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制设备使用说明书

自制设备使用说明书

自组织网络通信实验平台的使用说明昆明理工大学通信系目录目录 (2)一.验收环境 (3)1.硬件 (3)2.软件 (3)3.运行环境配置 (3)二.用户界面 (4)三.网卡配置模块 (4)四.协议分析模块 (6)五.拓扑展示模块 (13)六.流量统计模块 (16)七.协议实施模块 (18)八.网络安全模块 (25)九.服务编程模块 (33)一.验收环境1.硬件硬件配置数量:CPU:1G内存:512M硬盘:20G其他:鼠标、键盘2.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 XP其它软件:winpcap2.0以上、IE浏览器等3.运行环境配置安装winpcap完成后即可运行此软件二.用户界面启动系统以后出现如图2.1所示界面:图2.1 用户启动界面用户界面采用控制面板风格,用户点击相应的按钮进入相应的功能模块。

主界面共展示了八个功能模块:网卡配置、流量统计、协议分析、协议实施、拓扑展示、服务编程、网络安全和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模块尚未开发,服务编程模块基本功能实现还有待完善)三.网卡配置模块声明:本实验平台中,网卡配置模块为最基础的模块,在进行所有的模块实验前必须进行网卡进行配置。

进入用户界面后,单击网卡配置图标,弹出如图3.1所示对话框:图3.1 网卡配置对话框网卡配置步骤:1.网络类型配置网络类型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

用户根据主机的网络环境自行进行选择。

2.工作模式配置工作模式分正常模式和混杂模式两种。

在以太网中,信息会发送到网络中所有的节点,有些节点会接收这些信息,同时有些节点会简单的丢弃这些信息。

接收或丢弃信息由网卡来控制的。

在正常模式下,网卡只能捕获接收目的Mac地址为本机Mac的数据。

在混杂模式下,网卡能够接收到所有流经本机网卡的数据,而不管它是不是这些包指定的目的地址。

而对于无线网络,为防止相互干扰,只能工作在正常模式下。

3.网卡选择对于一般主机,网卡列表中至少有两块网卡。

一是普通以太网卡,二是拨号网卡(基本不用)。

配置完成后,单击“确定”弹出如图3.2所示网卡设置信息对话框:图3.2 网卡设置信息对话框4.查看网卡设置信息是否正确,若不正确,点击取消按钮,返回图3.1重新配置;若正确,点击“确定”,弹出网卡配置成功提示,如图3.3所示,若点击“取消”,则可重新配置图3.3 配置成功提示至于选择的网卡是否适当,用户可在配置完成后,点击流量统计模块进行测试,看主机信息是否与真实网络环境相符。

四.协议分析模块1.用鼠标左键点击协议分析图标,弹出协如图4.1所示对话框,对话框有两个选项卡。

图4.1 协议分析对话框(协议帧解析对话框)2.选择“协议帧解析”选项卡,如图4.1所示。

3.选择“应用层协议”,如图4.2所示。

图4.2应用层协议对话框若选择了“协议帧解析”选项卡,则可以利用操作面板进行不同的操作。

协议帧解析(1)点击协议类型的下拉菜单,其中包含了不同的协议选择项,如图4.3所示。

图4.3协议分析中的协议类型选择(2)选择一种协议,如TCP,点击按钮,即开始进行协议分析,协议首部详细信息和数据包内容就在相应的显示区显示出来,如图4.4所示。

图4.4 TCP协议分析界面(3)点击按钮,则停止协议分析。

(4)若选择UDP协议,则相应的协议分析界面如图4.5所示。

图4.5 UDP协议分析界面(5)若选择ICMP协议,则相应的协议分析界面如图4.6所示。

(6)若选择IP协议,则相应的协议分析界面如图4.7所示.(7)若选择IGMP协议,则相应的协议分析界面如图4.8所示。

(8)若选择ARP协议,则相应的协议分析界面如图4.9所示(9)若选择MAC协议,则相应的协议分析界面如图4.10所示图4.10 MAC协议分析界面(1)点击按钮,打开知识测评界面,见图4.11所示。

