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TZ40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模板

QTZ40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模板

工程名称:黑龙江省民族职业学院五标段3#学生宿舍楼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哈尔滨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B1-07 (A1监)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建设概况黑龙江省民族职业学院位于哈尔滨市,北临江南中环路,西侧为南城九路,东侧为南城十路,南侧为规划道路,3#学生宿舍位于新校区场地东北方向(具体位置详见总平面图),建筑面积6844.2平方米,地上6层,建筑形式为“一”字形。

建设单位:黑龙江省民族职业学院;监理单位:黑龙江省飞达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勘探单位:哈尔滨鸿宇工程地质勘察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哈尔滨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建筑物总高度为22.45米(至建筑物檐口),因此选用QTZ40型号的塔式起重机,塔吊臂长40米。

根据厂家提供图纸编制施工方案。

二、塔吊概况工程计划采用QTZ40型塔吊,基础型式为梁式基础,回转半径40m,最大起重量为4t,最小起重量为0.8t,出厂时间为2008年。

第二章主要部分、施工方法一、土方工程1、由于施工场地地势高差大,故机械挖土从室外场地自然地面挖至原始土,土方深度为3米,塔吊基础高1350mm,长*宽=6660mm*800mm,查地质勘查报告26’—26’、27’—27’,得承载力达到:200kpa.,QTZ40型塔吊安装要求基础配重不得低于38T,因此满足技术要求。

(塔吊位置及截面尺寸详见附图)。

2、开挖土方后,复核标高尺寸,为防止地基扰动,土方应预留300mm厚,进行人工清理。

人工挖土时做好标高控制点。

二、塔吊基础模板施工方法1、由于基础截面尺寸是800mm×1350mm,因此塔吊基础砌砖模,2、施工工艺:清理基层→抄平放线→砌砖模→核对尺寸→检查验收。

三、钢筋工程1、基础梁上部主筋采用5Φ12,下主筋采用4Φ16,箍筋为φ6@500,地脚螺栓弯钩处拉结筋为2根Φ20、800mm长的钢筋,钢筋保护层上部为70mm,下部为130mm,侧面为90mm。

(基础配筋图详见附图)。

2、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二次复试合格证,经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方可下料施工。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为保证基础梁钢筋的刚度,绑扎时必须正反方向转动绑牢,要求钢筋的交叉点全部绑扎。

3、施工中技术负责人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严格把关。

4、施工工艺:划分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扎钢筋→检查验收。

五、地脚螺栓安装1、将地脚螺栓固定在图纸位置。

(详见附图)2、调整垂直度,保证误差不大于1/1000。

六、基础砼施工方法1、吊车基础采用C40商品砼(早强剂、-10度防冻剂)2、砼浇捣的一般要求:1)浇筑砼时应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 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表面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3)浇筑砼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砼凝结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砼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4)浇筑完毕12h内进行洒水养护,用塑料布覆盖,以防止砼产生裂缝。

3、留置混凝土试块3组,标准养护1组,同条件试块2组。

安装前试压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4、在基础混凝土上覆盖塑料布或五彩布,保证混凝土的养护,并且保持温度使砼强度快速增长,如果室外气温较低,可在基础内设置2个碘钨灯,在塔吊旁边设集水坑。

七、沉降观测距塔吊北侧和西侧约5m处设立永久水准点,对塔吊基础进行沉降观测,对机身进行垂直度观测。

(详见塔吊抄测记录表)1、观测人:孙颐2、观测方法塔吊立上的前两周,测量员每隔三天进行基础及机身进行抄测,以后每隔十天观测。

1)仪器到塔身距离为5m,水准仪侧ABCD点有无沉降,抄测周期为十天。

遇大风、雨等天气加一次抄测。

从立吊到拆除使用同一台仪器。

允许误差倾斜度不大于2‰,将抄测结果记录在“塔吊抄测记录”中。

2)抄测塔身及基础垂直度应在无风、无荷载情况下进行。

3)抄测时,经纬仪对塔身,将起重臂转向,见1号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移至与塔身成九十度的一侧,起重臂也随之转九十度在进行测量,见2号经纬仪。

4)塔吊架节设专人紧固,刚立完塔吊每隔七日检测一次,以后每隔十日检测一次并填好紧固记录。

(详见塔吊架节紧固记录)。

第三章安全技术措施一、钢筋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基础钢筋为已截好的成品运到现场,无需在现场进行切断机、弯曲机和调直机等机械的作业。

2、半成品堆放要按产品的类型堆放整齐。

3、所有机械设备专人管理专人使用。

4、雷雨天气禁止露天工作,防止雷击伤人。

5、基坑边不准钢筋集中堆放,预防荷载过重造成坠落,也不要将工具、钢箍、短筋随意放在脚手板上,防止滑落伤人。

二、砼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使用振捣棒要穿绝缘鞋,湿手不准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准破皮漏电,并安装漏电保护器。

第四章附图:塔吊平面位置基础配筋截面尺寸埋件位置塔吊抄测记录抄测示意图:说明:1、要求倾斜度不大于2‰,垂直度抄测标明仪器到塔机的距离及抄测范围,水准仪侧ABCD点有无沉降,抄测周期为十天。

