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9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009-03云南高氏家族的历史兴衰及其影响高 金 和(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临沧 677000)摘 要:高氏家族是云南历史上的一个名门望族。
大理国时期,高氏家族世袭宰相,分封高氏子弟统治大理国的八府四郡。
元明清时期,高氏土司长期统治鹤庆、永胜、姚安三地。
高氏家族长期统治云南各地,对云南的佛教文化、文化教育、社会公益事业、民族关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氏家族的人格魅力也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高氏家族;兴衰;影响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云南高氏始祖高光,原籍江西吉安府卢陵县井冈村人,自汉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征西南夷为中郎将,封为护国大将军,成为高氏入滇始祖。
此后,高氏沉寂了数百年。
直到南诏后期,高氏才重新兴起。
一、大理国时期云南高氏家族的统治 大理国时期,高氏家族势力的兴衰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氏崛起时期。
公元937年,善巨郡守高方帮助段思平建立大理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段思平即位后,封高方为岳侯,令其分治巨桥、成纪等地,滇池流域成为高氏的势力范围。
第二阶段,高氏鼎盛时期。
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杨允贤发动叛乱。
岳侯高智升平叛,段思廉封高智升为鄯阐侯,并把白崖、茹甸一带赐给高智升。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杨义贞在洱海地区发动政变。
鄯阐侯高智升命令其子高升泰起兵平叛,立段寿辉为王。
段寿辉封高智升为布燮(即宰相),封高升泰为鄯阐侯,高氏的势力从滇池流域扩大到洱海流域。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段正明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段正明禅位给高家,高升泰即位后,改国号为“大中国”。
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高升泰死后,高泰明遵照他父亲的遗嘱立段正淳为王,改国号为“后理国”。
此后,高家世袭宰相,分封高氏子孙到八府四郡。
在中央,高氏世袭宰相。
高泰明、高泰运、高明顺、高顺贞、高量成、高贞寿、高寿昌、高观音妙、高观音政、高阿育、高踰城隆、高泰祥等人先后担任大理国宰相。
[1]从而形成了“段氏为王,高氏为相”的局面,大理国政令皆出自高氏,国人称为“高国主”,段氏仅拥虚位而已。
在地方,高氏子孙被遍封到大理国的“八府四郡”。
八府是腾冲府、永昌府、谋统府、威楚府、鄯阐府、统矢府、会川府、建昌府。
四郡是秀山郡、河阳郡、石城郡、东川郡。
从中央到地方都是高氏控制,虽然段氏名义上还是国王,却毫无实权,成为徒有虚名的傀儡。
当时,高氏子孙分封情况如下:高智升的两个儿子中,高升泰和他的子孙分封在滇西一带;高升祥和他的子孙分封在滇东一带。
高升泰的三个儿子中,高泰惠和他的子孙在大理以北,高泰运和他的子孙在大理以西,其余则是高泰明和他的子孙。
高泰明因为是嫡传的缘故,子孙世代为相国。
高泰明的三个儿子中,高明清封在姚安,高明量封在威楚,收稿日期:2012-11-01作者简介:高金和(1979—),男,云南鹤庆人,临沧师专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云南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和东南亚问题研究。
高明顺担任国相。
高泰明镇守楚威,高祥明入主鄯阐,高泰惠受封鹤庆,世称“高氏三雄”。
大理国除大理一带为段氏掌握,并屯八万重兵于龙首关、龙尾关二城外,其余皆为“高氏三雄”分治,皆世袭。
后来,高家封建主轮番称霸,分为以高泰明之孙高观音隆为首的“观音派”和以高明清之子高踰城生为首的“踰城派”。
