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
摘要] 文化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开展公共文化服
务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广大群众文化权益的前沿阵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纷纷出现,数字文化馆的建
设已经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开展数字文化馆建设务是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必然要求,必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紧密相连的数字文化馆建设,还要坚持探索与创
新相结合的数字文化馆建设的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
一、充分认识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是文化馆免费开放的必然要求。
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结合
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
学技术和传播手段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推进文化馆等公共文化阵地免费开放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其次,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是为加强为群众服务的重要手段。
当前,群众享
受文化生活的诉求,已从传统的场馆扩展到虚拟空间的各种终端,市民群众一方
面想亲自到文化馆参与一些群众文化的活动,一方面还想通过文化馆更多地享受
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比如查找本地文化资料、接触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观
看历史文化的图片、视频等。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
月异,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纷纷出现,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已经显得十分重要,加强数字文化建设,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丰富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一种
大趋势。
数字文化建设对于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从而能够使
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走向更广阔的领域,通过数字文化服务,可以克服时间、地域、人员的限制,方便快捷地为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服务、业务咨询和培训辅导。
二、推进数字文化馆建设要与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紧密相连
所谓文化馆的数字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利用互联网建设文化馆网站开展文
化服务。
文化馆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信息资源优势、文化信息资源特色向
广大用户提供各种文化信息查询,网络文化活动,以方便快捷的方式丰富用户的
文化生活;一方面还可以提供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网络咨询、培训辅导等服务。
具
体应具有以下几项内容:
(一)广泛进行文化传播:
利用文化馆网站在互联网上进行文化传播是数字文化建设和服务的基本功能,数字文化建设除建立多功能的文化活动信息平台,还要建立一定规模的电子书库、电子杂志期刊库、音像影视作品库,广大用户可以同时通过电脑、手机、户外电
子屏或智能电视了解本地文化活动信息、免费查阅各种文化资料、阅读观看各种
书籍及影像视频,极大地提高文化资源传播效率,提升大众文化素养。
(二)举办各种文化展览活动:
文化展览对于加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字文化建设应
把文化展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将文化馆主办或组织开展的一些展览设置专
门的版块,供用户在网上浏览,还可以将在这个版块中进行中外书画名作欣赏,
介绍中国传统书画的相关知识,供广大书画爱好者学习了解一些书画方面的技巧等。
(三)开展各种讲座和培训:
利用文化馆网站开展各种文化讲座和培训是数字文化建设和服务又一重要内容。
文化馆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和资深文化名人对地方历史文化、民间民俗传
统文化等举办视频讲座,开办“文化大讲堂”、文化知识讲座等,也可以收集现成
的专家讲课的视频资料,供用户在线学习或者下载后学习。
现在很多文化馆都在
开展各种免费艺术培训,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以让辅导老师专门录制培训视频,让
艺术爱好者进行网络在线学习培训。
(四)建立互动桥梁提供优质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和社会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
在不断变化提高。
足不出户就能穿越古今,就能遨游世界,就能知晓天下,就能
欣赏名剧名著是对数字文化建设和服务的普遍要求。
我们文化网站不但要提供文
化活动、健康生活、旅游饮食等方面的资讯和服务,还要提供文化方面的政策宣
传和在线咨询,充分满足各个层次用户的需求。
(五)展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各地都有一定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包含民间优秀文化成果、当地民俗风情、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等,数字文化
建设应把收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文化馆网站要建立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专门版块,将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按照不同保护级别的要求进行
展示,对于国家级和省级保护项目,不但要有文字、图片资料,还要尽可能将这
些项目进行视频录制,除个别不能公开的特殊工艺,都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版块
进行公开展示,方便用户了解查询。
三、数字文化馆建设必须坚持探索与创新相结合。
江苏省文化厅、财政厅在《关于开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中要求
各地在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基础上,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制度设计,探索
并创建科学的运行机制;发展完善公共数字文化设施网络,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
效的数字文化服务网,保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高效运行。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实现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打造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移动通信网的跨网络、跨终端的服务新业态,借助新兴媒体,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
数字文化服务,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要的开放式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满足和
方便全民共享。
数字化文化服务的前提是服务项目内容的数字化。
当前数字化处
理技术极其普及,各种硬件配套齐全,各类数字化处理软件琳琅满目,并且实用
便捷、易于操作。
只要把文化馆服务内容、交流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即可在各
自网站经互联网进行广泛的传播。
1、要建设一支数字文化建设和服务的专门队伍。
数字文化的建设和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
人员。
随着文化馆组成人员的新陈代谢和新老更替,熟悉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
人员越来越多,给文化馆加强数字文化建设和服务带来了新的契机。
要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从事数字文化建设和文化馆网络维护的专业人员进行业务
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
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
2、要把数字文化建设和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精心安排。
数字化建设是指在某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或某种产品的各个环节采用数字信息
处理技术进行高效运作。
根据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文化馆的公共文化
服务由阵地服务、流动服务及数字化服务组成,数字文化的建设和服务是文化馆
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馆的数字化既涵盖了文化馆职能的所有服务
内容甚至外延,而且突破时空、场馆、受众的局限,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广泛、更
多彩的文化服务,达到资源的无限次使用。
因此,文化馆的数字文化建设和服务
应是当前文化馆建设的重要工作,必须通盘筹划、精心安排。
可以说,文化馆的
公共文化服务要得到实质发展,建立一种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尤为
重要。
而加强数字文化建设,以其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开放性、便利性和高效性,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中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3、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数字文化建设和服务的途径和手段。
文化馆的数字文化服务是依托互联网这个广阔的网络平台而构建,表现在数
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突破时空和区域限制,经多种网络通道,以广大群众为
服务终端的公共文化服务,达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对受众体的最大覆盖。
它让文
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有了一片新天地,一种新途径。
在新的时势下,文化馆作为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服务机构,应进一步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更
高的水平上发展公共文化现代传播体系、实现文化资源的全民共享、进一步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而文化馆除了继续探索数字文化建设和服
务的路径,还应在创新服务手段下功夫,要精心采集用户的个性化行为需求和数
字资源使用信息,从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以丰富多彩的数字文化资源、热情友好的服务手段,为城乡群众使用现有数字文化资源提供便捷、高效的
服务,形成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保障数字文化建设和服务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文化厅、财政厅在《关于开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2)吴江:《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构想》;
(3)周建树:《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