确定环境后的决策和行动,而影响二人策略选择有四个内部变量:预期收益、预期成本、内在规范和贴现率。

人们选择的策略会共同与外部世界产生结果, 并影响未来对行动收益和成本的预期。

个人所具有的内在规范的类型受到处于特定环境中其他人的共有规范的影响。

收益、成本、共有规范、机会都是影响个人决策选择的总和变量,但在现实中,这些内部的、内生的、主观的总和变量很难有准确的汇总方法。

因此,判断理性个人的策略选择应把重点放在影响总和变量的可以观察的环境变量及其环境变量组合上。

2.自主治理的三个难题: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
任何面临集体行动困境的一群人都需要解决三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制度供给难题,自主组织理论是怎样解决制度供给难题的呢? 奥斯特罗姆认为, 在公共池塘资源系统中, 只要人们经常不断沟通、相互交往,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互惠的处事模式,他们就拥有了为解决公共池塘资源使用困境而建立制度安排的社会资本。

通过建立信任和社群观念, 在拥有了这些社会资本的基础上来解决新制度供给的问题。

第二个难题是可信承诺问题。

在制度供给得到圆满的解决后, 如何规避公共池塘资源使用者搭便车、逃避责任和各种机会主义诱惑呢? 这就涉及到可信承诺的问题。

奥斯特罗姆摈弃了经常用到的外部强制作为解决承诺问题的方法, 让公共池塘资源使用者通过自我激励去监督人们的活动、实施制裁以保持对规则的遵守。

第三个难题是相互监督的难题。

没有监督,就不可能有可信承诺;没有可信承诺,就没有提
出新制度、新规则的动机。

奥斯特罗姆认为,只要人们对遵守规则做出了权变的策略承诺, 就会产生监督他人的动机,以使自己确信大多数人都是遵守规则的。

3.公共池塘自主治理的八大原则
奥斯特罗姆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上,对自主治理背后的制度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给出自主组织治理成功的八大制度要素,①公共资源使用权的边界必须清晰(同私人财产产权清晰的道理一样);②使用权的规则符合当地的情形(因地制宜);③集体参与、集体决策(不能一个人或者小圈子说了算,否则众人或许服气一时,但不可能世世代代服气);④监督的规则明确(打球也好组织赛事也好,先把规则整明白);⑤分级制裁原则(有裁判员,还要有裁判员的裁判员);⑥冲突解决机制(总要有一个上诉机制和仲裁者);⑦组织的
自主权得到政府的认可甚至法律的保障(挡住来自上边的“瞎指挥”);⑧分层治理的制度化(如果一个组织壮大了,其内部结构自然会复杂化,组织的分层化难以避免,而不同层级上制度建设对于整个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

二简要评价自主治理理论
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治理理论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方面来看,首先,他的理论实现了人性利己和理他的结合。

由于人们具有利己的本性,所以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或囚徒困境,但这种集体行动的困境并非不可解决在奥斯特罗姆看来,个人的理性和知识能力是有限度的,这就使得个人有可能也必须在集体行动中表现出利他的一面,参与集体合作。

在规模较小的公共事物治理和资源利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能够就维护公共利益而组织起来,采取集体行为,进行自主治理利己和利他行为就会统一于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其次,在于提出了一整套从制度角度分析公共政策的理论框架,拓宽了制度分析的视野。

她的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教导别人如何行事的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一种分析工具,有了这个工具,几乎可以研究任何问题,包括涉及各种公共事务和公共组织的制度问题。

从实践的意义来看,他的理论为人们解决公共资源的供给问题,帮助人们走出供给困境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树立了人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使人们认识到公共事务的解决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干预,也可以自行解决,有利于民主社会的发展。

然而,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基层不稳定因素还很多,人们的主体意识差,民主意识比较薄弱,奥斯特罗姆的自治理论是否对我国的具有借鉴作用及如何借鉴,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做出安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