[2]第三阶段,高氏衰落时期。
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蒙古军队入侵大理。
段祥兴派大将高禾迎战,高禾在丽江九河一带战死。
宋朝为了表彰高禾抵抗蒙古兵的功绩,特地派遣使节前往大理祭吊。
淳佑十二年(公元1252年),忽必烈亲自率兵征大理。
高泰祥宁死不降,被斩于五华楼下。
大理国灭亡,高氏家族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二、元明清时期云南高氏三土司的统治元明清时期,高氏家族仍然继续在云南各地世袭土司,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是鹤庆、永胜、姚安这三家高氏土司。
这个时期高氏家族的统治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传袭时间长。
从大理国时期高泰惠任鹤庆演习,到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鹤庆土知府高伦被改土归流,高氏土司统治鹤庆600年。
[3]从大理国时期高惠球任北胜州土官,到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北胜土知州高长钦被改土归流,高氏土司统治永胜800多年。
[4]从大理国时期高明清任统矢演习,到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姚安土府同知高厚德被改土归流,高氏土司统治姚安700年。
第二,统治范围广。
鹤庆高氏土司鼎盛时期,辖区包括“一府六州”,即鹤庆府、剑川州、兰州、顺州、北胜州、蒗蕖州、永宁州,[5]即现在的鹤庆县、剑川县、兰坪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县。
永胜高氏土司鼎盛时期,辖区包括北胜、顺州、蒗蕖、永宁四个州,[6]即现在丽江市的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县。
姚安高氏土司鼎盛时期,辖区包括“三姚大地”(即姚安府、姚州、大姚县),即现在楚雄州的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
鹤庆、永胜、姚安的三家高氏土司辖区面积高达30877平方公里。
第三,统治区域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
鹤庆南通大理,北通丽江,是滇藏边境的交通要道。
永胜西通丽江,北走宁蒗,东通华坪,是滇川边境的交通要道。
姚安位于滇池和洱海之间,同时也是滇川边境的交通要道。
早在南诏统治时期,这里就是吐蕃、唐朝、南诏的兵家必争之地。
大理国统治时期,也在金沙江沿岸布有重兵防守。
后来,蒙古军队也是从这里渡过金沙江灭亡大理国的。
三、高氏家族对云南的影响高氏家族在云南的统治时间之长、统治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实在是其他家族所难以比拟的。
高氏家族在云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高氏家族对云南的佛教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云南的很多佛教名山和高家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一方面,高氏家族大力出资捐建寺庙。
明清时期,高氏家族修建的庙宇、楼阁,包括鸡足山在内,多达130多处。
对大理国时期,高逾城光在姚安重建了兴宝寺,高观音政、高观音明兄弟捐建了昆明的地藏寺。
元明清时期,姚安高氏土司在鸡足山捐建了慧幢庵、迦叶殿、大觉寺、西竺寺、藏经阁、石钟寺、金顶寺等七处寺庙,[7]在姚安捐建了龙华寺、妙光寺、兴宝寺,在大姚捐建了至德寺和觉云寺。
永胜高氏土司在鸡足山捐建了传灯寺,在永胜捐建了灵源箐、他留大德寺。
鹤庆高氏土司在大理捐建了海东寺,在剑川捐建了石宝山的宝相寺、沙溪的兴教寺,在鹤庆捐建了玄化寺、龙华寺。
另一方面,高氏家族中不少重要成员还出家为僧。
大理国时期,高泰明担任大理国相时大力弘扬佛法,被段氏封为“护法明公”。
高顺贞(即净妙澄法师)在水目山祝发为僧。
高量成对佛教贡献突出,被册封为“护法公”。
高量成之子高成宗(即皎渊法师)在水目山出家为僧,被尊奉为水目寺三祖,是云南禅宗的重要传人。
