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实验任课教师:张振飞所属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班级:电气专1201-1202、电气本1105 教学时间: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湖南工学院课程基本信息实验一、SCR、GTO、MOSFET、GTR、IGBT特性实验(专、本)一、实验目的(1)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

(2)掌握各器件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序号型号备注该控制屏包含“三相电源输出”,1 DJK01 电源控制屏“励磁电源”等几个模块。

DJK06 给定及实验器件该挂件包含“二极管”以及“开关”。

23 DJK07 新器件特性实验4 DJK09 单相调压与可调负载5 万用表三、实验线路及原理将电力电子器件(包括SCR、GTO、MOSFET、GTR、IGBT五种)和负载电阻R 串联后接至直流电源的两端,由DJK06上的给定为新器件提供触发电压信号,给定电压从零开始调节,直至器件触发导通,从而可测得在上述过程中器件的V/A 特性;图中的电阻R用DJK09 上的可调电阻负载,将两个90Ω的电阻接成串联形式,最大可通过电流为1.3A;直流电压和电流表可从DJK01电源控制屏上获得,五种电力电子器件均在DJK07挂箱上;直流电源从电源控制屏的输出接DJK09上的单相调压器,然后调压器输出接DJK09上整流及滤波电路,从而得到一个输出可以由调压器调节的直流电压源。

实验线路的具体接线如图1-1所示:图1-1 新器件特性实验原理图四、实验内容(1)晶闸管(SCR)特性实验, (2)可关断晶闸管(GTO)特性实验。

(3)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特性实验, (4)大功率晶体管(GTR)特性实验。

(5)绝缘双极性晶体管(IGBT)特性实验。

五、实验方法(1)按图1-1接线,首先将晶闸管(SCR)接入主电路,在实验开始时,将DJK06上的给定电位器RP1沿逆时针旋到底,S1拨到“正给定”侧,S2拨到“给定”侧,单相调压器逆时针调到底,DJK09上的可调电阻调到阻值为最大的位置;打开DJK06的电源开关,按下控制屏上的“启动”按钮,然后缓慢调节调压器,同时监视电压表的读数,当直流电压升到40V时,停止调节单相调压器(在以后的其他实验中,均不用调节);调节给定电位器RP1,逐步增加给定电压,监视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当电压表指示接近零(表示管子完全导通),停止调节,记录给定电压Ug调节过程中回路电流Id以及器件的管压降Uv。

(2)按下控制屏的“停止”按钮,将晶闸管换成可关断晶闸管(GTO),重复上述步骤,并记录数据。

(3)按下控制屏的“停止”按钮,换成功率场效应管(MOSFET),重复上述步骤,并记录数据。

(4)按下控制屏的“停止”按钮,换成大功率晶体管(GTR),重复上述步骤,并记录数据。

(5)按下控制屏的“停止”按钮,换成绝缘双极性晶体管(IGBT),重复上述步骤,并记录数据。

六、实验报告根据得到的数据,绘出各器件的输出特性。

七、注意事项(1) 为保证功率器件在实验过程中避免功率击穿,应保证管子的功率损耗(即功率器件的管压降与器件流过的电流乘积)小于8W。

(2) 为使GTR特性实验更典型,其电流控制在0.4A以下。

(3) 在本实验中,完成的是关于器件的伏安特性的实验项目,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调整实验项目,如可增加测量器件的导通时间等实验项目。

实验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实验(本)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三、实验线路及原理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11所示。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1-3节和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四、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五、实验方法(1) 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

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

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点电压U3和“6”点电压U6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和“6”点U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形如图2-1所示。

图2-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3)调节Uct (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1~U6及输出“G、K”脉冲电压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

U1U2U3U4U5U6幅值(V)宽度(ms)六、实验报告(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的各点波形,并标出其幅值和宽度。

(2)总结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移相范围的调试方法,如果要求在Uct=0的条件下,使α=90°,如何调整?(3)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实验三、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本)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三相交流调压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 加深理解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3) 了解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带不同负载时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三、实验线路及原理交流调压器应采用宽脉冲或双窄脉冲进行触发。

