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
色外,还需进行特检,如:PAS、Masson
本 三色染色和免疫荧光及透射电镜等。
病
肾小球细胞增多
理
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
变
基本病变 炎性渗出和坏死
化
玻璃样变和硬化
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H E PAS PASM Masson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 急性肾炎综合征
临
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血 管 球 的 结 构 示 意 图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大多数类型是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免疫性疾病。
引 起 肾小 球 肾 炎 的 抗 原 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发病机制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目前临床上对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主要通过
基 穿刺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除进行常规HE染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三)肾病综合征及相关肾炎类型
1、膜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 是 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因肾小球炎性病 变不明显,故又称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病变特点是弥漫性毛细血管合征
床
GBM损伤—非选择性蛋白尿
病
2、本病起病隐匿,病程长,对激素
理
治疗不敏感。
联
3、多数患者预后较差。
系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minimal change glomerulonephritis),因光镜下肾小球病变不明 显,而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大量脂质沉积,故又 称脂性肾病(lipoid nephrosis)。
• 残存肾单位越来越少,患者体内代谢产物大量堆积 —氮质 血症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病程长短不一,部分病变发展缓慢,
结 病程可迁延数年至数十年预后差。
死亡原因:
局
尿毒症
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和脑出血
注:肾小球肾炎特点总结(见教材P284)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back
第二节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是由细菌感染引 起的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累及肾盂、肾间质和肾 小管,是肾脏的常见病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镜 下: 1、多数肾小球纤维化、玻变,所属的肾小管萎
缩、消失; 2、细小动脉硬化; 3、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 4、病变轻的肾小球代偿性肥大,肾小管扩张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临
主要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
床
病
1、多尿、夜尿、低比重尿
理
2、高血压
联
3、贫血
系
4、氮质血症、尿毒症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血尿、蛋白尿及管型--毛细血管壁损伤,通透性增加
水肿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
高血压
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儿童预后好,仅1%-2%患者转化为慢
转
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归
成人预后较差,可有15%-50%转为慢
性肾小球肾炎。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二)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肉 眼: 呈大红肾或蚤咬肾外观
病
光 镜: 肾小球内细胞增生伴多少
理
不等的变质和渗出
变
免疫荧光: GBM和系膜区有散在IgG和
补体C3 沉积
化
电 镜 :GBM和上皮细胞间有电子致
密的驼峰状沉积物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临床病理联系
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少尿、无尿
毛细血管腔狭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为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发展的终末阶段。
病变特点为大量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和硬化 又称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多见于成人,常引起慢性肾衰竭,预后差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病理变化
肉 眼: 双肾体积缩小,表面呈弥漫细颗粒状。切面皮
质变薄,皮髓质界限不清。呈“颗粒性固缩肾”
是引起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 病因和发病机制:肾小球内无免疫复合物 沉积,实验研究显示肾小球滤过膜阴离子 丧失。电荷依赖性屏障功能的丧失可能与 蛋白尿的形成有关。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病 肉 眼:肿胀,苍白,皮质内可有黄白条纹
理 光 镜: 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细胞内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肾盂肾炎
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大肠
病 因 杆菌,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和 发
下行性感染:
感染途径
病
上行性感染
机
制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病因和发病机制
– 感染途径: – 上行性感染:主要感染途径,下尿路感染(尿道
炎、膀胱炎)时,细菌沿输尿管和周围淋巴管上 行至肾盂和肾间质引起病变。当有膀胱输尿管尿 液返流时,更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病原菌大多 为大肠杆菌。由于女性尿道短,特别是当各种原 因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发生肾盂肾炎。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病理变化
光 镜: 肾小球增大,细胞增多,血管球呈分叶状,
GBM明显增厚,肾小球细胞和系膜基质增多,银染时呈双
轨电状。 镜: Ⅰ型 内皮下出现致密沉积物
Ⅱ型 GBM内出现不规则带状的致密沉积物
免疫荧光:Ⅰ型
Ⅱ型
C3颗粒状沉积,IgG及C1q、C4 C3沉积在GBM的一侧或系膜区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的主要病变为系膜细胞 增生、系膜基质增多和基底膜不规则增厚。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者,据超微结构和免疫荧光分为Ⅰ型和Ⅱ型 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Ⅱ型预后更差
病人血清中IgA含量高,部分病人循环中出现 含IgA的免疫复合物,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病理变化
光 镜: 组织学改变差异大,可表现为局
灶性节段性增生、弥漫性系膜增生等
免疫荧光:系膜区有高强度的IgA,常伴C3
电 镜: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五)慢性肾小球肾炎
出现大量脂质和玻璃样小滴。
变 电 镜:弥漫性足细胞足突消失,胞体扁平
化 免疫荧光:阴性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其中以高度 临 选择性的大量蛋白尿尤为突出,主要为小 床 分子白蛋白。
表 预后
良好,90%对肾上腺皮质
现 激素治疗敏感,可完全恢复。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3、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
床
起病急,进展快,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后,迅速
表 发生少尿、无尿伴氮质血症,并发生急性肾衰竭。
●肾病综合症
现
大量蛋白尿、明显水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
●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
持续或复发性肉眼或镜下血尿等
●慢性肾炎综合征
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及氮质血症等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Pathology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肾小球肾炎的概念病理类型和各型病理变化,临床病 理联系及结局。
2、掌握肾盂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及结局。 3、熟悉肾癌和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重、难点:
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及各型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肾盂肾炎的病变与临床病理联系。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FSGS),其病变特点是肾 小球硬化,呈局灶性和节段性分布。
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病 光 镜:肾小球局灶性节段性硬化,
理 即病变肾小球内基质增多,基膜塌陷 变 免疫荧光:IgM、C3在病灶区沉积 化 电 镜:足细胞的足突消失,上皮细胞剥脱
glomerulonephritis,PRGN) ,为一组病情急速发展的肾
小球肾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综合征衰。
其病变特征为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 成新月体(crsent) ,故又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rsentic glomerulonephritis)。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和免疫荧光)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tive glomerulonephritis)的病理特点是弥漫性系膜细胞 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
本型肾炎我国常见。多见于青少年。 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慢性肾炎综合征等,预后 较好。
病
因
RPGN可由不同原因引起,大多数是免
和 疫损伤所致,据免疫检查结果分为三型:
发
Ⅰ型:CrGN抗GBM性肾炎
病
Ⅱ型:CrGN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机
Ⅲ型:CrGN免疫反应缺乏型
制
郧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 Goodpasture syndrome:即肺出血肾炎综合症, 一些患者的抗GBM抗体与肺泡基膜发生交 叉反应,引起肺出血,伴有血尿、蛋白尿 和高血压等肾炎症状,常发展为肾衰竭。 肺组织常表现为红褐色实变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