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篮球》选修课课程教学大纲

《篮球》选修课课程教学大纲

《篮球》选修课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体育教育学时68学分 2课程代码06190100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介绍篮球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它是篮球必修课程的后续课程之一。

多年来,篮球运动在我国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是社会和学校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之一。

通过篮球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掌握篮球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配合,对重点技术动作使学生能根据中学篮球课程教学的要求正确进行示范;熟练掌握有关篮球运动竞赛工作的组织与编排方法以及篮球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能胜任中学以及基层篮球竞赛工作需要的能力;进一步了解有关篮球教学与组织管理、中学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和篮球场地的修建与管理工作。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品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

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风尚。

使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合基本战术配合,并根据中学体育教育的特点,使学生具有会讲、会做、会教的能力,能胜任中等学校篮球课程的教学、指导课外活动的工作和基层篮球竞赛工作。

(三)本大纲制定的依据、原则和要求本大纲是根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的。

本大纲内容是以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依据中学篮球运动教学的目的、任务与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篮球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等原则,要求所选大纲内容能严谨、实用,能紧贴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篮球运动的规律特点,符合中学篮球课程教学的要求。

(四)教学时数分配表(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教材:高等学校教材:球类运动——《篮球》(高等教育出版社),孙民治主编,第3版,北京,2001年7月。

2.参考书:(1)《篮球竞赛规则》:2003年版/中国篮球协会审定,根据规则与裁判法的更新及时更换。

(2)《篮球裁判员手册—裁判方法与技巧》:1998—2002年版/中国篮球协会审定,根据规则与裁判法的更新及时更换。

二、教学内容纲要(一)理论部分(加“△”的表示为本章的学习重点)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一、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概况、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发展趋势等。

2. 掌握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和在中国的发展概况,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概况1. △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中的重要事件第二节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1. △篮球运动的六大特点及具体内容第三节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1. △发展的十二大趋势及具体内容第四节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1. 篮球运动传入我国的时间、地点2. 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概况、重要事件第二章篮球教学与组织管理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篮球教学的原则、篮球教学的主要方法以及组织形式;2. 掌握篮球教学文件的制定和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手段。

二、教学内容1. △篮球教学原则2. △篮球教学的方法和组织形式3. 篮球教学文件的制定第三章中学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中学篮球教学的方法。

2.了解中学篮球课教学的内容以及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内容1. △中学篮球教学的方法2. 中学篮球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第四章中学篮球队的训练工作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中学篮球队的训练工作。

2. 掌握中学篮球队的任务与组建工作。

二、教学内容1. 中学篮球队的任务与组建工作2. △中学篮球队的训练工作。

第五、六、七、八、九章篮球运动技术理论一、教学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篮球技术分析、重点技术的特点、结构以及基本的教学方法;二、教学内容1. △篮球技术分类,重点技术的特点、结构:2. △篮球重点技术的基本教学方法:第十、十一、十二章篮球运动战术理论一、教学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篮球战术分析、重点战术的特点、结构以及基本的教学方法;2. 了解全场紧逼人盯人和进攻区域联防战术及要求。

二、教学内容1. △篮球战术的定义;2. △篮球战术的分类,主要特点,结构;3. △主要几种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的定义及教学方法。

第十四章篮球运动竞赛主要规则与裁判法一、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篮球规则中的球队、比赛通则中的具体条款:2. 掌握违例和侵人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和技术犯规:3. 掌握规则中的一般规定和比赛记录表的记录。

4. 掌握临场裁判员的基本移动方法和技巧,以及出现违例和犯规时的处理。

5. 了解双方犯规和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二、教学内容l 场地、设备,工作人员职责;2. 球队、△比赛通则:3. △违例、接触、侵人犯规、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4. 一般规定;5. △临场裁判员的分工与配合及基本的站位技巧;6. △裁判员手势和程序:7. △罚球、暂停和替换:8. △比赛开始、球出界和掷球人界以及投篮的情况;9. 篮球比赛的记录工作。

第十五章篮球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工作一、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篮球竞赛的组织工作;2. 熟练掌握篮球竞赛制度、编排方法和成绩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篮球竞赛的组织工作;2. △篮球竞赛的竞赛制度、编排方法及成绩的计算。

(二)实践部分第五章移动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篮球移动技术动作几种主要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二节移动技术的动作方法1. 起动、急停、转身、滑步、撤步:2. 基本姿势、变向跑、攻击步。

第六章进攻技术一、教学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进攻技术中的原地及行进间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单手肩上传球:2. 熟练掌握原地及跳起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篮下单手低手投篮技术动作;3. 熟练掌握行进间高、低运球、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动作、运球急停急起;4. 熟练掌握交叉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5. 掌握双手头上传球、反弹传球、双手胸前投篮、行进间篮下单手肩上投篮、运球转身、体后变向运球、同侧步持球突破技术动作。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传、接球1.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双手接球动作2. 双手头上传球、反弹传球、低手传球第二节投篮1.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急停跳起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篮下单手低手投篮:2. 行进间篮下单手肩上投篮、双手胸前投篮、勾手投篮。

