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十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十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专题十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组1 扩展语句1.[2017浙江,6,6分]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题组2 压缩语段2.[2019全国卷Ⅱ,21,5分]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

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

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

目前,门头沟区域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3.[2018浙江,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

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

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

4.[2017山东,17,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

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

①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

②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

③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

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

④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油漆在木材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考点1 扩展语句考法1 连缀成句1从下面所给的第①组词语中任选1个,从第②组词语中任选3个,将它们连缀成一段议论性的文字。

要求:观点鲜明,语意完整,逻辑清晰,80个字左右。

①文化协作发展②筷子马车足球快递刀叉高铁互联网云计算共同体解答此题时,考生首先要注意审题。

准确把握题干中的“第①组”“任选1个”“第②组”“任选3个”“议论性的文字”等关键信息。

其次,要重视对词语的理解与分析。

再次,根据第①组所选的词语确立观点,并从第②组中筛选出能够论证观点的3个词语。

最后,所写语段的逻辑要清晰。

可以先提出观点,再展开论证;也可以先展开论证,再总结观点。

方法点拨解答连缀成句型扩展题的步骤第一步,分析每一个词语的内涵、性质、特点等。

如【典例1】,仔细分析两组词语可以发现,第①组为抽象概念,第②组除个别词语外,其他都为具体概念。

第二步,分析题干要求,明确考查意图。

如【典例1】要求从第①组词语中选1个,从第②组词语中选3个,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可见命题人意在考查考生用典型事例论证抽象道理的能力。

第三步,立足中心,合理组合。

无论哪种类型的词语连缀题,都必须立足中心,按事理逻辑关系合理组合。

如果题干给了词语任选权,那么考生要先选择合适的词语。

如【典例1】,考生在选词作答前必须根据表达的中心筛选出合适的词语。

假设要写“发展”,就要在第②组中选择能体现“发展”的词语,其中“马车”“高铁”体现了交通工具的发展,“互联网”“云计算”体现了网络科技的发展。

考法2 情景阐发2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这是一种与赏析相结合的扩展语句的新题型。

解答本题时,考生首先要对诗句的意思进行准确的把握,抓住“喧”“归”“浣”等关键词,运用联想和想象勾画美的画面;其次要善于组织语言,把美的画面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方法点拨解答情景阐发型扩展题的注意事项1.合理安排顺序,做到条理清晰。

描写一个场景,要充分考虑所要描写的内容的先后顺序、层次变化,例如,展开描写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及近,安排结构是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体现层次变化是由整体到局部还是由局部到整体等。

2.用好点面结合的方法。

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时,首先,要明确“点”是指对具体的人或事物的细致刻画,“面”是指对整个场景或画面的概括性描绘,“点面结合”则是指二者的有机组合。

其次,要注意详略分明。

一般来说,“点”的描写较详细,“面”的描写较精练。

最后,要注意渲染氛围。

根据场景或画面的不同,氛围或紧张、或热烈、或欢乐、或哀伤等。

3.展开想象,运用修辞。

想象是扩写的灵魂,考生要根据题目提供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保证将情景表现得具体而生动。

在扩写的时候,考生除了运用描写、记叙等表达方式外,还要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这样,不但能使自己有话可说,而且能使扩展后的语段形象、生动、感人。

考法3 添枝加叶3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展成一段话。

沙滩上有一只油漆斑驳的小渔船。

要求:①体现小渔船“斑驳”的具体特点;②使用拟人、排比两种修辞手法;③由小渔船的斑驳得出一个富有哲理的结论;④100个字左右。

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

解答这类试题时,考生要注意题干的具体要求,并注意将答案用流畅、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比如想要体现小渔船“斑驳”的特点,考生可以描写小渔船的古旧,可以从船身、船帆、缆绳、船锚等处进行描写;想要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考生可以从“斑驳”蕴含的意义等方面入手。

方法点拨解答添枝加叶型扩展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如【典例3】中的小渔船“‘斑驳’的具体特点”“拟人、排比两种修辞手法”“富有哲理的结论”“100个字左右”等。