元明清时期,姚安土司高和高奣映父子也很热心佛教。
高(即悟祯禅师)先在宾川鸡足山出家,后又前往大姚的昙华山,成为一代高僧。
高奣映虽未削发为僧,但他终身倾心向佛,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二,高氏家族对云南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代表人物首推清代姚安土司高奣映,他对当时三姚大地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奣映生前留下81种著述,保存至今的仍有十多种。
他的研究覆盖了哲学、史学、文学、佛学等领域。
他的代表作有《太极明辨》《迪孙》《鸡足山志》《滇鉴》《妙香国草》《金刚慧解》。
高奣映归隐结璘山后,开馆授学。
据记载,在他的门下弟子中,考取进士的有22人,考取举人的有47人,考取庠生的有135人。
[8]第三,高氏家族对云南的社会公益事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清代姚安土司高奣映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的义举主要有助婚、养生、敬老、施药、施棺等。
10高奣映资助辖区内家庭贫困而无法成婚的人钱和物,帮助他们完婚。
高奣映收养辖区内无人抚养的婴儿,开办了“育婴堂”。
高奣映为辖区内生活无着的老人建了一座“百老庵”,按月供给米、钱,直到老人去世,把他们发送上山。
高奣映出资为辖区内贫困看不起病的穷人开办了一个“疗俗轩”,免费给百姓发放药品。
高奣映免费送给辖区内那些死后穷得买不起棺材的穷人棺材,帮助其下葬。
第四,高氏家族世代与云南各民族联姻,为维护边疆的民族团结作出重大贡献。
大理国时期,高氏世代与大理国段氏联姻。
元明清时期,鹤庆、永胜、姚安这三家高氏土司又世代与丽江木氏土司联姻。
大理国时期,高氏世代与段氏联姻,故有“段高一家”之说。
高氏和段氏的联姻情况如下:大理国相国高顺贞把他的女儿嫁给国王段智兴。
国王段正兴把他的一个女儿嫁给相国高量成,把另一个女儿段易长顺嫁给相国高妙音护。
元代大理总管段功的正妻也是高家的人。
木氏土司和鹤庆高氏土司世代联姻。
木氏土司先后娶了鹤庆高氏土司的2个女儿:木土的正妻阿室甫是鹤庆府土官知府高仲之女高护(或高获);木嵚的正妻阿室顺是鹤庆府土官高知府之女高观音善。
[9]鹤庆高氏土司先后娶了木氏土司的3个女儿:高材、高葵、高玉都娶了木氏土司之女为妻。
[10]木氏土司和永胜高氏土司世代联姻。
木氏土司先后娶了永胜高氏土司的2个女儿:木定的正妻阿室香是北胜州土官高知州之女高延寿妙香;木东的正妻阿室鲁是北胜州土官高知州之女高娴。
永胜高氏土司先后娶了木氏土司的5个女儿:高聪娶木土司之女为妻;高崙娶木公的四妹为妻;高德娶木高的次妹木节为妻;高承祖娶木旺的三妹木加为妻;高斗光娶木靖之妹木英为妻。
[11]木氏土司和姚安高氏土司世代联姻。
木氏土司先后娶了姚安高氏土司的2个女儿:木尧的正妻阿室加是姚安府土官高知府之女高宁;木钟的正妻是姚安府土官高知府之女高寿。
姚安高氏土司先后娶了木氏土司的6个女儿:高凤娶木钟之女为妻;高齐斗娶木公长女木贞(即光加)为妻,生高钦;高金宸娶木东之女为妻;高光裕娶木旺之女木姒为妻;高守藩娶木增之女木淑为妻;高娶木懿之女木荣为妻,生高奣映。
[12]第五,高氏家族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大理国时期,高氏家族先后涌现出一些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人物,代表人物有高智升、高升泰父子、高禾、高泰祥。
在大理国统治时期,杨氏家族发动叛乱的时候,高智升、高升泰父子能力挽狂澜。
在“人心归高氏”的情况下,高升泰在临终前还嘱咐其子高泰明把王位还给段氏,高泰明遵照父亲的遗嘱立段正淳为王。
这就是高家对段氏忠贞的体现。
在蒙古军队入侵大理国的时候,是高禾率兵抵抗元军直至战死,从而延缓了蒙古军队的进攻速度,为南宋抗元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当蒙古军队渡过金沙江的时候,高泰祥仍然继续抵抗蒙古军队,不幸被蒙古人抓获,蒙古人对其诱降,高泰祥宁死不降,在大理五华楼下英勇就义。
这就是高家民族气节的体现。
综上所述,高氏家族是云南历史上的一个名门望族。
大理国时期,高氏家族世袭宰相,分封高氏子弟统治大理国的八府四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