第三节运球1. △行进间直线高、低运球、运球急停急起、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体后变向运球、运球转身、体后变向运球(背后运球)。

2. 提前变向不换手运球、胯下运球。

第四节持球突破1. △接球急停交叉步持球突破;2. 同侧步持球突破。

第七章防守技术一、教学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防守动作方法、防守有球队员技术动作;2. 掌握防守无球队员;3. 了解抢、打、断球技术动作。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防守移动1. 防守准备姿势;2. △滑步、后撤步、攻击步。

第二节抢、打、断球1. 抢球、打球、断球、盖帽。

第三节防守有球队员1. △防守有球队员动作方法。

第四节防守无球队员1. △防守无球队员动作方法。

第八章抢篮板球一、教学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抢防守篮板球技术动作:2. 熟练掌握抢进攻篮板球技术动作。

二、教学内容1. △抢防守篮板球2. △抢进攻篮板球。

第九章攻、守战术基础配合一、教学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传切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挤过防守;2. 掌握交换防守、挤过、穿过配合、关门、夹击与补防。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进攻战术基础配合1. △传切配合、掩护配合,突分配合;2. 策应配合。

第二节防守战术基础配合1. △交换防守、挤过、穿过配合、关门、夹击与补防。

第十章快攻与防守快攻一、教学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快攻的组织方法与要求。

2. 掌握防守快攻的方法与要求。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快攻1. △快攻发动与接应、快攻的推进、快攻的结束阶段几种配合方法第二节防守快攻1. 防守快攻的几种配合方法。

第十一章人盯人防守战术与进攻人盯人防守战术一、教学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半场人盯人防守的方法;2. 掌握进攻半场人盯人的方法、全场紧逼人盯人攻防战术。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1. △进攻半场人盯人配合方法要求、半场缩小与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的方法要求。

2. 半场松动人盯人战术3. 全场紧逼人盯人与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战术配合第十二章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一、教学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2—2—2区域联防战术;2. 掌握其它几种联防战术;3. 掌握进攻联防战术。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区域联防1. 2—1—2联防的方法、3—2联防;2. 2—3联防、1—3—1联防。

第二节进攻区域联防1. △进攻区域联防的方法三、实践课考试的内容、方法和标准(一)考核内容:考核内容由技术部分,平时成绩两个部分所组成。

1.平时成绩:10分,占总成绩的10%。

包括出勤、课堂提问及练习情况、裁判、记录实习成绩等。

2.技术考核成绩:100分,占总成绩的90%。

包括三项考试内容,每项考试占总成绩的30%,至少有三位教师统一组织现场评分。

3.课程最后成绩:课程最后成绩(100分)=平时成绩×10%+技术1成绩×30% + 技术2成绩×30% + 技术3成绩×30%。

(二)考核方法说明。

技术考试考三个单项,分别为投篮(自投自抢)、全场往返多种变向运球上篮、全场五打五。

(三)实践课考试方法及标准。

1.投篮(自投自抢)。

测试方法:考核的学生以篮圈中心投影点为中心,5.2米距离(男女同距),1分钟内自投自抢。

每人两次机会,投篮方式不限,记取其中一次最佳成绩。

标准:2.全场往返多种变向运球上篮。

场地布置:见下图,全场变向运球时篮球场地上的标志①、②、③为以40厘米为半径的圆圈,考生在考试时必须任意一脚踩到圆圈线或圆圈内地面。

测试方法:考试者在球场端线中点站立,面向球篮,用右手运球运向①处,在①处做背后运球变向,换手向②方向运球,至②处做左手后转身运球变向,换右手运球至③处,右手体前运球变向后上篮。

球中篮后方可用左手运球返回③处,做背后运球,换右手运球至②处做右手后转身运球变向,运球至①左手体前运球变向后上篮。

球中篮后做同样动作再重复一次,回到原处停表。

以计时为标准,每人两次机会,以最佳一次计算成绩。

标准:3.全场五打五。

方法:五打五全场的比赛,由教师根据学生场上表现进行技评打分。

标准:优秀——动作完全正确,协调、连贯;技术运用完全合理,运用效果好;战术配合意识强,实战效果较好。

良好——动作正确,协调;技术运用完全合理,运用效果较好;战术配合意识较强,实战效果较好。

及格——动作基本正确,协调;技术运用基本合理,运用效果一般;战术配合意识一般,效果一般。

不及格——动作不正确,不协调;技术运用不合理,运用效果差;战术配合意识差,实战效果也较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