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

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

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
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城市湿地公园非常重要,本文详细分析城市湿地公园内涵以及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原则,其目的是研究出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途径。

标签:景观设计;城市;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是我国湿地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建设湿地公园,充分发挥湿地的效益。

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湿地公园开始建设,湿地面积增加到41.50万hm 。

但由于人们对湿地公园的认识不足,湿地公园设计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没有形成完善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论体系,其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因此,如何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合理有效地开展景观设计成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加强其研究将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1、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相关理论
1.1城市湿地公园简介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传统的绿化手段,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更强的观赏性,可供人游览,并且其中植物豐富,具有科研和教育价值。

加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水平,能有效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

一般而言,城市湿地公园共有以下几个分区:首先是重点保护区,主要用于保护珍贵的湿地动植物,具有相应的科研价值;其次是湿地展示区,主要用于体现城市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具有游览和观赏价值;再次是游览活动区,主要用于开展多种娱乐活动,发挥其娱乐性作用;最后是管理服务区,主要是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管理,减少外力因素对城市湿地公园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1.2湿地公园设计分类
近些年来,不少城市都在利用有条件的绿地设计成为具备旅游或生态价值的湿地类型公园,并且湿地公园也成为了周末家人度假的不错选择。

湿地公园按其自然属性可以分为:人工湿地公园与自然湿地公园。

人工湿地公园是建立在已有的湿地基础上,或是需要后期进行保护的湿地基础上,通过人工规划设计,在生态学基础理论之上进行的设计,并具备较完整的自然生态特性。

1.3建设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
湿地公园是重要的湿地建设工作内容,就湿地公园本身而言,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保护,凸显出生态、文化、美学等理念,充分发挥出湿地公园的多种效益,更便于人们休憩、游览以及开展各类科学、教育活动等,使得湿地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由此可见,建设湿地公园具有重
要的意义。

2、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原则
2.1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多样性特点,严格按照我国湿地保护法的法律法规开展城市湿地公园建设。

统筹湿地实际的自然特点,最大程度保障生态物种、生态资源的多样性与和谐发展,突出当地湿地的地质特点、自然环境特点。

结合自然生态环境,切实开展湿地公园景观建设,保障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自然性与人文性。

2.2适用性原则
不同湿地的形成原因也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湿地公园进行设计时,需要设计人员能够综合湿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进行深入分析,遵循适用性原则进行景观优化设计,不能固守单一的景观设计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满足湿地公园建设的要求。

2.3生态保护性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前期设计中,需要对地块所处地区的水文地貌、动植物、生态条件、环境气候等做出比较全面的了解。

而且设计方案需要站在生态性理论基础上,尽量减少对于原始环境的干扰。

在材料选择和构造方面,需使用生态型材料,减少人为污染。

3、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途径
3.1景区服务设施设计应用
城市湿地公园服务设计是保障城市湿地公园景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广大游客与游人们休息小憩的必备设施。

只有构建起良好、科学、高质量的城市湿地公园服务设置,才能避免游客破坏环境。

在城市湿地公园中,可以在不干扰环境自然发展和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设置景观亭、水榭、院桥、游廊等景观。

将静态观赏服务设备,例如,凉亭、水榭、舫等,与动态观赏景观,如旅游路线、景观船等进行合理的穿插设置。

在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强化雕塑等具有人文景观的设施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广大游客们的观赏与服务带来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3.2湿地公园景观自然生态化设计
首先,尊重自然,尽量充分利用原有的水系等条件展开设计,并注重加强当地物种的保护,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改善空气质量、涵养水源的景观设计目标。

其次,注意凸显公园的生态价值观,符合城市战略发展的总体要求。

还有,在景观
设计之前,也要做好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将湿地的地理、气候、水文等条件了解到位,并且能够按照生态系统特点以及因地制宜原则进行植物搭配设计,尽量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加强植物生态多样性的保护,进而呈现出良好的景观搭配设计效果。

3.3湿地植物种植设计
(1)植物具备发达的根系,能有比较强的输氧能力。

(2)考虑植物品种的净水能力。

代表植物包括如:浮萍、凤眼莲、荷花、芦苇、香蒲等。

(3)具备良好的景观效应。

因城市湿地公园的特殊观赏性,需要在设计中考虑植物搭配的色彩感,组团配植,并将植物特色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从而突出湿地环境的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对于湿地景观产生更多的精神共鸣。

(4)便于管理。

湿地公园植物往往种植面积较大,品种较多。

因此,在植物选择时,尽量选取适于本土生长的常见植物,方便与后期进行管理。

4、结语
近几年,生态理念就比较深入人心,在湿地公园的设计工作中,就需要设计人员具备这种理念,并且能够结合这种理念进行景观优化设计,进而保证自然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加强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真正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实际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掌握关键的设计要点,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使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更具合理性、科学性,为人们提供休憩、观赏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张曼胤,崔丽娟,李伟.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11)
[2]吕娜,王小璘.生态水质净化技术在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以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一期景观设计为例[J].风景园林,2013(5)
[3]冯玉璞,哈梅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文化景观营造研究——以银川阅海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1(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