图4.11 知识测评界面(2)用鼠标选择答案,若选择正确,则出现如图4.12所示信息框。

图4.12 正确选择信息框(3)点击确定按钮继续进行测试。

(4)若选择错误,则出现如图4.13所示信息框。

图4.13 错误选择信息框(5)给出正确答案,点击确定按钮继续进行测试。

(6)测试完毕后,自行进行测评结果分析:出现如图4.14所示信息框。

图4.14 测评结果分析信息框(7)点击知识测评界面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随时退出测评。

五.拓扑展示模块点击“拓扑展示”图标,弹出如图5.1所示网络拓扑展示界面。

该模块主要完成网络导航和拓扑展示功能。

要使用网络导航功能,必须配置GPS模块,本系统使用GPS为USB接口,所以要确保主机安装了相应的串口转USB驱动才能使用该模块功能。

图5.1网络拓扑展示界面1.网络导航当用户点击网络导航按钮时,则打开GPS定位对话框,如图5.2所示。

图5.2 GPS对话框GPS定位成功后,主机将自动定位在地图上的相应位置,当主机移动时,在地图上将真实的显示主机的移动状况,如图5.3所示。

图5.3 主机位置显示2.拓扑展示用户点击拓扑展示按钮,将开启AdHoc网络仿真功能,该模块将网络中的主机动态地显示在界面上,模拟移动的adhoc网络。

运行界面如图5.4图5.4 AdHoc网络模拟本模块还具有鹰眼显示功能,由于adhoc网络的通信距离有限,故鹰眼功能没有开启六.流量统计模块点击流量统计图标,弹出流量统计界面,如6.1图所示。

图6.1 流量统计界面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流量的实时统计,包括主机实时流量曲线统计、网络协议数据柱状图统计和局域网主机流量统计。

当主机组成adhoc网络时,局域网主机统计出各台主机的真实网络流量统计。

该模块上部分显示了本机基本网络信息,即主机名、IP地址和MAC地址。

该模块有开始、暂停和知识测评三个按钮,有三个流量统计展示区域,还有实验指导说明区域。

根据实验需要,点击不同的按钮,完成相应实验内容。

1.点击“开始”按钮,三个统计部分同时进行统计,运行界面如下图6.2所示。

图6.2 流量统计运行界面2.点击“暂停”按钮即可停止流量统计。

3.点击“知识测评”按钮后弹出如图6.3对话框,用于测试计算机网络的知识。

(1)用鼠标选择答案,若选择正确,则出现如图6.4所示信息框。

图6.4正确选择信息框(2)点击确定按钮继续进行测试。

(3)若选择错误,则出现如图6.5所示信息框。

图6.5 错误选择信息框(4)给出正确答案,点击确定按钮继续进行测试。

(5)测试完毕后,自行进行测评结果分析:出现如图6.6所示信息框。

图6.6 测评结果分析信息框(6)点击知识测评界面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随时退出测评。

七.协议实施模块需要注意的是本模块实验需要与协议分析配合使用,目标主机先进入协议分析模块运行,等待源主机各种协议帧的发送。

点击图标,出现界面如图7.1所示:图7.1 网络协议实施界面(MAC协议帧)该界面有MAC协议帧、IP协议帧、TCP报文、UDP报文和ICMP协议帧五个选项卡,也就是五个实验。

1.MAC协议帧实验选择MAC协议帧选项卡,如图7.1所示:(1)目的主机进入协议分析模块,选中ARP,应该是发送点击开始(没有此按钮)等待源主机发送ARP帧,在做这个实验之前可以通过实验指导了解MAC帧的构造,按下按钮后还可在实验结束后对原有的书本理论知识进行回顾。

