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三圈环流)
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三圈环流)
三圈环流的形成条件: 1.地球自转; 2.地球表面性质 均一 3.太阳直射赤道
三圈环流的 形成条件是 什么呢?
春分日
夏至日
若移动呢?
冬至日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秋分日
太阳位置
低压带
高压带
1、概念:全球性大气环流 2、小结: 大气环流的形成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 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赤道低压带
0
总结: 思考: 假设条件: 1冷热不均产生了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 、单圈环流真的存在吗? 1. 地球不自转 2.地表性质均一 2压带,故因为热力因素所致。 、假设单圈环流存在,应满足哪些条件? 3. 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不公转)
理 想 状 态 下 的 “ 单 圈 环 流”
假设
1.地球不自转 2.地表性质均一 3.太阳直射赤道 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意义 (2)在理解三圈环流的基础上,掌
握气压带、风带的成因、特点、位 置,能动手绘制示意图。
思考
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多? 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少?
冷
90N 60N 30N
热
0
极地高压带
90N
----单圈环流
60N
30N
在下图画出气流流动方向
90°N
60°N
30°N
0°
巩固练习
1、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 中,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 的地带,它出现在( C )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极地附近
巩固练习
2、在南北纬30°附近形成副热带高 气压带的原因是( C ) A.空气在这一带大量收缩下沉 B.近地面气压较低,使高空空气 下沉补充 C.由赤道上空流来的空气在南北 纬30°附近上空聚积产生下沉气流 D.空气受热膨胀,产生上升气流
(百帕)
1000 1002
北半球
1004
1006 1008 1010
北半球的高空风
极地高压带
低纬环流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思考:冷暖两个气团相 交汇,会发生什么情况?
极地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高纬环流
----三圈环流
极地高压带
中纬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
低纬环流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思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否 为热力因素所致。
地球上的气压带(7个)和风带(6个)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盛 南 行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归纳得出掌握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方法: 1.气压带形成机制: 热力成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动力成因(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且南北对称 极地高压 3.风向: 北半球:3撇 ;箭头指向低压 副极地低压 副热带高压 南半球:3捺; 箭头指向低压 赤道低压 4.天气状况: 低气压:气流上升、阴雨 高气压:气流下沉、少雨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课后思考:
如果把“地球表面性质 均一 ”这个假设否定掉,
我们地球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