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细则1

(整理)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细则1

哈尔滨轨道交通1号线1标工程理工大学站钻孔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编写:审批:哈市轨道交通1号线1标工程项目监理部2008年9月哈市轨道交通1号线1标工程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细则1.工程概况:哈尔滨市地铁一期工程是规划网络中轨道交通1号线的一部分,它由医大二院站至哈尔滨东站站,全长14.33km,全部为地下线,设16座地下车站(其中利用既有工程改造站4座),1座太平桥车辆段,平均站间距0.942km。

地铁一期工程利用了30年前所建的“7381”人防工程中隧道和4座车站的土建部分,利用总长约5.4km。

理工大学站位于学府二道街交叉口处,车站沿南北走向布置于学府路下。

本站为地下二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

车站主体结构尺寸为:长190.0m,宽19.0m(净),顶板覆土约3m (中心里程处),车站基坑开挖深度约16.0m,局部开挖深度约19.0m;车站两端的区间均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

理工大学站东侧为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南侧为地震工程理学研究所,西北侧临近省机械制造学院,学府路宽敞开阔,现状宽约80m,交通较为繁忙。

站位处地面高程起伏不大,地面标高约为153.39米左右(中心里程处)。

本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工325根,其中319根桩长22.8米,6根桩长23.8米。

2.监理依据:2.4.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4.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4.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4.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2.4.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4.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2005);2.4.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4.8《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2.4.9其他有关的规范及规程,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等。

3监理程序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4.1事前控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一项工程是否能保证质量目标、工期目标顺利完成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施工准备工作同样要做好监督管理。

(1)技术准备对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工程,在开工前监理人员要掌握并督促施工单位完成以下资料的准备、熟悉工作。

1.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有关水文地质资料;2.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及时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院图纸交底;3.现场的测量基准点资料;4.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等的调查资料;5.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有关报表、规范、技术资料等;6.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编写、是否有针对性、各种技术措施是否可行、人员组织计划是否合理等。

(2)技术管理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是否合理,是保证施工顺利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要根据工艺要求严格审核查验施工单位报验进场的施工设备,不符合工艺要求,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设备不准进场。

审核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1.能满足设计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2.适应地层特点和施工工艺的要求;3.适应施工现场的场地大小、场内搬迁、工期要求、供水、供电条件等;4.适应施工单位现有的设备条件,投入来满足施工需要;5.能较好的根据主机设备型号、数量进行辅助设备和工机具的选型配套。

(3)材料准备施工单位拟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必须做好报验工作,监理人员是否同意材料在本工程使用要明确审核意见。

同时要对进场材料按规范要求取样做好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试验报告未给出试验结果前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

1.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钢筋到达现场,分批分规格检查验收并随机抽样,每批重量不大于60T,见证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

(4)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场地平整,探明和清除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按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道路、供水供电、施工设施放置、材料堆放及生活设施就位等有关布设和具体安排;2.施工前应逐级进行施工交底,并且要有书面材料发至各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员手中;3.调试准备:在工程桩正式开工前,应进行一次整体设备试运转,同一种成孔机械、同一设计方案、同一地质条件试成孔数量不应少于二个。

试成孔的目的: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设备、机具、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合适。

如有问题,尚需选择补救措施或重新调整施工工艺。

通过不同地层选用的钻速、钻压,钻头直径、形式等施工工艺参数即为施工时选择工艺参数的依据。

4.2事中控制1. 长螺旋钻孔压灌砼桩质量控制的关键根据端承磨擦桩的承载机理是桩把荷载传递到桩的底部和桩侧面,得出桩的承载力取决于桩身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和桩的侧摩阻。

当桩身强度〉地基承载力与侧摩阻力之和,桩的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侧摩阻力之和;反之,桩身强度〈地基承载力侧摩阻力之和,桩的承载力=桩身强度。

1.1 长螺旋钻孔压灌砼桩质量控制关键之一──地基承载力的鉴定从桩的施工程序来讲,在质量控制中,首先确保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将使桩失效。

地基承载力取决持力层的构造情况、抗压强度。

1.2 桩质量控制关键之二──桩身强度的控制(在于施工工艺)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如桩身强度不足,桩的承载力亦得不到保证,桩身强度是桩质量控制的另一关键。

桩身质量控制主要在于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桩身强度取决于钢筋笼的制作质量与砼质量。

钢筋笼的制作检查,简单明了;而影响砼质量因素则很多,有些是可见的,有些是不可见的。

以往工程实践中,不少桩由于砼质量问题而使桩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桩身质量的控制主要在于控制砼的质量。

砼的缺陷往往是由于施工工艺不合理引起,因此必须对桩基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进行严格控制,否则,起不到质量控制效果。

桩砼质量不仅与浇注工艺有关,还与成孔工艺有很大的关系。

要确保桩孔成孔质量与灌注工艺的合理性,操作得当。

钻孔桩成孔质量在于:桩径不小于设计桩径;关系到砼质量的灌注工艺主要是:a.控制好混凝土质量的和易性,防止出现堵管,引起断桩事故。

2. 长螺旋钻孔桩质量的过程控制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对稳钻、成孔、安放钢筋笼、灌注砼等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并认真做好施工监理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各项指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