实验装置中使用双窄脉冲。

实验线路如图3-1所示。

图中晶闸管均在DJK02上,用其正桥,将D42三相可调电阻接成三相负载,其所用的交流表均在DJK01控制屏的面板上。

四、实验内容(1)三相交流调压器触发电路的调试。

(2)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阻性负载。

图3-1 三相交流调压实验线路图五、实验方法(1)DJK02和DJK02-1上的“触发电路”调试①打开DJK01总电源开关,操作“电源控制屏”上的“三相电网电压指示”开关,观察输入的三相电网电压是否平衡。

②将DJK01“电源控制屏”上“调速电源选择开关”拨至“直流调速”侧。

③用10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的“三相同步信号输出”端和DJK02-1“三相同步信号输入”端相连,打开DJK02-1电源开关,拨动“触发脉冲指示”钮子开关,使“窄”的发光管亮。

④观察A、B、C三相的锯齿波,并调节A、B、C三相锯齿波斜率调节电位器(在各观测孔左侧),使三相锯齿波斜率尽可能一致。

⑤将DJK06上的“给定”输出Ug 直接与DJK02-1上的移相控制电压Uct相接,将给定开关S2拨到接地位置(即Uct=0),调节DJK02-1上的偏移电压电位器,用双踪示波器观察A相同步电压信号和“双脉冲观察孔” VT1的输出波形,使α=180°。

⑥适当增加给定Ug的正电压输出,观测DJK02-1上“脉冲观察孔”的波形,此时应观测到单窄脉冲和双窄脉冲。

⑦将DJK02-1面板上的Ulf端接地,用20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1的“正桥触发脉冲输出”端和DJK02“正桥触发脉冲输入”端相连,并将DJK02“正桥触发脉冲”的六个开关拨至“通”,观察正桥VT1~VT6晶闸管门极和阴极之间的触发脉冲是否正常。

(2)三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使用正桥晶闸管VT1~VT6,按图3-23连成三相交流调压主电路,其触发脉冲己通过内部连线接好,只要将正桥脉冲的6个开关拨至“接通”,“U”端接地lf即可。

接上三相平衡电阻负载,接通电源,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α=30°、60°、90°、120°、150°时的输出电压波形,并记录相应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填入下表:六、实验报告(1)整理并画出实验中记录的波形,作不同负载时的U=f(α)的曲线。

(2)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实验四、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研究(专、本)一、实验目的(1)熟悉直流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2)熟悉各种直流斩波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特点, (3)了解PWM 控制与驱动电路的原理及其常用的集成芯片。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1、主电路①、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的原理图及工作波形如图4-1所示。

图中V 为全控型器件,选用IGBT 。

D 为续流二极管。

由图3-27b 中V 的栅极电压波形U GE 可知,当V 处于通态时,电源U i 向负载供电,U D =U i 。

当V 处于断态时,负载电流经二极管D 续流,电压U D 近似为零,至一个周期T 结束,再驱动V 导通,重复上一周期的过程。

负载电压的平均值为:式中t on 为V 处于通态的时间,t off 为V 处于断态的时间,T 为开关周期,α为导通占空比,简称占空比或导通比(α=t on /T)。

由此可知,输出到负载的电压平均值U O 最大为U i ,若减小占空比α,则U O 随之减小,由于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故称该电路为降压斩波电路。

ii on i off on on o aU U TtU t t t U ==+=-+-+U(a)电路图(b)波形图图4-1 降压斩波电路的原理图及波形②、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的原理图及工作波形如图4-2所示。

电路也使用一个全控型器件V 。

由图3-28b 中V 的栅极电压波形U GE 可知,当V 处于通态时,电源U i 向电感L 1充电,充电电流基本恒定为I 1,同时电容C 1上的电压向负载供电,因C 1值很大,基本保持输出电压U O 为恒值。

设V 处于通态的时间为t on ,此阶段电感L 1上积蓄的能量为U i I 1t on 。

当V 处于断态时U i 和L 1共同向电容C 1充电,并向负载提供能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