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与护理体会

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与护理体会


【 关键 词】 无创通气 ; 急性左心衰 ; 护理

急性左 心衰竭是心 胁管疾病 最 常见的危 、 、 症之一 。 急 重
起病急 、 展快 , 抢救 不及 时 , 迅 速发 展为 心源性 休克 , 发 若 可 死 亡 率 高 … 。现 总 结 20 0 8年 1 ~ 0 9年 3月 笔 者 所 在 科 月 20
气变化 。无创通气 的常见不 良反 应有恐 惧 、 口咽干燥 、 面罩 压迫致鼻梁皮肤受损 、 胃肠胀 气 、 漏气 、 痰障碍等 。尽管发 排 生率不高 , 但应注意观察和预防 , 高无创通气 的疗效。 提 35 饮食指导 . 因患者床上活 动为主 , 食上要 给清淡 、 饮 易
消化 、 蛋白 、 含维 生素 的食物 为 主, 制进食 速度 , 免 高 富 控 避 长 时 间进 食 。进 食 量 以 患 者 日常 量 的 2 3为 宜 , 当 添 加 新 / 适
[ ]李 大 年.现 代 神 经 内 科 学.济 南 :山 东 科 技 出 版 社 , 0 2 2 20 :
l3 0 7—1 4 O 7.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0 0 ) 干预组存 治疗后无 头痛 的 7 P< . 5 , 1 例患者中 , 9例在一年 内复发 , 有 复发率 为 1 .% , 27 非干预组
心率及气急指数均较 治疗前显著改善( 0 0 ) 好转 1 , P< . 1 , 5例 未发生严 重并发症 。结论
气 引起 的腹 胀 。
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顽
固性 左 心 衰 竭 要 给予 合 适 的通 气 模 式 及 压 力 , 整 好 鼻 面 罩 位 置 和 体 位 , 视 呼 吸道 管 理 , 防 及 处 理 因 无 创正 压 通 调 重 预
采用治疗前后 自身对照 配对 t 检验 , 数据
月的 2 8例重 症 急 性 左 心 衰 竭 患 者 , 中 男 1 其 8例 , 1 , 女 0例 年
龄6 7 0~ 3岁 , 均 年 龄 (5 0±12 岁 , 中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4 平 6. .) 其
以均 数 ±标 准 差 ( ± ) 示 , 0 0 s表 P< .5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必 要 的活 动 , 避 免 牵 拉 呼 吸 机 管 道 和 面 罩 。 保 持 病 室 安 以 静 , 导 患 者 闭 口慢 长 呼 吸 、 语 , 之 与 呼 吸 机 同步 , 免 指 禁 使 避
慢J 氧饱和度增加 、 】 1 L 心率减慢等 , 可暂停 使用呼 吸机 , 呼吸 但 机仍应备于床边 。脱机后予鼻导管给氧 4— / n 保持 通 6L mi,
鲜 水 果 。进 食 时 间 最 好 安 排 在 停用 呼 吸机 后 3 i。 0m n
者又不配合 , 会产生人机对抗 。因此护 士应耐心 细致地做好 解释工作 , 多与患者交谈 , 细说 明正压通气 的原理 、 详 重要性 及优越性 , 提供舒 适护 理。鼓励 患者 树立 战胜疾 病 的信心 , 积极配合治疗。
总结 2 例顽固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 的疗效及护理体 会。方法 8 观察无创 通气
【 要】 目的 摘
治疗 前 后 的血 气 分 析 、 合 指数 、 吸频 率 、 率 、 急指 数 等 变 化 。结 果 氧 呼 心 气
治 疗 2h后 血 p 氧合 指 数 、 吸 频 率 、 H、 呼
静、 解痉平 喘及激 素 等 ) 基础 上 , 用美 国伟康公 司生 产 的 采
BP P / iA S T~3 呼 吸 机 , 0型 配有 湿 化 器 , 气 模 式 采 用 S T, 通 / 双
作者单位 :150江苏靖江人 民医院 2 40
通讯作者 : 李金 霞
疗有效 ;2h后复查 心脏 射血分数 ( V 平 均 为 4 . % , 7 E) 8 8 治疗
前 平 均 为 3 . % ; 电 图 s T缺 血 改 变 比通 气 前 有 不 同程 89 心 T—
度改善 ; 心功能提高 1 者 2 级 0例 , 心功 能提 高 2级者 5例 , 面
罩 耐 受 性 均 良好 , 明显 不 良反 应 。2例 患 者 2 情 无 明 无 4h病
显改善者而改为气 管插管 , 中 1例 拒绝插 管死 亡 , 有效 其 总
医学创新
2 1 年 2月 复 堕 01 鲞箜
翌 里
璺 皇

: ! :


