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珠海成立竹炭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报告

珠海成立竹炭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报告

珠海成立竹炭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报告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现阶段我国竹炭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尚未形成具有显著优势的龙头企业。

根据《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全国竹加工企业有12756家,其中年产值低于500万的企业总数为7583家,占企业总数的59.4%;产值超过亿元的加工企业只有101家,占企业总数的0.8%,竹产业人均年产值只有15140元。

竹产品加工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企业普遍属于依赖资源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原材料综合利用率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状态。

xxx有限公司由xx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630.0万元,占公司股份55%;B公司出资520.0万元,占公司股份45%。

xxx有限公司以竹炭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有限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0191.5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067.98万元,占总投资的69.35%;流动资金3123.54万元,占总投资的30.65%。

根据规划,xxx有限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24449.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312.07万元,税金及附加199.40万元,利润总额5136.93万元,利税总额6044.87万元,税后净利润3852.70万元,纳税总额2192.17万元,投资利润率50.40%,投资利税率59.31%,投资回报率37.80%,全部投资回收期4.15年,提供就业职位517个。

竹炭行业作为竹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朝阳产业。

竹炭产品生产成本低,用途广泛,具有“低碳、环保、自然”的特质,符合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03年以前,我国竹炭以外销为主,出口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日、韩、台是外销的主体市场。

2003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竹炭产品中东、欧美市场不断拓宽,我国竹炭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竹炭的产销量均大幅增加,成为林区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新途径。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115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有限公司由xx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630.0万元,占公司股份55%;B公司出资520.0万元,占公司股份45%。

(四)法人代表万xx(五)注册地址xxx高新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珠海,广东省地级市,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

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最早设立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中国海滨城市、新型花园城市、有着国家新颁布的幸福之城。

珠海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

珠海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与澳门相距9公里,横琴新区与澳门隔江相望。

西邻江门市,北与中山市接壤。

设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万山、横琴、斗门、湾仔、珠澳跨境工业区、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等国家一类口岸9个,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之称。

珠海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享有全国人大赋予的地方立法权。

2013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珠海综合排名全国第一。

珠海先后荣获双拥模范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生态文明奖等称号;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最具有幸福感城市。

2020年2月,被确定为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六)主要经营范围以竹炭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有限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有限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xxx高新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竹炭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竹炭一般以三年生以上高山毛竹和竹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经过高温无氧干馏而成,是竹材加工领域中利用率最高、附加值最大的细分领域。

竹炭质地坚硬,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具有净化空气、消除异味、吸湿防霉、抑菌驱虫的特点。

竹炭含丰富的矿物质,经过科学提炼加工后,能去湿吸汗,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起到缓解疲劳的功效,是纯天然的无毒、无味、无副作用的优良产品,因此竹炭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医疗、轻工、环保等行业领域。

竹炭是以三年生以上高山毛竹为原料,经近千度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炭。

竹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其分子细密多孔,质地坚硬。

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净化空气、消除异味、吸湿防霉、抑菌驱虫。

与人体接触能去湿吸汗,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解疲劳。

经科学提炼加工后,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竹炭项目背景分析竹炭行业作为竹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朝阳产业。

竹炭产品生产成本低,用途广泛,具有“低碳、环保、自然”的特质,符合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03年以前,我国竹炭以外销为主,出口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日、韩、台是外销的主体市场。

2003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竹炭产品中东、欧美市场不断拓宽,我国竹炭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竹炭的产销量均大幅增加,成为林区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新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竹炭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竹炭制品在食品加工、土壤改良、装潢材料、保健、水源净化、工艺品领域都有着广阔前景。

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指出:竹炭产业将以浙江、福建、湖南为重点发展省份,安徽、云南、广西、湖北和江西为一般发展省份。

浙江、福建、湖南等竹炭大省应大力开发竹炭系列产品、延长产品产业链,丰富产品种类的同时更要注重产品创新,发挥活性炭的多功能作用,努力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延伸,力争在工业用炭的基础上,向生活用炭、保健用炭方向发展,形成几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

现阶段,国内很多消费者对竹炭产品的认知度还不高,行业整体消费氛围尚未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竹炭行业的发展。

现阶段,大多数竹炭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市场竞争力低,竹炭产品和品牌宣传力度不强,使得很多消费者不了解竹炭产品的功效和特点。

据中央电视台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很多国内消费者还不知道大多数竹炭产品,而知道的少数消费者又不完全了解竹炭的用途。

在全球注重环保低碳的大背景下,竹材作为最好的木材替代品之一,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同时,随着全球森林资源的减少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竹炭制品因其生态、低碳、环保、性价比高等特质正成为全球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趋势。

我国竹炭行业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尚未形成具有显著优势的龙头企业,低端产品无序竞争情况严重。

目前,竹炭行业内小工厂、家庭作坊性质的企业偏多,基本采用土窑法烧制竹炭,出炭率低,一般仅为18%-20%。

同时,大多数竹炭企业不重视竹炭产品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各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分工与合作,竞相压价,产品质量参差不全,销售模式大同小异,使得消费者对竹炭产品的信任度下降,导致竹炭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影响竹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竹炭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我国发展时间仅10多年,且竹炭行业主要是由林区炭农从传统木炭生产工艺转变发展起来的,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国内对竹炭产业的研究仍处在初始阶段,科学研究相对滞后。

对于许多竹炭产品,只知道其使用功效,而其应用机理及理化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科研的相对滞后导致了竹炭生产工艺缺乏创新,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从而阻碍了竹炭产业快速发展。

竹炭产品作为一种全新的健康环保产品,摈弃了同类化学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副作用。

完全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对绿色产品的心理需求,符合人们崇尚自然、回归大自然新理念。

因此,竹炭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符合人们的消费理念,应该形成各地的产品特色,予以积极倡导和大力发展。

中国竹炭产业经历了十多年的历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居世界之首。

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我们应该加强以下5方面进一步研发:目前竹炭生产设备主要依靠传统的砖土窑设备,生产效率低、能耗大、生产周期长、得率低、窑体温差大、工艺难控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缺陷。

要克服上述缺陷,必须采取一方面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大研发力度,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符合国内竹炭产业发展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设备。

竹炭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其本身的结构,无论是作为吸附、远红外还是屏蔽性能,都与其内部微观结构相关,而内部微观结构主要又受炭化工艺影响。

功能竹炭生产工艺目前还停留在研究层面或在实验室阶段,企业生产者没有按照不同用途的竹炭对应不同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竹炭良莠不齐,直接影响后续深加工产品开发,导致竹炭产品的功能没有很好显现。

竹炭深加工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少,应用领域狭窄,目前还主要集中在日用品为主,还没有大规模工业化领域应用。

一方面,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提升产品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竹炭材料在清洁能源、环境治理、医疗保健、功能食品和生物材料领域新产品。

如研发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燃料电池、清洁燃料、高导电和远红外产品、药用产品、食用产品等。

我国竹醋液的研发起步较晚,主要在竹醋液的理化性质、组分含量等方面研究,还停留在实验阶段为主,已开发部分粗级产品,被市场接受的很少,造成竹醋液积压,影响炭农回收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导致直接排放,既影响了竹炭行业的发展,又污染了环境。

为此,要加速竹醋液精制设备研发,保证产品质量,突破新产品研发的技术瓶颈,开拓竹醋液在农林、环境、食品、日用化工、医药等领域新产品的研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