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第13课 钓鱼的启示

五年级上册第13课 钓鱼的启示

第13课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重点书写“践、溅、诫”,理解“启示、抉择、实践”等词语,并会正确书写。

2、运用单元导语自主构建学习内容,并练习提问,梳理问题。

3、运用换位、对比、补白等阅读练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钓鱼区分“钩”
板书的启示,理解“启示”的意思
2、学习字词:
指生读,正音“翕动、皎洁、抉择”,同桌相互检查读音
圈画难写的生字词,反馈交流
重点指导:溅起告诫实践
字形的细微区别,学生重点书写,同桌互相检查
二、阅读导语构建学习内容
1、把握主要内容,领会生活启示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含义及表达效果
三、梳理内容
1、从题目上看,主要内容是什么?(钓鱼和启示两部分)
默读,给课文分段
2、说说钓鱼的故事,用简洁的话说一说
学习指导:利用题目,补充题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故事可以起因——经过——结果——
3、启示——画出句子,朗读
连起来主要内容:小时候,我和爸爸去钓鱼,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因为离鲈鱼开放的时间还有两小时,爸爸要我把鲈鱼放掉,虽然我依依不舍但是我还是放掉了。

这件事给了我巨大的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四、再读课文,练习提问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含义及表达效果”,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关键的词句,围绕着含义和表达效果来提问。

2、学生提问,老师记录问题,梳理问题:
从“父亲,儿子,启示,还有开头结尾的表达”等四个角度。

五、围绕“父亲”,学习品读语言
1、找出文中描写父亲做法的句子
父亲的做法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父亲平静地说。

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2、父亲的决定是放,这个决定是在怎样的情况作出的?默读故事段落,然后用句子提取信息组织说话训练。

一天,我和儿子去钓鱼。

因为,我决定把鱼放掉。

虽然,
我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心想:。

然后把目光转向了儿子:“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学习指导:1、时间上 2、好不容易钓到,“我”舍不得,没有其他人发现
3、回答学生相关的问题:想一想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学生回答,指导:1、遵守规定 2、以身作则,教育孩子
4、朗读文章,这个故事从父亲的角度去读,我们读懂了父亲的用心良苦,也解决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父亲的问题。

合作朗读故事——学生开火车朗读,注意“钓到鲈鱼时的情景描写很生动”学生练习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完成练习二
1、随着父亲的决定,儿子当时钓鱼的心情由一开始的钓到鲈鱼的得意发生了变化,默读课文,填写
2、校对:
得意——(急切)——(伤心)——(依依不舍)
3、换位思考:
为什么着急?
为什么伤心?
为什么依依不舍?
师小结:说道理很简单,但是行动起来却很难啊!通过心情的变化,写得很真实。

二、理解启示
1、由学生的问题引出——启示部分
2、你解决了哪个问题?(通过联系上文故事)
“鱼”是诱惑,如金钱、名利、好处等
道德是非是指“对”和“错”道德实践是行动等
用自己的话说说启示的意思
板书:“鱼”
3、想象说话,在情景中理解道德实践困难:
我知道上学要准时,可是,早上总想多睡一会结果就迟到了,这就是——
开车的司机知道不能闯红灯,可是,为了赶时间还是闯了,这就是——
学生举例说话
4、当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父亲想一定要遵守规定,要为孩子做榜样从而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力量和勇气。

孩子从小就要得到锻炼,获得力量和勇气。

板书:力量勇气
所以,当你在早上想多睡一会的时候,你要——
开车司机需要——
5、总结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
三、书写感受
1、课后练习4,将句子画出来,然后在书上写感受,可以用上文中的词语:“鱼”、
诱惑道德抉择道德实践力量勇气2、学生交流
作业设计:
1、正确书写生字词
2、完成作业本
2、小练笔:生活中的小事和感受
板书设计:
钩钓鱼的启示
钓放
“鱼”勇气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