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幸福心理学与幸福教育 ppt课件

幸福心理学与幸福教育 ppt课件


成为口头禅时………
2019/9/28
-5-
2019/9/28
-6-
2019/9/28
-7-
幸福的本质内涵
幸福是理论或沉思的思想活动。(亚里士多德) 幸福是快乐,不痛苦,是最大多数人获得最大利益。(约 翰.斯图亚特.密尔) 幸福是价值创造。(牧口常三郎) 幸福是发现兴趣。(尼尔) 幸福是高峰体验、超自然感。(宗教等) 幸福是积极的主观感受。(心理学家等)
的。快乐是简单的,幸福是复杂的。快乐的感觉是微笑,幸福的感觉是美好。 性就是快乐体验,但是爱情才有幸福体验。金钱可以有快乐体验,但是富有才 有幸福体验。(吴剑) • 快乐是情绪体验,幸福是情感体验。快乐体验人与动物共有,幸福体验为人所 独有。 • “幸福”的属性中至少有:意义、快乐、优势(泰勒 本 沙哈尔) • 幸福具有客观性、主观性和规定性三个要素。 • 理性和意志,引导我们走向幸福,而感觉和欲望只是把我们引向快乐。
• 3. 遇害=竞争? 15人死于他杀平均年龄:44岁
• 4.伏法=堕落? 14人被处以极刑平均年龄:42岁
• 5.意外=…… 7人死因定性为意外平均年龄:50岁
2019/9/28
-9-
• 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了10倍 ,而发病年龄从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 将近45%的美国大学生因抑郁而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生活
2019/9/28
-3-
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上也同样经历了 “成长中烦恼”的阶段。比如,美国在20 世纪中叶前后,在经历了 1929 ~1933年的经济危机之后,通过自我调解经济逐步走向了繁荣复 苏,但同时这个阶段也是“旧价值体系日趋瓦解、新价值体系尚未建 立的时期。战后精神疾病患者增多,犯罪率上升,罪犯日益低龄化, 种族歧视日益严重, 种族冲突时有发生……这一时期美国民众典型的乐 观主义心态已经日趋为悲观、迷茫、绝望等情绪所替代。同一性(即 社会认同)日趋消失, 生活意义感土崩瓦解, 美国民众深深陷入一场价 值危机之中, 人们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也不知道什么值得追求。过 去行为主义主张通过物质利益或外部奖赏达成的幸福与和平目标已经 不合时宜”
社会大环境:必须面对的“青春期”
2019/9/28
-4-
情绪问题与障碍威胁现代人心理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 困扰全世界的精神疾病,已经变成中国人的“新杀手”:根据 卫生部统计,中国目前精神病患者总数达1600万,每年约有25 万人死于自杀;在17岁以下的3.4亿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 万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
2019/9/28
-8-
现实需求
• “亿万富豪”,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 据新文化报报道,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已死亡的亿万富翁;这也是一次沉 重的调查——他们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寿终正寝。记者用了一周的时间,通 过对2003年以来公开报道中能够找到的72位亿万富翁死亡案例进行梳理,得出 的数据显示,15名死于他杀、17名死于自杀、7名死于意外、14名被执行死刑 、19名富豪积疾早逝,数字足以令人深省。
• 根据胡润百富榜的统计,2009年,中国(内地)的亿万富豪有5.5万人。 2010 年,这一数字同比增长了9.1%,达到6万人左右。根据这个可供参考的数据, 可以算出,亿万富豪的死亡率已经超过万分之一点五。
• 1. 疾病=过劳? 19人死于疾病平均年龄:48岁
• 2. 厌世=失败? 17人自杀平均年龄:50岁
• 中国:成长中的烦恼
(1)30年的高速经济发展 (2)4000美元时代的烦恼 (3)当代中国人的幸福指数 (4)必须重建的精神家园
• 现代化是把“双刃剑” • 从丐帮乞儿、彭宇案到“宁愿宝马里哭泣” • 从富士康14连跳、食品安全到现实版海因兹偷药 • “最冷漠***”与“最美***”并存 • 价值迷失、诚信危机、信仰缺失、弱势心态与精神健康
• 有些快乐是幸福之花散发出的芬芳,有可能是“敌手”。因为“笔直地走向当前 的快乐而有时就掉进了悲惨的深渊。”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
2019/9/28
-11-
幸福与痛苦
• 人的幸福与成功并不必然源自于磨难。没有痛苦或困难才是幸福的首要 特征。苦难无法回避,但追求幸福的教育要努力缓解痛苦。(内尔.诺 丁斯)
• 幸福必须重新定义:幸福,是有良好理由的痛苦;幸福生活就是有真正 值得体验的烦恼与忧虑的生活(马斯洛)
• 人不为付出什么而痛苦,也不为失去什么而痛苦,而为付出和失去了而 得不到解释而痛苦。(金盛华)
• 幸福不排斥痛苦,但要缓解痛苦 • 幸福在意付出,更在于解释
2019/9/28
-12-
国外幸福教育研究成果
关于幸福与教育的讨论在国外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斯多 德。 当代学术领域,内尔.诺丁斯关于幸福教育观的论述和专著影响较大。 诺丁斯的幸福教育观:
• 在英国,1957年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的幸福, 但到了2005年下降为36%。而这段时间,英国国民平均 收入提高了3倍。
• 现实表明,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抑郁症的蔓 延也在加剧。这一悖论表现为:“财富带给人们的好像 并不是幸福”。
2019/9/28
-10-
快乐与幸福
• 快乐是幸福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 快乐和幸福都是心理需要的满足状态的体验,快乐是低层次的,幸福是高层次
–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前10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 的主要疾病中有5种是精神疾病;全世界的十大疾病中,精神抑 郁症列第五位,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世界第二位。
– 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第一,占全部疾病和外伤 致残及劳动力丧失的五分之一。
• 当“郁闷、杯具、纠结、狂晕、伤不起、反正我信了”
幸福心理学理念关照下的学校教育
主讲人:王新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人力资源所博士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研究室主任
2012.7.24
山东 日照
内容概要
一、幸福心理学与幸福教育 二、幸福理念关照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幸福理念关照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2019/9/28
-2-
一、“幸福热”的时代背景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