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舞蹈表演的特点和规律

中国舞蹈表演的特点和规律

中国舞蹈表演的特点和规律
舞蹈表演学是整个舞蹈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舞
蹈艺术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很多朝代都有着很多的舞蹈表演艺术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更是群星荟萃,四十多年来,他们在继承民
族舞蹈传统和借鉴外来舞蹈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特色实行了成功地艺
术创造,所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表演体系,创建中国舞蹈表演
学理论的时机已经到来。

根据我国舞蹈表演家的实践经验,以及与其他表演艺术和国外舞
蹈表演艺术的比较,中国舞蹈表演的特点和规律能够概括为:以情带舞,以舞传情;动而合度,形变神真;技艺结合,引人入胜;风采独具,
意韵长存。

舞蹈是一种表情的艺术,舞蹈家采用任何形式实行表演,都是通
过特定的生活内容的表述,抒发舞者各种繁复多样的情感,使观众在
审美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进而受到思想上的陶治和感染。

从舞蹈家内
心之情,外化为具体可见的形象,再通过其所表现出的情感,唤起观
众的共鸣。

这样一个艺术传达过程,必须以情带舞和以舞传情,进而
达到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以舞带情,是从无形到有形。

即将以舞带情,是从无形到有形。

即将孕育于舞蹈家内心的无形之情,凭借训练
有素的人体外化为生动具体可感的舞蹈形象。

而以舞传情,是化有形
为无形。

即通过饱含情感的舞蹈形象,激起观众的情感反应。

丰富饱
满的情感给舞蹈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内心依据;性格化、美化,有高超
技巧的舞又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内心的情。

情与舞的统一创造了既有真
实感又有形式美的舞蹈形象,进而引起观众的审美兴趣,产生了情感
共鸣,从而完成了艺术传达任务。

舞蹈最重要的特性是动作性,凡舞必动,不动不能成舞。

但又非
凡动皆能成舞,只有经过提炼美化、节律化的动作才可能成舞,这就
需要讲究“动而合度”。

人体的动从形式角度看可分三类,即形、质、势。

形,有大小、方圆、高低、长短、曲直、正斜之分; 质,有刚柔、
粗细,强弱、轻重之别;势,有疾徐、动静、聚散、进退、沉升之态。

这些对立的因素,如果能恰如其分地统一在人体动的过程中就谓之合度,达到了和谐,从而形成多样统一的舞蹈美。

舞蹈艺术的动,除了
要求具有形式美外,在内容的表达上也有个合度的问题,这就是要合
乎舞蹈反映生活的规律,准确处理再现与表现、形似与神似的关系。

舞蹈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不是直白地再现生活的原貌,如
实地模拟人物的活动和事件过程,而主要表现人物对于社会生活及其
发展变化的情感反应,描绘在特定情景中人物内心的感情波澜和性格
特征。

再现是表现的导引,表现是再现的目的,二者不是排斥而是互补,共同为抒发人物的情感,所以,形虽变而情更真。

这些变了形的、处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动作和姿态能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感情,同时
还富于形式的美感,达到了形神兼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