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范本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范本

目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3. 塔机部署 (3)4. 塔吊基础做法 (5)5. 安全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9)6. 塔吊计算书 (10)7. 附图 (13)1. 编制依据1.1 XXX工程设计图纸;1.2《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7-136);1.3《XXX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5《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1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1.1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1.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1.1.4《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表标准》(JGJ59-2011);1.1.6《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1.1.7《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1.1.12 塔吊供应单位提供的自升塔式起重机技术资料;1.1.13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勘察资料。

2. 工程概况2.1 总体简介2.2工程地质概况2.2.1本工程场地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冲洪积相及燕山晚期侵入岩层。

岩土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ml):灰黄~黄褐色,稍湿~饱和,松散~稍密,主要以粘性①素填土(Q4土、风化砂组成,见大量植物根系,局部见大量碎石。

其中碎石粒径普遍在100~300mm,最大粒径约为1000mm。

回填年限在5~10年,该层未经压实处理。

该层在勘探场区所有勘探点(53个)揭露,层厚0.40~2.70m,层底标高1.62~7.87m,层底埋深0.40~2.70m。

al+pl):黄褐色~浅黄色,湿~饱和,松散~稍密,主要成分为石②细砂(Q4英、长石,磨圆度较好,级配较差。

见少量贝壳碎片。

该层在勘探场区大部分勘探点(38个)揭露,层厚0.50~2.00m,层底标高1.35~4.60m,层底埋深1.80~3.50m。

al+pl):黄褐色,湿~饱和,中密。

卵石母岩成分以花岗岩为主,③卵石(Q4卵石粒径为20~200mm,含有少量漂石,呈圆~亚圆形,含量约占总重的70%。

骨架颗粒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

粒间由砂土填充。

该层在勘探场区大部分勘探点(45个)揭露,层厚0.80~5.50m,层底标高-2.60~3.30m,层底埋深3.20~8.00m。

3):黄褐色~灰绿色~浅肉红色,稍湿~饱和。

中粗粒④强风化花岗岩(γ5结构,块状构造,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

岩芯呈砂状~碎块状,干钻难以钻进。

岩芯采取率68%,RQD较差的。

岩体完整程度等级为极破碎,岩石的坚硬程度等级为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该岩层遇水具有可软化性、崩解性、开挖后有进一步风化的特征。

该层在勘探场区大部分勘探点(43个)揭露,该层最大揭露厚度14.50m。

3):黄褐色~浅肉红色~灰绿色。

中粗粒结构,块状构⑤中风化花岗岩(γ5造。

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

节理裂隙发育。

岩芯采取率85%,RQD较差的。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为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等级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该岩层开挖后有进一步风化的特征。

该层在勘探场区大部分勘探点(35个)揭露,最大揭露厚度10.60m。

2.2.2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述,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见下表:2.3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类型为地下框架剪力墙 + 地上空间钢结构,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建筑高度为66米。

基础形式为桩基承台、独立基础、局部防水板。

地基持力层为第③层卵石层、第④层强风化花岗层及第⑤层中风化花岗岩。

3. 塔机部署3.1塔机选择的原则依据塔吊的作业效率、作业半径和起吊吨位,并结合现场工作环境,考虑结构工程和地上建筑主体的特点,塔吊的选择必须同时满足±0.00以下基础施工和地上主体结构的使用。

3.1.1 塔机尽可能覆盖所有工作面,减少工作盲区。

3.1.2 塔机能满足施工吊次和最大起重量的要求。

3.1.3 方便塔机支设和拆除,能够安全牢固的附着。

3.1.4 尽量减少塔机之间交叉作业的机会;保证塔机起重臂与其它塔机标准节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3.2塔吊选型及性能的确定3.2.1为顺利完成工程土建结构垂直运输任务,根据现场总平面图考虑现场共设置2台塔吊,尾部设1台塔吊为1#塔吊,头部设1台塔吊为2#塔吊,1#塔吊型号为TC6513-6,臂长65m。

2#塔吊型号为TC6015A-10B(QTZ125),臂长60m。

3.2.2 塔吊性能技术参数(1)1#塔吊性能技术参数(2)2#塔吊性能技术参数3.3塔机布置3.3.1尾部1#塔吊具体定位见下图所示:1#塔吊基础定位图3.3.2头部2#塔吊具体定位见下图所示:3.3.3 1#、2#塔吊定位及相对关系详见后附图:塔吊平面布置图。

3.4塔机安装概况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群作业安全施工需要,1#塔吊、2#塔吊一次性顶升到位。

1#塔吊45m(16个标准节),由于尾部土建结构施工较快,头部结构施工相比较慢,为了确保2#塔吊在拆除前不对尾部结构施工造成影响,2#塔吊应适当增高,2#塔吊28m(10个标准节)较为合适,具体见后附《群塔错塔布置图》。

4. 塔吊基础做法4.1 基础设计4.1.1 1#塔吊要求地基承载力≥150KPa,2#塔吊要求地基承载力≥140KPa,根据2.2.2节中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可以看出:卵石层、强风化花岗岩层、中风化花岗岩层均满足塔吊地基承载力要求。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地质情况,1#塔吊地基处于强风化花岗岩层,2#塔吊基础处于卵石层。

