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素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姓名:容榕班级:园艺091学号:0931100714摘要:赤霉素是广泛存在的一类植物激素,在特定的条件科学的用量下可以促进蔬菜的生长。
关键词:赤霉素、促进、活性、生产赤霉素,是广泛存在的一类植物激素。
其化学结构属于二萜类酸,由四环骨架衍生而得。
可刺激叶和芽的生长。
已知的赤霉素类至少有38种。
赤霉素应用于农业生产,在某些方面有较好效果。
例如提高无籽葡萄产量,打破马铃薯休眠;在酿造啤酒时,用GA3来促进制备麦芽糖用的大麦种子的萌发;当晚稻遇阴雨低温而抽穗迟缓时,用赤霉素处理能促进抽穗;或在杂交水稻制种中调节花期以使父母本花期相遇等。
各种不同的赤霉素之间的差别在于双键、羟基的数目和位置。
自由态赤霉素是具19C 或20C的一、二或三羧酸。
结合态赤霉素多为萄糖苷或葡糖基酯,易溶于水。
赤霉素可以用甲醇提取。
不同的赤霉素可以用各种色谱分析技术分开。
不同的赤霉素生物活性不同,赤霉酸(GA3)的活性最高。
活性高的化合物必须有一个赤霉环系统(环ABCD),在C-7上有羧基,在A环上有一个内酯环。
植物各部分的赤霉素含量不同,种子里最丰富,特别是在成熟期。
现在市面上常用的赤霉素是赤霉素(GA4+7),它是“九二零”的改良型,更高效、更稳定、更安全。
它能显著地促进植物茎、叶生长,特别是对遗传型和生理型的矮生植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代替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光照和低温条件,从而促进发芽;可使长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缩短生活周期;能诱导开花,增加瓜类的雄花数,诱导单性结实,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延缓果实衰老;在棉花盛花期喷洒能减少蕾铃脱落,提高结铃率。
赤霉素在pH值3~4的溶液中最稳定,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赤霉素变成无生理活性的伪赤霉素或赤霉烯酸。
赤霉素的前体是贝壳杉烯。
某些生长延缓剂,如阿莫-1618和矮壮素等能抑制贝壳杉烯的形成,福斯方-D能抑制贝壳杉烯转变为赤霉素。
赤霉素在植物体内的形成部位一般是嫩叶、芽、幼根以及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组织。
不同的赤霉素存在于各种植物不同的器官内。
幼叶和嫩枝顶端形成的赤霉素通过韧皮部输出,根中生成的赤霉素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
赤霉素中生理活性最强、研究最多的是GA3,它能显著地促进植物茎、叶生长,特别是对遗传型和生理型的矮生植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代替某些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光照和低温条件,从而促进发芽;可使长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缩短生活周期;能诱导开花,增加瓜类的雄花数,诱导单性结实,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延缓果实衰老。
除此之外,GA3还可用于防止果皮腐烂;在棉花盛花期喷洒能减少蕾铃脱落;马铃薯浸种可打破休眠;大麦浸种可提高麦芽糖产量等等。
赤霉素很多生理效应与它调节植物组织内的核酸和蛋白质有关,它不仅能激活种子中的多种水解酶,还能促进新酶合成。
研究最多的是GA3诱导大麦粒中α-淀粉酶生成的显著作用。
另外还诱导蛋白酶、β-1,3-葡萄糖苷酶、核糖核酸酶的合成。
赤霉素刺激茎伸长与核酸代谢有关,它首先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使DNA活化,然后转录成信使核糖核酸,从mRNA翻译成特定的蛋白质。
赤霉素最突出的生理效应是促进茎的伸长和诱导长日植物在短日条件下抽薹开花。
各种植物对赤霉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遗传上矮生的植物如矮生的玉米和豌豆对赤霉素最敏感,经赤霉素处理后株型与非矮生的相似;非矮生植物则只有轻微的反应。
有些植物遗传上矮生性的原因就是缺乏内源赤霉素(另一些则不然)。
赤霉素在种子发芽中起调节作用。
赤霉素能代替红光促进光敏感植物莴苣种子的发芽和代替胡萝卜开花所需要的春化作用。
赤霉素还能引起某些植物单性果实的形成。
对某些植物,特别是无籽葡萄品种,在开花时用赤霉素处理,可促进无籽果实的发育。
但对某些生理现象有时有抑制作用。
促进麦芽糖的转化(诱导α—淀粉酶形成);促进营养生长(对根的生长无促进作用,但显著促进茎叶的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打破休眠等。
赤霉素最突出的作用是加速细胞的伸长(赤霉素可以提高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而生长素直接调节细胞的伸长),对细胞的分裂也有促进作用,它可以促进细胞的扩大(但不引起细胞壁的酸化)。
赤霉素被广泛的应用于蔬菜生产中,对蔬菜的生产具有优势促进作用。
第一,赤霉素可以促使黄瓜、西瓜多开雌花:在黄瓜的1叶期,用4%的赤霉素乳油500倍液叶面喷雾,在西瓜的2-3叶期,用4%的赤霉素乳油8000倍液叶面喷雾。
第二、赤霉素可以促进土豆、豌豆、扁豆发芽:用4%的赤霉素乳油800倍液,浸种24小时,捞出后(由于切开有伤口,土豆还需用草木灰或其它药剂消毒)播种。
第三、赤霉素可使芹菜、菠菜、散叶生菜叶片肥大:收获前20天,用4%的赤霉素乳油4000倍液叶面喷雾,隔5天再喷1次(这是目前种植户所掌握的最常见一种用法)。
第第四、赤霉素可以提高黄瓜、茄子、番茄坐果率:于开花期用4%的赤霉素乳油800倍液喷花。
另外,在西瓜采收前用4%的赤霉素乳油2000-4000倍液喷瓜,还可有效延长西瓜贮存期。
对于黄瓜的生产,赤霉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赤霉素利诱导黄瓜产生雌花:我们知道黄瓜第1片真叶展开时,生长点已分化12节,下面9节的叶腋花芽已分化形成,但性型未定。
当第7片真叶展开时,花芽分化至23 节,至16节花性已定,雌花多与少直接决定了前、中期的产量。
