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会计核算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在高校财务工作中,会计核算工作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高校进行财务分析、进行财务年度预决算的基础。
科学和客观的高校会计核算工作能为高校进一步的规划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还为高校未来的改革提供有利的参考。
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主要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尽最大可能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供大家参考,对提高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会计核算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
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通过改革向前发展。
自1999年起,我国的高校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高校的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资金融入高校的方式也逐渐增多,融入的资金规模也不断扩大,因此高校的会计核算的任务日益繁重。
在这些因素的不断推动下,高校的各个方面管理也必定要进行调整,其中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而会计核算工作又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点。
在高校对财务管理的调整中,会计核算工作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弊端。
这些弊端已经能够影响到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这说明,现行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有些
部分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变化,如果任其继续下去,还有可能会对高校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产生阻力。
因此,要正确地找出问题所在,严肃面对,认真分析,以求解决。
一、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核算的现状分析
(一)预算编制缺乏长期计划
高校预算编制所遵循的原则是坚持收支平衡,在保证原来的收入基础之上,要稳步前进、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和注重效益。
目前,高校普遍遵循这一原则,这使得高校在本年度之内的预算有很强的计划性,容易实施。
不过从学校中长期的发展战略来看,缺少长久的规划、略显单薄。
(二)核算方法有待实现科学转变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第一部分第五条规定,除经营收支外,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均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
收付实现制这一核算方法以实际收到或者支付的现金来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有着自身的优势,比如操作简单、处理手续简便、需要的会计技术较少、大大减少了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量、易懂易用、数据处理成本较低等,根据高校的性质、业务运行和收支的特点推行收支实现制是可行的。
但它也有欠缺的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不能够准确计算盈亏,尤其是当收入实现、收到款项、费用发生和支付不在同一时期时,其真实的结果很难被正确地反映出来,严重影响高校对其教育成本进行科学准确的计算。
以学生学
费这个角度来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的学费无法在当年一次性全部交清,这部分尚未缴纳的学费就无法确认为当年的应收债权,这样也就无法直接体现在高校当年的财务报表中。
这种情况下,财务核算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财务状况,更谈不上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第二,基于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这一情况,一些当期已经完成但是还没有用现金支付的财务实际状况就不能体现出来。
比如高校在科研经费、人员培训这些方面的收入在实际收到现金时会确认为收入,然而实际上,大多数的科研项目都会持续超过一年的时间,这样跨年度的支出不能体现在当年的账目里,容易导致当年结余失真。
(三)固定资产核算标准和方式有瑕疵
高校的各种软件、硬件设施都是高校多年教学积累下来的宝贵财产,其中硬件设施包括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内各种设备、教学仪器等属于固定资产。
这些固定资产是老师和学生们开展教学活动的必备物品,是高校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根据现行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目前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正确地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考虑在内。
当前,为了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很多高校纷纷在软件和硬件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买了许多设备。
这些支出项目其实很大,而且各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的变化
等因素综合作用,使得固定资产发生减值。
如果高校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将固定资产的损耗和折旧率计算在内的话,会导致整体资产价值核算的失真。
1998年出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一般设备价值500元,专用设备价值800元以上的做固定资产处理。
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于2012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它对固定资产有了新的规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
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这一标准还略有偏低,但是较旧的《制度》相比,仍然是很大的进步。
它的作用在于提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要以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为主要目的。
二、关于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核算方法要求更为科学
根据当前高校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就收入方式众多,支出与核算要求较高的问题,收付实现制已经不太能适应当前高校会计核算管理的实际。
在除去经营性业务的核算外,其余部分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在实际取得现金或支付现金权利的基础上,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并将这些收入和费用视为债权和债务。
按照债权的发生所确认的是当期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按照债务的发生所确认的是当期现金支出及未来现金支出。
这一制度的最大优势
在于高校各项收入,无论现金款项是否及时收到,收益都会以权利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避免收付实现制中时间差所带来的账目不实问题。
实行权责发生制,可以全方面地真实反映出高校在各期间收入支出的状况,有利于科学准确地计算出教育成本,为未来会计核算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科学、有效的财务信息。
在今后的核算方法上,最好是要逐渐实现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这两种核算方式的优势,互相补充,弥补不足,共同为高校会计核算工作服务。
(二)固定资产应增设折旧率
为了能够准确地反映出高校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情况,高校可以尝试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增设“固定资产折旧率”这一项,用来专门对高校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折旧情况进行核算,从而保证高校固定资产数值的准确性,有助于实现高校会计核算管理的科学性。
对于固定资产来说,成本固定但磨损不一定。
它的消耗程度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年限、存储环境、使用频率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不是用简单的数字就能说明情况的。
因此,在增设折旧率时,也不能仅用简单的数字就一语带过,要将固定资产的折旧按照资产本身的使用年限、使用环境进行计算,保证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会计电算化核算要充分发挥作用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带动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发展。
一个真正的信息时代来临了。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多,高校财务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方法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并且会计核算的效率还很低。
而会计电算化能应付日益繁重会计的工作,对人力财力资源的消耗明显减少,并且会计电算化能明显的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使复杂繁琐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更为精准和科学。
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合理应用对高校财务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校在会计电算化应用中普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科学、信息系统缺乏个性化、会计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要积极改进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定期培训在职会计工作人员、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总之,高校要对会计电算化有重要的认识,使电算化的优势充分发挥,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
三、结语
历经几次转折,高校会计核算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我们还是要正视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完善之处,努力探索改进措施,为实现高校的会计核算科学化,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叶敏娣.高校会计核算问题浅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4):103-104
[2]神芳艳.试谈现行高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经界,2011,(24):172-174
[3]苏慧娜.浅析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视角,2012,(6):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