1#塔吊基础顶标高为-3.05m,2#塔吊基础顶标高为-3.00m。

4.1.2 塔吊基础尺寸为6000*6000*1350mm,C35混凝土,塔吊基础下设100厚C25混凝土垫层,立塔时要求塔吊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80%,塔吊运行时要求塔吊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使塔吊能尽早能投入使用,塔吊基础使用C40混凝土。

4.1.3塔吊基础做法见下图,1#塔吊基础顶标高为-3.05m,2#塔吊基础顶标高为-3.00m。

塔吊基础做法4.1.4 1#塔吊基础上层和下层钢筋纵横向各30根C25,架立筋为225根C12,配筋及加工做法具体见后附图,基础顶部钢筋和底部钢筋之间设C22钢筋马凳,马凳间距不大于15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

塔吊基础钢筋示意图见塔吊基础钢筋示意图,钢筋加工制作具体见后附图:1#塔吊预埋支腿基础图。

塔吊基础钢筋示意图4.1.5 1#、2#塔吊基础上层、下层钢筋纵横向各33根C20,架立筋为289根C12,配筋及加工做法具体见后附图,基础顶部钢筋和底部钢筋之间设C22钢筋马凳,马凳间距不大于15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

塔吊基础钢筋示意图见塔吊基础钢筋示意图,钢筋加工制作具体见后附图:2#塔吊预埋支腿基础图。

4.2基础施工工艺4.2.1 1#塔吊基础施工工艺放线→风化岩剔凿→垫层→钢筋绑扎→砼浇注→砼养护及锚杆施工→立塔。

4.2.2 2#塔吊基础施工工艺放线→土方开挖→超深基础或垫层→砌筑砖墙→钢筋绑扎→砼浇注→砼养护→立塔。

4.3 技术措施4.3.1 如果1#、2#塔吊基础持力层较深,则按塔吊基础超深处理做法进行处理,具体见塔吊基础超深处理做法图。

1#、2#塔吊基础采用240mm厚砖墙模,垫层每边宽出砖墙外皮100mm,如果需要按超深基础处理做法进行处理,则取消垫层,塔吊基础下部C25混凝土也考虑砖墙模尺寸。

4.3.2 1#、2#塔吊基础浇筑前,砖模与四周土层间的缝隙必须使用已挖出的卵石层土方回填夯实,塔吊基坑肥槽分步回填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为300mm。

塔吊基础顶面留置一个300*300*300mm集水坑用于排水。

4.3.3 塔吊基础混凝土浇筑要分层浇筑,振捣密实,尤其是固定支腿周围,塔吊基础顶面要抹平压光,二次收面完毕后,沾水覆盖塑料薄膜和一层棉毡并洒水养护不少于15天。

安装塔机时基础混凝土应达到C35砼的80%以上设计强度,塔机运行使用时基础混凝土应达到C35砼的100%以上设计强度。

4.3.4 塔吊支腿的标高及定位要严格按照塔吊厂家图纸要求配合厂家放置,混凝土基础的四个固定支腿上表面应校水平,平面度误差小于1/1000,并固定牢固。

固定支腿的安装要求如下,固定支腿浇筑方法示意图见下图:(1)将4只固定支腿与一个塔身基节装配在一起;(2)根据施工方便性,当钢筋绑扎到一定程度时,将装配好的固定支腿和塔身基节整体吊入钢筋笼内。

此时应注意焊有踏步的一侧为顶升油缸所在的位置,应为方便施工完毕后的降塔做好考虑;(3)固定支腿周围的钢筋数量不得减少和切断,主筋通过支腿有困难时,允许主筋避让;(4)吊起装配好的固定支腿和塔身基节整体,浇筑混凝土。

在塔身节的两个方向的中心线上挂铅垂线,保证预埋后塔身节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垂直度≤1.5/1000;(5)固定支腿周围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充填率必须达95%以上。

4.3.5 塔吊需要设置防雷接地,接地件距离塔吊基础砖墙模不小于500mm,至少插入地面以下1.5m,接地线采用横截面30×3.5mm表面经电镀的金属条。

塔吊防雷接地示意图如下,具体做法见后附图:预埋支腿基础图。

支腿固定式塔机防雷4.3.6 浇筑塔吊基础混凝土时,两个塔吊要各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块和2组同条件试块,用以检测混凝土强度。

4.3.7 将固定支腿与标准节拼装好,中心必须与基坑中心重合,校好后拉筋固定牢固。

5. 安全文明施工保障措施5.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5.2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着装要整齐,严禁赤脚和穿拖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砼振捣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防止触电;5.3在没有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2米以上含2米)和陡坡施工时,必须系好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带要系挂牢固,高挂低用,同时高处作业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穿防滑胶鞋;5.4新进场的作业人员,必须首先参加入场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未经教育培训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5.5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禁止操作与自己无关的机械设备;5.6施工现场禁止吸烟,禁止追逐打闹,禁止酒后作业,严禁一切违章操作;5.7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等,未经领导及安全员批准严禁随意拆除和挪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