9 ・ 7
异有 统计学 意义( 0 0 ) 干 预组对控 制发作 频率 的预 防 P< .5 ;
效果 较好 ( 0 0 ) 两组 在 3个 月 、 月 和 l 个 月 复 发率 P< . 5 ; 6个 2
i : r d c ie f co s fr a p st e r s o s .Ce h l li , 9 s p e i t a tr o o i v e p n e v i p a ag a 1 8, 9 1 8:
3 9 —3 0. 4 5
率为 3 . % , 以看 出非 干预组 复发率较 高 , 组总复发 率 64 可 两
[ ]A nA 4 h H,Bsa m AI iu jr gl e r oi Drcpo ab u .Ts ei uyr la s eo nnl ee t s n elt s t r
e p e so i l ai n o h o to fmir i e a d ifa x r s in:mp i t sf r t e c n r lo g an n n mma oy c o l t r
34 积 极 预 防 和 处 理 不 良 反 应 严 密 监 测 呼 吸 、 压 、 . 血 心 率 、 律及 意识 状 态 、 部 胀气 及 尿 量 情 况 , 时监 测 动 脉 血 心 腹 定
治疗成败影响很大 。多数患者开始使 用时 , 强烈的压迫 有
不 适 感 , 能 耐 受 呼 吸 机 而 有 紧 张 恐 惧 感 , 果 勉 强 使 用 患 不 如
对2 8例重症左心 衰患者 存常 规使 用强 心 、 利尿及 扩 血管 药 物治疗 的基础上 , 早期 采用 BP P呼吸 机无创 通气 治疗 , iA 疗
效 显 著 。现 将 护 理 体 会 总 结 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3 疗效 判断 .
治疗后 患者症状 改善 、 紫绀消失 、 急指数 气
例 , 血 性 心 肌病 l 缺 2例 , 张 性 心 肌 病 8例 , 膜 性 心 脏 病 2 扩 瓣
患者经约 2h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 , 心率减 慢 , 肺部湿 哕
音 明显 减 少 , 床 症 状 明显 缓 解 , 率 、 吸频 率 较 通 气 前 明 临 心 呼
例, 高 压性心脏病 2例 。全部病例 均符合 急性左 心衰诊 断
32 正 确 佩 带 面 罩 , 高 通 气 效 能 . 提 护 理 人 员 应 根 据 患 者 颜 面 形 态 大 小 、 瘦 、 无 牙齿 , 量 选 择 组 织 相 容 性 及 密 闭 胖 有 尽
3 6 脱 机 的指 征 和 护 理 如 果 临 床 情 况 改 善 , 现 为 气 促 . 表 减 轻 、 助 呼 吸肌 肉动 用 减 少 和 反 常 呼 吸 消 失 、 吸 频 率 减 辅 呼
畅 , 2d后 病 情 平 稳 方 可 撤 离 呼 吸 机 。 1~ 笔 者 在 护 理 中体 会 到 : iA BP P呼 吸 机 治 疗 早 期 急 性 左 心 衰 , 用方便 , 者易接受 , 创 伤性 , 使缺 氧症状及时 、 应 患 无 能 迅 速得 到改 善 , 其 它 治 疗 措 施 发 挥 作 用 赢 得 时 间 , 抢 救 成 为 是 功 的 关键 措 施 之 一 , 利 于 提 高 急 性 左 心 衰 达 到 密 闭 、 适 , 效 果 良好 的 目的 。针 对 舒 且
患者初次使用无创通气面罩 , 护士应详 细讲解无 创通气工作 原理 、 面罩结构 、 佩带方法 、 注意事 项 , 并且 做好示 范 , 使患者 认识到佩带简单易掌握。急性期患者绝 对卧床休 息 , 减少不
在 治疗 后 无 头 痛 的 3 患 者 中 , 1 在 一 年 内复 发 , 3例 有 2例 复发
[ ]L ct N lA,aeeN,l 1 Fu ain gan rp y x 3 uei tC, ul Pvs e a. lnr iei mi i pohl ・ z n r e a
下 降I2 P O / i 2 2 0m g 呼 吸频 率 <3 > 、a 2F 0 > 5 m H 、 0 ̄/ i、 m n 两 肺湿 哕音减少为病情好转 , 治疗有效 j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11 一般资料 .
选 择 笔 者 所 在 科 20 08年 1月 ~20 0 9年 3

98 ・
医堂剑
笙2 第8 月 卷第 4 期
M d aI oao h .。r r 2 1.。 8 o4 ei ln vtn f i Fbu y 0 1V 1 . c n i o C . .N
率为 9.%。 0O
表 1 治疗前后患者参数 的变化
3 护 理 措 施 及 体 会 31 心理护理 . 无创 通气 过程 中 , 者舒 适及 配合 与否对 患
向 正 压 通 气 , 气 压 力 (P P 1 2 m H 0, 气 压力 ( P 吸 IA )2~ 5c , 呼 E_ A ) 8Cl , 氧 流量 5一1 / i, 据 血气 分析 结 果 调 P 4~ n H 0, 0L mn 依 整 呼 吸 机 参 数 , 气 时 间依 病 情 而 定 。 通
标 准 。 12 治疗 方 法 . 在常规 药 物 治疗 ( 心 、 尿 、 血 管 、 强 利 扩 镇
显减慢 ( 00 ) 平均动脉压 ( A ) P< . 1 , M P 下降 ( 0 0 ) 动脉 P< . 1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