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七大考点
一般来说,回答提取型的题 一定要用文中原有的语句答题, 特别是在题目中有规定的情况下。 但有的时候,也可从原文出发但 不一定完全用原文答题,在原文 很长的情况下,可对原文的语言 材料进行浓缩。
提取型考题基本上也是凭借语感答 题。应对这种考题的方法就是一个字 “找”,换一个说法就是“导读”。其 答题技巧是:
2、组合法。即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 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这种方法 适于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 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 的文章或文段。组合的视点要放在文章 总说段的主干之上、文章或者文段各个 层次的起始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之上。
3、自写法。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 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在很多 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重要的方法。适 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文章风格、 概括作者观点、简述故事情节、给文章 加上标题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答题时 应进行要点综合式的概括,进行分步分 层的概括,进行突出重点、突出主体的 概括。
以上是答题的基本方法,还有 一种特别的方法是提炼法,提炼法 主要用于发现规律,或构段的规律, 或写句的规律等等,其思维方式是 求其共同点,答题时要运用自写法。
解说型考点在中考阅读试题 中涵盖广泛,分量较重,很多解 释、说明类的答题内容都属于 “解说”的范围。概括地说,解 说型考点主要解决“有什么”、 “是什么”这方面的问题。
3.答“举例”题时,要先说明,后 列举:要列举简洁明了的句子;要用 “如……”这样的格式进行举例。
4.对议论文、说明文的层次划分题, 可以“总——分——总”“总—— 分”“分——总”“时间顺序”“空间顺 序”“逻辑顺序”等方面去运行判断、划 分。
5.做记叙文的结构层次划分题时,可 从“记叙——议论”“记叙——抒 情”“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等方 面去进行尝试。
6.辨识题中,有时要求讲一点理由, 这时最好的表达就是用一个句子说清楚自 己的理由。
提取型考题实际上是阅读题中的一 种信息筛选题。其显著特点,就是要求 考生直接选用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句子 等内容答题。这样的题在大多数情况下 答案基本上是唯一的,便于阅卷与评分。 请看下面一些中考原题,答题要求很明 确,那就是考生得按要求“提取”。
一种是要求对文或段的结构进行辨 析与划分,对文中的观点与材料进行区 分。如“这段文字中可分为三个层次, 请用竖线在下面标出”“指出这篇文章 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等都是常 见的考题。有时候出题者也从综合的角 度出题,如“如果要将这篇文章用空行 隔开,分为两部分这一空行的位置应在 什么地方”这个题,表面上考划分,实 际上考对表达方式的辨识。
概括题考查的,是看考生能否把握阅读材 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所以“概括”实际上是对材料进行精要的提 炼,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提取法。即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 旨句、结论句,将其摘取出来,作为概 括性文字。这种方法既适于那些要求用 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于要求对内 容、主旨如何 设防的?用原文中的3个四字词语作答。 2、根据第3段文字的内容,在下图的4个 空白处填写相应的词。
3、从这一段中找出能概括本段意思的句 子。
4.这段文字中有一个句子能突出全段的 主要意思,写出这个句子。
5、写出文中能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 6.用波浪线在原文中画出明确表现这段 文字中心的语句……
从操作的角度来讲, 概括题又
是一种读写结合的题型,可以说是读 写结合的最常用的形式。
中考阅读中的概括题出题角度丰富多 姿,其中大量的是正面出题,如要求概括 文段的中心或文章的主旨,概括文段、文 章、事件的内容,概括文章的思路或层次 及层意,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事物 的成因、过程、情节或共同特点,概括人 物事迹的各个方面,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 等等,均是常见的题目。
辨识性考题是阅读考查中 比较容易得分的题,所以应该 确保不失分。在答题时应注意: 依靠自己最基础的语感,对表 达方式进行正确的判断。
1.在说明是哪种表达方式时,应该 运用语文教材上的说法而避免运用其 他的说法,特别是在辨识说明方法和 论证方法时更要做到这一点。
2.在回答“主要的方法”时,要先 进行辨识,然后再概括、比较,不要 轻率落笔。
另外也有一些题是从侧面入手对概括 能力进行考查,如要求写出材料的内容提 要,要求简要叙述文章的故事情节,要求 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要求将材料进 行归类等。它们好像不考查“概括”,但 必须经过“概括”这一环节才能答题,实 质上也是概括题的出题角度。另外,一些 “根据文章内容简答”、“根据文章内容 简述”之类的题,实际上也包含有概括答 题的意味。
考点2 考点5
考点1 考点3 考点6
考点4 考点7
辨识性考点是中考阅读题中最为基础的考
点。它着眼于考生能否运用有关的文体知识与 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辨识,在 说明文与议论文阅读题目中常常出现。其常用 的设题角度有两种:一种是要求对叙述、描写、 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进行辨识,常见的考 题有“指出画线句使用的表达方式”“文章第 X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说明这段文 字中的表达方式”“这篇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 最主要的是哪两种”等。
第一,要紧扣题干的要求去寻读, 题干要求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答题,我 们就寻找什么语言材料;题干要求在什 么地方寻,我们就在什么地方寻。
第二,在此基础上,做到不多寻, 不少寻,不错寻。特别是对要求找出 “能概括本段文字的句子”或“写出能 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的题目,一定要 先读懂阅读材料,先要对阅读材料有所 概括,这样才能找得准确。
第三,在答案表述上要注意与原文 保持一致,特别是对显示文段或文章思 路的语句,更要有序地书写。对那些不 一定严格要求提取原有语句答题的题目, 也应尽可能地简洁到接近原文。
阅读中的概括,就是用非常简洁 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 内容的大意。概括题是一种“大众化” 的阅读题,它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卷不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