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No index entries found.可行性分析报告目录第一部分项目基本情况 (3)一、项目背景 (3)二、项目产品的应用范围 (4)三、现有客户资源 (4)四、专家评价 (4)五、用户需求分析 (5)第二部分研究基础 (6)一、研究成果 (6)二、产品主要性能指标 (6)三、产品给超声诊断行业带来的革新 (6)第三部分推广方式及实施计划 (7)一、推广方式 (7)二、实施计划 (7)第四部分产品与其它公司同类产品比较 (7)一、与其它公司产品比较 (7)二、产品独有功能及特点 (8)第五部分经济效益分析 (8)第六部分市场前景分析 (9)附件一客户名单 (9)附件二科研成果 (13)第一部分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背景医学影像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近年已在国内许多医院推广应用,其功能主要是用于图像传输、存贮和图像诊断。

医学影像报告系统用于书写报告和打印报告,管理病例信息。

目前国内的PACS公司还只有PACS系统和医学影像报告系统,没有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是以医学影像PACS和医学影像报告系统为基础研发的一套质量管理系统,目前产品主要针对超声影像,其它影像科室同样需要。

随着超声诊断的深入发展,目前面临以下问题:1、超声诊断水平过度依靠检查医师的经验、扫查仔细程度和医师检查时的工作状态,同一患者,不同医师可能做出不同的诊断。

2、由于采集的图像难以用于诊断,文字报告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导致临床医师对超声诊断缺乏信任度,超声诊断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3、由于图像不能用于诊断,医师与医师之间,医院与医院之间都存在不愿意以对方文字诊断为依据情况,会重新检查再诊断,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很难实现同级医院超声检查结果互认。

4、超声诊断通过仪器检查后就出一个报告,高年资与低年资医师做的是几乎同样的工作,很多人以为超声检查是一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超声科要增加收入必须增加检查人次,工作量不断增大,检查质量无法保证,超声诊断的价值无法体现。

5、由于采集的图像不能用于诊断,很难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的远程诊断。

超声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二、项目产品的应用范围产品主要应用于医院医学影像科室,包括放射科、内镜科(肠镜室、纤支镜室、宫腔镜室等)、核医学科、超声科、病理科。

1、如果科室没有PACS和报告系统,我们可以为科室提供PACS和报告系统。

2、如果科室有PACS和报告系统,且用户对现有系统使用满意,我们可以为科室提供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

3、如果科室有PACS和报告系统,但用户对现有系统使用不满意,我们可以为科室提供PACS系统、医学影像报告系统和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

4、每家医院影像科室都有需求。

三、现有客户资源1、医学影像工作站主要客户,见附件一客户名单(注: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医院工作站已被取代)。

2、超声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客户: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市三医院。

四、专家评价1、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王维主任:PACS系统医院最关注的是图像传输效率问题,我院刚上PACS 系统时,一个患者图像传输过来要等待5-8分钟,后来公司对传输图像进行了改进,只传输医师诊断需要的图像,改进后只需等待2-3分钟,贵公司如果在图像传输上提高了效率,对用户帮助很大。

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系统每家医院都需要,可取代医院的手工质控。

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胡鹏志副主任:市面上PACS厂家高手如云,还有许多国外的大公司进入中国,贵公司的PACS要与大公司竞争前景不乐观,但可以面向县级以下医院和私立医院,贵公司的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系统是一大亮点,别的公司没有,但每家医院都需要,贵公司可以主推质量控制系统,可以与其它厂家的PACS做接口,如果医院对现有系统不满意才去更换他们的系统。

我和省内大医院的专家主任都很熟,我会帮你们去推广。

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超声科廖锦堂主任:我们医院用的超声系统是北京一家公司的,不断的在修改,但始终没改好,设备上的原始DICOM图像不能上传工作站,查询资料都很难,有时查一个病例要等半小时以上,并且一查就死机,只能简单的出一个诊断报告,所有质控工作都是手工进行,工作效率很差。

贵公司的产品解决了这些问题,应大力推广。

4、湖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刘建斌主任(省卫生厅三甲评审专家)对长沙市中心医院超声科(系统研发合作单位)进行三甲复评:听说贵科室质量控制管理很不错,我过来向你们学习,科室通过质量控制系统解决了工作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完全达到了三甲标准要求。

5、湖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陈红天主任:我们科室使用超声PACS系统有8年了,一直不满意,要公司改,不仅没改好,还产生了新的问题,有时还产生数据错误,明明是自己检查的患者,过几天去查变成别的医师检查的了,很容易产生医疗差错,反复向医院反应,始终未能解决,我考察了很多医院的超声系统,没有发现令人满意的,今天参观了贵公司的系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系统。

6、湖南省肿瘤医院超声科王志远主任:我在美国一家医院超声室进修了一年,他们是技师按标准进行检查和采集图像,医师进行诊断,因此对每个患者的检查和图像都能进行复核,这样能保证患者的诊断结果一致,现在国内超声从检查到诊断审核都是同一医师,检查结果差别很大,临床医师对超声结果失去了信任,贵公司的超声系统解决了以上问题,很有推广价值。