输入源主机和源主机的MAC地址,选中,点击按钮,若MAC地址输入正确,则出现如图7.2所示信息。

若MAC地址输入错误,则出现如图7.3所示信息。

图7.3 MAC地址输入错误提示(2)目的主机进入协议分析模块,选中IP,操作同上。

2.IP协议帧实验(1)首先要在目的主机协议分析模块中选中IP,点击开始,等待源主机发送IP包。

(2)在源主机中选中第二个选项卡,出现如图7.4所示界面,(3)点击协议文本框右边的下拉菜单,出现如图7.5所示菜单图7.5 协议选择下拉菜单(4)选择协议,IP协议帧实验要对首部的内容、和进行填写,需要填写目的和源IP地址。

(5)最后要进行校验和计算,点击按钮能自动计算校验和,而后点击(6)如果要进行知识测评,可点击进行测试。

3.TCP报文实验(1)本模块首先要在目标主机协议分析模块选择TCP,点击开始。

(2)在源主机中选中第三个选项卡,如图7.6所示,对于TCP而言不仅需要校验TCP报文,还要对IP报文进行校验并填充。

其中URG和ACK复选框若不被选中的话,紧急指针和确认号编辑框呈禁用状态,不可用。

按实验要求填写、、、和地址编辑框。

图7.6 TCP报文(3)最后要进行IP校验和计算,点击按钮能自动计算校验和,而后点击会将自动填充,都填充完毕后点击如图4.5所示。

(4)如果要进行知识测评,可点击进行测试。

图4.54.UDP报文UDP报文的装帧发送和之前的实验类似,不过对于UDP而言他需要计算UDP长度后方可校验UDP报文,而UDP的长度是包括数据填充的内容,可参考实验内容部分。

(1)在目标主机协议分析模块选择UDP,点击开始,(2)在源主机中选中第四个选项卡,如图,并在源主机上根据实验内容填写、、,(3)点击自动计算UDP报文长度,点击会自动填充,点击(4)如果要进行知识测评,可点击进行测试。

图4.65.ICMP协议帧ICMP协议帧有两部分组成:ICMP首部和ICMP数据。

只有ICMP首部有统一的格式,共有类型、代码、校验和3个字段。

本实验模块针对ICMP协议帧结构,主要做如下测试:首先,常见类型选择。

常见类型有:目的不可达(ping命令里常见到的是主机不可达)、源抑制和路由重定向。

其次,代码值选择最后根据实验内容填写完毕后,点击发送如图4.7所示,当然本部分仍有知识测评,可点击进行测试。

图4.7ICMP测试主要选择其类型,其次还要选择子代码值。

本实验模块中集成了常见的一些类型:目的不可达(ping命令里常见到的是主机不可达)、源抑制和路由重定向。

而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子类型(以radiobutton形式)供选择。

根据实验内容填写完毕后,最后点击发送如图4.7所示,当然本部分仍有知识测评,可点击进行测试。

八.网络安全模块鼠标单击“网络安全”图标,弹出如图8.1所示界面:图8.1 网络安全模块界面网络安全模块有本机信息、操作区和检测事件显示三个区域。

(1)本机信息显示本机信息。

(2)操作区有开启ARP线程、关闭ARP线程、发送ARP包、实验指导、小测试和数据安全六个操作按钮。

(3)检测事件显示区在这里显示检测到的主机状态变化和事件及发生此事件的时间。

1.开启ARP线程(1)点击操作区中的“开启ARP线程”按钮,系统开始抓包。

系统从局域网中检测到很多数据请求和响应,如图8.2所示。

图8.2 抓包(2)点击操作区中的“关闭ARP线程”可停止抓包。

2.发送ARP包(1)点击操作区中的“发送ARP包”,打开模块如图8.3所示,此部分可以学习到ARP数据包的配置和组成,图8.3 发送ARP包(2)在右面的目的ip和源ip两个框中分别写入IP地址(可以是本机收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