遇大风、雨等天气加一次抄测,及时了解塔吊的使用情况,从立吊到拆除使用同一台仪器,并注明仪器型号;2、抄测塔身与基础平面的垂直度偏差应在无风、无荷载情况下进行;3、抄测时,经纬仪对塔身,将起重臂转向,经纬仪与塔身观测平面内(见图1)测量结束后,将经纬仪移至塔身成90度的另一侧,起重臂也随之回转90度再进行测量,如图2(经纬仪)项目经理签字:工长签字:本工程建筑高度为99.9m--105.39m,建筑总层数为33层,地上30层,地下3层。

地上建筑为办公、宾馆、商业,建筑面积约为15709.86平方米,地下建筑(车库)建筑面积约为4152平方米,层高为3.6米。

二、施工方案简介1:塔吊基础采用重力式承台基础,以中等风化砂岩作为持力层;承台基础嵌入中等风化砂岩不小于 1.3米,要求中等风化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0.2MPA;且塔吊底座置于承台中心线上。

三、塔机基础技术要求塔式起重机基础必须置于坚固的岩层上,地基承载能力大于0.2Mpa/㎡(20吨/㎡);基础混凝土等级按C30施工;基础总重不小于50吨,基础砼的表面平整度不大于1/500;预埋螺栓的性能等级不小于 6.8级,其预紧力矩必须达到1050N·m(105㎏·m)。

四、塔机基础方案确定1:由于本工程塔式起重机安装位置地基基础地质情况较好,地基承载能力能满足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地耐力要求,故基础开挖无须单独进行加固处理等,只要按照塔机厂家提供基础施工图施工即可。

详塔吊基础施工图(附后)2:承台断面尺寸为:4000*4000*1000,承台砼强度等级为C30,并一次整体浇注完成;承台砼施工时应振捣密实,且塔吊地螺栓应同时预埋到位。

承台砼保护层厚度为45 mm;承台上下主筋为:4 @,双层双向布置;拉勾φ12@200。

3:塔吊基础接地极用φ14热镀锌圆钢与承台主筋相互焊接牢固;且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

塔吊基础必须等砼强度等级达到了85﹪以后,才能进行塔吊安装;同时砼强度等级达到了100﹪以后塔吊才能正常使用。

五、塔机布置及相关技术参数一、塔机平面部署详:塔机基础布置图附图。

塔式起重机基础平面布置详附图;固定式塔式起重机的地基是保证塔机安全使用的必要条件,本塔机采用整体钢筋砼基础,同时塔机基础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a. QTZ40塔吊的主要技术参数1P:塔吊最大架设高度下的垂直力:400kN2P:塔吊最大架设高度下的水平力:39kNQM:塔吊最大架设高度下的倾覆力矩:800kNmLM:塔吊最大架设高度下的扭力:200kNb. 塔吊承台基础设计的主要参数承台几何尺寸:高:1300mm,长4000mm,宽4000mm;混凝土强度设计值:C30塔基底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值:25MPAc. 须验算的内容及所用公式1.嵌岩承台承载力设计值SPUKQRγ=5 、承台承载力设计值:QUK=3.14*2*0.055*15*2*1=10362 KNSPUKQRγ==10362/1.65=6280KN2.承台竖向力设计值N=1P⨯1.4+G承台⨯1.2 =(400⨯1.4)+(4×4×1.3×24×1.2)=1195 KN3. 桩基承载力验算N0γ≤R,0γ=1,即:1195 KN<6280KN承台承载力满足要求。

4.承台配筋设计计算承台的配筋可按构造要求配筋;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30,垫层砼强度等级为C10,厚100mm。

塔基砼采取原槽一次性浇灌形成。

基础表面应平整,表面平整允许误差小于1/500。

二、底架底架由整体框架,压板组成。

底架通过16只预埋在基础中的地脚螺栓固联地基础上。

三、接地装置1、塔机避雷针的接地和保护接地2、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6A、接地保护装置的电缆与任选一根主螺栓连接。

B、置于地基锚固联接的底架绝不能作接地避雷器用。

C、接地保护避雷器的电阻不得超过1欧姆。

四、固定式塔式起重机安装完后,应对塔基基础周边用M5水泥砂浆砌筑砖墙进行保护,砖墙高度视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第三节施工操作工艺一、工艺流程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正→坑底找平。

根据现场进度要求采用人工水磨钻开挖、修整,基坑开挖深度为4.0*4.0*1.3M,石方就地暂时堆积,统一采用塔机转运到汽车上,然后由我方指定的地方卸土。

二、施工操作工艺1、开挖前,先设置轴线桩,水准点,然后按所需挖掘宽度放设灰线。

2、框线,水准点及灰线复核后,就顺着灰线切落土印,并一次切完。

3、基坑开挖分层进行,每挖至500mm,修边一次,分三次成合,坑底检平,按设计深度,浇筑砼垫层。

三、质量保证措施1、利用设置的轴线桩,水准点,挖掘基坑的宽度、7 深度。

2、基坑挖至设计深度后,经检查达到要求,立即汇同监理、业主现场代表进行验坑,作好基坑检查记录,然后浇筑砼垫层。

四、安全措施1、基坑开挖时,必须分层进行,严禁挖“神仙土”以免塌方,造成施工人员伤亡;2、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3、开挖工具必须牢固,前后操作人员之间保持2m的安全距离。

4、操作人员上、下基坑时,使用木跳板,并设置防滑条和扶手。

5、雨后复工,检查土壁的稳定情况,如有塌方隐患,必须经处理后方能继续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