2.1 稳钻、成孔检查:2.1.1 钻机就位对准桩位点后必须调平,确保成孔的垂直度。

2.1.2钻进时发现不良地质情况或地下障碍物,应立即停钻,协同施工单位及时检查。

并通知设计单位,确定处理方法、修改工艺参数或重改桩位、桩长等。

2.1.3 施工过程中要求边旋转钻杆边清除孔边渣土,以防止提升钻杆时土块掉入。

2.2 长螺旋钻孔压灌砼桩检验控制标准2.2.1长螺旋钻孔压灌砼桩平面位置、桩径、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3.钢筋笼的制作质量控制监理人员检查钢筋笼的制作应按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

a. 钢筋笼主筋在下料前应先校直,并清除钢筋表面污垢、锈蚀等,准确控制下料长度。

b. 钢筋笼应采用环形模制作,有效控制钢筋笼直径和同一水平面上直径的极差。

c. 钢筋笼主筋接头宜采用焊接,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应予错开焊接,不应使全部接头处于同一断面上。

d. 主筋的净距必须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的三倍以上。

e. 加箍宜设在主筋外则,钢筋笼下端.500CM处主筋宜向内侧弯曲15°~30°,钢筋笼质量控制标准如下表。

注:①主筋间距用钢尺量测;②钢筋笼长度每个桩均应全数检查;③箍筋间距用钢尺量连续三档,每个钢筋笼抽检笼顶、底1m范围和笼中部三处,取最大值。

④钢筋笼直径量测笼顶、笼中、笼底三个断面,每个断面用钢尺量两个垂直相交直径。

4. 钢筋笼安装及混凝土浇注施工过程控制4.1安放钢筋笼钢筋笼一般较长,为防止起吊时笼体变形,笼体下部应绑附钢管(沿主筋通长布置,间距为 1.5米)。

下放钢筋笼之前,要做到调直、对中;起吊时,要合理布置吊点,吊起钢筋笼头部的同时人工抬起钢筋笼底部,吊直扶稳过程中,至少由2名技术人员远距离垂直双方向控制指挥,严禁撞孔壁,确保钢筋笼保护层为70mm;钢筋笼依靠自重沉入孔中,如遇下沉阻力过大,要及时拔出钢筋笼,重新成孔插入,钢筋下沉直至控制桩顶标高时,固定钢筋笼;4.2 应注意气候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

C时,按冬期施工混凝土施工;冬期施工的混凝土桩顶强度在达到设计强度的50%前不应受冻;应对原材料的加热、搅拌、运输、灌注和养护等进行热工计算;灌注时的混凝土温度以10~20。

C为宜。

灌注完毕后必须及时在桩顶加盖草包或采取其他保温措施。

4.3砼浇筑中应按规程要求做好施工记录,每根桩做一组抗压试块,并按桩号和要求进行养护,按时送检测单位进行测试。

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应及时割断吊筋,拔出护筒,清除孔口残浆,对空孔部分回填至地面。

监理对砼坍落度和砼试块制作作旁站检查,对砼的浇筑全过程和浇筑后的清场作巡视或抽查,对浇筑后的砼面标高作复核验收。

4.4 长螺旋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大致有:桩孔倾斜(成孔后孔不直,出现较大的垂直偏差),钻进困难,钢筋笼放置与设计不符(钢筋笼变形,保护层不够,深度位置不符合要求),断桩(成桩后,桩身中部没有混凝土,夹有泥土,造成断桩),缩径。

针对上述问题,大致处理方法如下:a. 导管堵塞由于混凝土配比或塌落度不符合要求、导管过于弯折或者前后台配合不够紧密。

控制措施:(1)保证粗骨料的粒径、混凝土的配比和塌落度符合要求。

(2)灌注管路避免过大变径和弯折,每次拆卸导管都必须清洗干净。

(3)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前后台配合紧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b. 偏桩一般有桩平移偏差和垂直度超标偏差两种。

多由于场地原因,桩机对位不仔细,地层原因使钻孔对钻杆跑偏等原因造成。

控制措施:(1)施工前清除地下障碍,平整压实场地以防钻机偏斜;(2)放桩位时认真仔细,严格控制误差。

(3)桩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在开钻前和钻进过程中注意检查复核。

c. 断桩、夹层由于因砼不能连续浇筑或砼浇筑过程中有孔壁泥土脱落而造成。

控制措施:(1)保持砼灌注的连续性,可以采取加大砼泵量,配备足够的砼罐车等措施。

(2)注意在浇筑过程中避免振捣棒、导管碰撞钢筋笼,造成钢筋笼对孔壁的搅动土体脱落。

d.桩身砼强度不足灌注桩对泵送砼的要求:塌落度一般不小于18--20cm,因此要求和易性好。

配比中一般加粉煤灰,这样砼前期强度低,加上粗骨料粒径小,如果不注意对用水量的控制仍容易造成砼强度低。

控制措施:(1)优化粗骨料级配。

大塌落度砼一般用0.5--1.5 cm碎石,根据桩径和钢筋长度及地下水情况可以加入部分2--4cm碎石,并尽量不要加大砂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