五、用户需求分析1、PACS系统需求国外PACS发展比国内要早20年,因此国外的PACS比较成熟,尤其是图像后处理,三维处理,许多技术国内还有差距。

PACS的图像传输和存贮是是以DICOM3.0为标准的,国内的许多PACS公司是直接购买国外的PACS,自己只研发医学影像报告系统,合在一起卖给医院。

有的公司是自己研发PACS,但一些核心模块也是从国外购买。

医院对PACS要求主要是图像传输效率,服务器存贮容量,图像诊断的易用性,大医院对图像后处理有较高要求。

我们公司研发PACS也是购买国外的主要核心模块,与国外PACS相比,图像处理方面还有差距,但在一些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无限量图像存贮技术,图像预读取技术等,根据三甲要求,医院图像要求3年内的图像在线,3年以上的图像能离线查找,我们认为3年以上的离线查找对用户使用是很不方便的,我们的无限量存贮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关于图像读取效率,就算1个患者只需1分钟,如果患者少也许没问题,但如果患者数量多,诊断100个患者,传输所花时间就要100分钟,浪费了医师的宝贵时间。

我们的图像预读取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当医师在诊断时下一患者图像自动从后台进行了图像传输,医师不需等待图像传输就可进行诊断。

2、医学影像报告系统需求医学影像报告系统主要是解决业务流程问题,有预约系统、排队系统、报告系统等。

因国内放射科流程与国外的放射科流程相似,由技师检查,医师诊断,高年资医师审核,大多数医学影像报告系统能满足用户业务需求。

超声工作流程与放射流程不一样,检查诊断和审核由同一医师完成,现有的超声系统均不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3、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需求卫生部三甲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医院PACS符合质量控制要求,医院现有系统均达不到此要求,如果医院使用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就能达到三甲标准要求。

4、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每家医院均有自己不同的要求,需要公司能根据用户需求不断修改更新。

5、医院和科室发展需求随着医院和科室的发展,医院对质量控制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系统不断改进符合用户需求。

第二部分研究基础一、研究成果为了研究此项目,我们申请并完成了1项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1项湖南省卫计委科研项目,2项专利,见附件二科研成果二、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专用的诊断系统和报告审核系统,能为影像诊断提供诊断格式、流程及审核,并能起到监管质量的目的(见三甲标准4.18.3.1)。

2、实时与非实时相结合的疑难会诊,会诊列表与会诊记录功能,方便不同诊室医师参与会诊,会诊记录功能方便快速生成规范的疑难会诊记录本(见三甲标准要求,4.18.3.2)。

3、专业化信息反馈,反馈列表与详细反馈记录功能,方便快速生成反馈记录本(见三甲标准要求,4.18.3.2)。

4、患者唯一值智能编码,实现了同一患者拥有同一编码,方便查阅患者历史报告(见三甲标准要求,4.28.1.1)。

5、危急值自动识别报告,对危急值进行有效管理并生成危急值报表,减少了危急值漏报,报告过程更方便和快捷(见三甲标准要求,3.2.3.1)。

6、患者预约与报告时间随机抽查报表,能快速了解患者预约排队等候时间,方便改进服务(见三甲标准1.2.4.1)。

7、诊断与手术符合率自动统计报表,方便快速了解科室诊断质量和水平(见三甲标准要求,4.18.5.1)。

8、质量监管模块,对图像与报告进行质控,了解图像切面是否标准,采集图像是否全面,仪器调节是否到位,了解报告描述与诊断是否规范,所用术语是否准确(见三甲标准4.18.2.3)。

9、质量持续改进(PDCA),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纳入PDCA,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质量不断提高(见三甲标准4.2.2.1)。

10、文档管理,对科室文档进行统一管理,方便科室医师查阅与共享,方便落实科室管理制度。

11、DICOM或高清晰数字视频标准切面动静态图像存档和图像处理,完整保留患者的原史图像记录,方便其他医师参与会诊,方便与其它医院进行交流,显著提高了科室质控能力(见三甲标准4.18.2.3)。

12、自助打印,方便患者自助取报告,减少了排队,保护了患者隐私(见三甲标准1.2.4.1)。

三、产品给超声诊断行业带来的革新1、超声质控系统通过专用的诊断系统和报告审核系统改进了现有工作流程,同一患者可由不同级别的医师进行检查、诊断和审核,能起到监管质量的目的,不同级别的医师不再干同样的工作,高年资医师主要参与疑难会诊和对下级医师报告进行审核。

2、DICOM或高清晰数字视频标准切面动静态图像存档和图像处理,使图像具有诊断价值,临床医师在看到文字报告的同时,能看到患者的动静态标准切面图像,能直观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解决了医师与医师之间,以及医院与医院之间影像结果互认问题,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的远程协助。

3、通过质量监管模块与质量持续改进(PDCA)功能实现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报告与图像的质控,实现科室质量持续改进。

4、以标准切面图像采集为基础的疑难会诊和信息反馈可进一步提高科室的整体诊断水平,也有利于科研和教学。

5、诊断与手术符合率自动统计报表,患者预约与报告时间随机抽查报表,文档管理,自助打印等智能功能,可显著提高科室工作效率和质量控制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