经试验,用150~250毫克/公斤的赤霉素利用在2 ~5片真叶时喷洒全株上的雌花数,抑制了雄花数,为增产已奠定了基础。
但每朵雌花不一定均成为一条黄瓜,还要求加强水肥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管理。
第二、防止化瓜:温室瓜类由于棚内温度较低,日照时短,自然授粉差,如果栽培措施再不相理,最易引起化瓜。
黄瓜建议采用200~400毫克/公斤的赤霉素稀释液小喷雾器喷洒。
花在含苞待放、正在开花或花瓣开始萎蔫时叶面喷洒均可提高坐果率30%以上。
第三、棚室黄瓜因温度不足或结瓜太多等原因出现“花打顶”现象时,用20毫克/公斤赤霉素溶液喷洒,能促使杆株恢复生长。
第四、棚室黄瓜发生灰霉病,尚未侵染瓜部时,摘除花冠,用赤霉素(50毫克/公斤)与速克灵(500毫克/公斤)的混合溶液涂抹伤口可以防止烂瓜,并使瓜条细长美观。
第五、当瓜条长至10厘米时,用25-3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喷瓜,能促进瓜条生长,增产25%-50%。
青岛百禾源第三代赤霉素是国内首创可直接使用的第三代赤霉素,对作物有效率100%,效果持久,苗期喷施,根系发达,防病害,生长期喷施,营养均衡,长势好,花期喷施,保花、保果、膨果、美果,并可有效解除药害。
在番茄、芹菜、大蒜、菜豆、韭菜、菠菜的生产中,赤霉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番茄生产中用30~35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喷花或幼果,可促进早熟,且可增产20%,用2,4-D或番茄灵保花保果时,加入赤霉素(10毫克/公斤),能使番茄果实增大,美观,商品性好。
在茄子生产中,用10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浸种24小时,茄种发芽率明显提高。
,用20~25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喷洒幼果,可以促进果实生长,产量增加15%。
在菜豆生产中,用10~2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处理矮生菜豆4~5次,可以使菜豆提前开花结实,增加早期产量,用1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在菜豆后期处理,单荚重明显增加,产量提高20~30%。
在芹菜生产中,夏季用100~20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浸芹菜种子24小时,打破休眠,有利于发芽,株高20厘米时,喷洒30~5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芹菜高度增加,叶数增多,产量提高20~30%。
在韭菜生产中,在韭菜收获前10~15天,用2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喷洒,能促进叶片生长,增加产量20~40%。
,在抽薹期用7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喷洒,则出薹整齐,薹细嫩。
在大蒜生产中,蒜苗收获前10天,用20~3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喷洒,可以使蒜苗脆嫩,产量增加。
大蒜抽薹前3~5天,喷洒4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可以使出薹整齐,长度增加,品质改善,增产20%以上。
用冷库贮存蒜薹,入库前将蒜薹用4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浸10分钟,可以使蒜薹在10~15℃条件下贮存4个月不变质。
在菠菜生产中,在菠菜5~6叶期,用20~30毫克/公斤赤霉素液喷洒,7天后再喷1次,可以使叶片宽厚嫩绿,品质改善。
虽然,赤霉素在蔬菜生产中具有优促作用,但是在使用赤霉素时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使用浓度要准确,过高浓度容易使植株徒长失绿,甚至枯死,而且还容易使产品出现畸形、徒长、白化,浓度过低作用不明显。
纯品赤霉素较难溶于水,可先用酒精或高浓度的烧酒先溶解,再加水到需要的浓度,切忌用大于50℃的热水去兑溶液,配好溶液后要立即使用,长时间贮藏容易失效。
赤霉素可与一般农药混用,并能相互增效,但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但可与酸性、中性化肥、农药混用,与尿素混用增产效果更好。
喷药时间最好在上午10:00以前,下午3:00以后,喷药后4h内下雨要重喷。
对叶类蔬菜用液量因作物植株的大小、密度不同而不同,一般每亩每次用液量不少于50千克。
赤霉素水溶液易分解,不宜久放,宜现配现用。
最后,使用赤霉素只有在肥水供应充分的条件下,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不能代替肥料。
参考文献:1.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赤霉素的应用和生产】北京农业大学赤霉素厂编化学工业出版社3.{赤霉素浸种处理对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2001年第3期4.司亚平何伟明.赤霉素对茄子种子活力的影响[J].中国蔬菜,5.司亚平陈殿奎.外源激素对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J].蔬菜,:.6.赤霉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现代农业》2007年第3期7.几种化学药剂处理对蔬菜劣变种子生活力的影响:《华北农学报》2000年第2期8.陈信波.种子处理技术在提高种子生活力上的作用[J].种子,1997(1):43-45.9.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发芽、出苗及活力的影响:《山西农业科学》2009年第2期10.杨文清胡晋谭宏等.赤霉素包衣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及幼苗各部位生长的影响[J].种子,2005,(24):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