第二步,分析句子结构,发现扩展的重点和对象,然后结合句子内容进行扩展。

如【典例3】,想要体现小渔船“斑驳”的特点,考生可以描写小渔船的古旧,可以从船身、船帆、缆绳、船锚等处进行描写。

第三步,展开合理想象。

合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展示具体情境,注意主旨一致,修辞手法、句式、意境、色彩等要恰当。

考法4 续写补写4《散文诗》是一本青少年非常喜爱的文学刊物,下面是小张同学写的一段表达对《散文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的开头,请根据文意,续写一段话。

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

茫茫人海,知音难觅;茫茫刊海,好刊难寻。

是你,《散文诗》,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

考生答题时,首先要抓住《散文诗》这个主语,结合它的特点进行分析;其次要注意此题为续写题,组织答案时一定要与上文紧密联系,使文意顺畅;最后要注意题目的具体要求。

5请以“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1)运用对比手法;(2)句式整散结合;(3)80字左右。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包括手法要求、句式要求、字数要求等。

第二步,理解开头句在内容上的导向,是要写“光阴”在人或事物身上的作用,并考虑如何用对比的手法将后面的内容写出来;事实上,这一点在开头一句中就已经暗示了,“神奇而无情”就是对比。

第三步,就“光阴”在人或事物身上产生的“神奇”作用,完成第一部分的内容;然后依照第一部分,写出“光阴”在人或事物身上产生的“无情”作用这一部分的内容。

特别注意后一部分内容要与前一部分内容要保持句式上的一致、内容上的对比。

方法点拨解答续写补写型扩展题的步骤1.准确审题。

考生要读懂题目要求,辨明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如【典例4】要求为“表达对《散文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的开头”续写一段话,那么考生在组织答案时就不能贬低《散文诗》。

2.合理想象,找准扩展点。

仔细分析题目所提供材料的特点,体会语段的内涵,寻找合适的扩展点,并据此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如【典例4】要求考生续写开头的内容,材料已经给出了《散文诗》的相关信息,考生要抓住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合理想象,即可写出答案。

3.注意其他要求。

考生在扩展语句时,要注意想象合理,还要注意题目对修辞手法、句式、意境、字数等方面的要求。

考点2 压缩语段考法1 下定义6请依据下面的文字叙述,为“幸福指数”下一个定义,不超过20字。

幸福和痛苦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感受。

幸福指数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来的,他认为幸福指数=效用/欲望。

当欲望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小越幸福。

幸福指数与效用同方向变化,与欲望反方向变化。

如果欲望无穷大,则幸福指数接近零。

幸福指数这个系数衡量的是个人的主观愿望,每个人认为自己幸福与否和自己的欲望及效用有关。

幸福指数就是解答给指定概念下定义的题目时,考生要注意以下三个步骤:①找出包含种概念和属概念的主干句。

找出“种”“属”概念,组成“种概念是……属概念”的句子。

②筛选概念中的关键内容。

考生要筛选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注意筛选出如举例、描写、比较、成因、背景、作用和意义等信息。

③按照现代汉语习惯调整关键信息,放到句子主干中。

材料是对“幸福指数”的解说,解答这道题时,考生要先找到主干句,即“幸福指数就是……一种主观系数”,其中属概念“主观系数”是从“幸福指数这个系数衡量的是个人的主观愿望”得到的。

然后筛选“幸福指数”的相关本质属性,这个可以通过分析语段的具体内容得到。

语段的第一句解说“幸福”与“痛苦”是两种不同的感受,第二句是“幸福指数”的提出,第三、四、五句写“效用”“欲望”与“幸福”的关系,第六句写“幸福指数”的内涵——衡量个人主观愿望的系数,与个人的欲望和效用有关。

这样分析后,就可以通过分析欲望、效用的关系得到概念的本质属性,即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问题。

7对下面提供的材料进行筛选、整合,给“京剧”下定义,不超过60字(含标点符号)。

①京剧与川剧、豫剧、黄梅戏等一样都是戏曲剧种。

②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徽剧在乾隆年间进京,融合昆曲、秦腔等最终形成了京剧。

③京剧舞台艺术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规范化程式。

④京剧表演形式分为唱、念、做、打。

⑤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有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考生在回答问题时,要注重把握“定义”的结构特征,即“××是(叫)××”,换句话说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