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本课程是针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篮球普修学生开设的篮球课程。
该课程是重点地向学生传授篮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知识,培养学生一般篮球运动和教学能力、组织一般竞赛活动的一门课程。
(二)编写依据: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和《XXXX年XXXXXX 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要求,以及“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篮球运动高级教程》普修教材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对体育教育人才的要求而制定。
(三)目的任务:
1、培养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的体育和教育事业,热爱篮球运动,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重点理论知识,对篮球运动的现状、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3、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发展学生的篮球运动专项身体素质、技战术运用与实战能力,达到篮球项目三级运动员水平。
4、使学生掌握篮球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对初学者进行教学的实际能力。
胜任中等以上学校教学工作。
5、使学生掌握重点篮球竞赛规则裁判法,具备从事篮球比赛临场裁判及组织竞赛的基本工作能力。
(四)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理论6学时;技术26学时;实践4学时,共36学时,2学分。
(五)适用对象:休闲体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3年级学生。
(六)课程编码:KY1802C10、KY1809A12、KY1810D28。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总学时与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二)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三)技术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四)实践能力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包含在技术教学时数内)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一)理论课教学内容
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知识点:篮球运动起源、世界篮球运动发展概况、中国篮球运动概况
第二节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
知识点:篮球运动的特点、作用、意义
第二章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
知识点:篮球技术概念与分类、移动动作分析、运球技术分析、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分析、持球突破技术分析、抢篮板球技术分析
第三章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
知识点:篮球战术概念与分类、基础配合战术分析、快攻组织形式和结构、人盯人攻防战术分析
第四章篮球教学文件制定与课的组织
知识点:教案的制定、教学课的组织
第五章篮球运动的竞赛组织工作
知识点:竞赛的意义和种类、基本的竞赛编排与成绩计算方法、记录台的工作
第六章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第一节篮球竞赛规则
知识点:了解带球走、非法运球等违例行为和罚则、掌握侵人犯规、技术犯规及处理第二节篮球竞赛裁判法
知识点:了解裁判员的职责、区域分工和跑动路线、理解裁判员的基本手势和判罚方法
(二)技术课教学内容
第一章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
第一节移动
技术点:基本姿势、起动、急停、变向跑、侧身跑、滑步、转身、单双足跳、后退跑、交叉步
第二节传接球
技术点:双手胸前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单手背后传球、单双手反弹传球、双手接球
第三节投篮
技术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女)、跳起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第四节运球
技术点:高运球、低运球、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背后运球、后转身运球、跨下运球
第五节持球突破
技术点: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原地持球顺步突破
第六节防守对手
技术点:防守无球队员、防守有球队员、防守中锋
第二章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
第一节基础配合
技术点:传切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突分配合、挤过配合、穿过配合、绕过配合、关门配合、夹击配合、交换防守配合
第二节快攻战术
技术点:快攻发动、接应、推进、结束阶段二攻一、二攻二、三攻一、三攻二配合
第三节全队战术配合
技术点:半场人盯人攻、防战术配合;2—3联防、2—1—2联防攻、防战术配合;1—2—1—1防守攻、防战术配合
四、考核方法与要求
(一)考核形式与时间:
1、理论考试:笔试(平时作业形式)。
2、技术考试:技评与达标(移动、传球、运球、投篮),其中技评占40%,达标占60%,最后一个教学周随堂进行。
3、平时成绩:根据笔记、作业、出勤情况评定。
(二)成绩计算:
1、理论考试:占总分的20%。
2、技术考试:占总分的40%。
3、平时成绩:占总分的40%。
五、教材与参考教材
1、《篮球运动高级教程》,孙民治主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2、《篮球实用教程》,王贺立、周贤江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3、《篮球竞赛规则》,中国篮球协会审定,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
课程所属教研室负责人:执笔人:审核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