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工艺
4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工艺
图 10 转动斜支撑杆件,调节墙体垂直度
图 11 斜向支撑加固
3.2.3 塞缝灌浆 3.2.3.1灌浆材料机械用具准备
1)与灌浆套筒匹配的灌胶料、普通灌浆料、坐浆料、塞缝料。 2)压力灌浆泵、应急用手动灌浆枪、电动搅拌器、电子称、水桶、搅拌桶,如图12 所示。 3)垫片、橡胶条、胶塞等,如图13、14所示。 4)灌浆料试块模具、流动性检测模具(60高截锥圆模、500*500玻璃板),如图15 所示。
1 工程概况
某公租房项目是合肥市打造建筑产业化千亿产业的重点及样板工程,是国内同期单一建 设体量最大的住宅产业化项目。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 338,049 ㎡,其中住宅面积约为 26.8 万㎡,配套(含幼儿园)面积约为 5.46 万㎡,人防地下室面积约为 1.6 万㎡。单体住宅有 18 层及 24 层两种类型,层高均为 2.8 米。本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 50 年,结构设计基准 期 50 年,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安全等级 2 级。A 户型耐火等级为一级,B 户型耐火等级为二 级。
4)预制墙体斜向支撑需在墙体后浇带侧模拆模后方可拆除。(后浇带侧模拆除需在 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梭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3.2.5 提升安装外防护架 3.2.6 搭楼板支架及吊装楼面板 3.2.6.1 支设预制板下支撑
1)内外墙安装完成后,按设计位置支设专用三角架可调节支撑(梁、阳台板、空调 板、设备平台板为普通 48*3.5 钢管架支撑:立杆间距 900*900,步距 1500,从横向扫地杠 距地 20cm)。每块预制板支撑为四~六个,详见附图 。
筋及封板→提升安装外防护架→搭楼板支架及吊装楼面板→安装机电管线→绑扎楼面钢筋 →浇筑混凝土 3.2 操作要点 3.2.1 放线抄平
1)建筑物宜采用“内控法”放线,在建筑物的基础层根据设置的轴线控制桩,用垂准 仪和经纬仪进行以上各层的建筑物的控制轴线投测。根据控制轴线依次放出建筑物的纵横轴 线,依据各层控制轴线放出本层构件的细部位置线和构件控制线,在构件的细部位置线内标 出编号。轴线放线偏差不得超过 2 ㎜,放线遇有连续偏差时,应考虑从建筑物中间一条轴线 向两侧调整。每栋建筑物设标准水准点 1~2 个,在首层墙、柱上确定控制水平线。以后每完 成一层楼面用钢卷尺把首层的控制线传递到上一层楼面的预留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预制
图 12 压力灌浆泵
图 13 垫片
图 14 橡胶条
图 15 流动度检测
3.2.3.2 内、外墙灌浆 1)外墙板:外墙板外侧及墙宽度范围属掩蔽位置,预制件吊装后,该位置无法进行
后续封堵。因此,外墙板外侧应于吊装前在相应位置粘贴 30(厚)X30(宽)mm 的橡胶条。 粘贴位置应位于 30mm 保温材料处,以不占用结构混凝土位置为宜。墙宽度范围内亦应置于 暗柱钢筋外 100mm 处的非结构区域粘贴橡胶条,如图 16 所示。
本项目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外墙板,预制内墙板,预制 PC 叠合板,预制 PC 楼梯,预制 空调位,预制 PC 阳台,预制 PC 梁,预制构件在产业化工厂标准化生产,现场装配式组装, 对产品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质量要求精度高。
3 施工要点
3.1 工艺流程 浇筑混凝土→放线抄平→预制外墙板吊装→预制内墙板吊装→塞缝灌浆→绑扎墙身钢
本项目住宅楼三层及以上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他部分为现浇混凝土剪力 墙结构,总体预制化率达 63%。
2 结构要求及预制构件
2.1 结构要求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由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墙板构件和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构成结构的
竖向承重和水平抗侧力体系,通过整体式连接形成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形式,要求 结构整体性能基本等同现浇,具有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似的空间刚度、整体性、承载能力和 变形性能,重点是预制剪力墙墙板及其连接(包括混凝土和钢筋),保障是设计的标准化, 施工和生产的专业化,管理的规范化。 2.2 预制构件
件在吊装前应在表面标注墙身线及 500 控制线,用水准仪控制每件预制件的水平。在混凝土 楼面浇筑时,应将墙身预制件位置现浇面的水平误差控制在±3mm 之内。
2)根据楼内主控线,放出墙体安装控制线、边线、预制墙体两端安装控制线,如图 1 所示。
3)钢筋校正,根据预制墙板定位线,使用钢筋定位框检查预留钢筋位置是否准确,偏 位的及时调整,如图 2 所示。
图 20 绑扎墙身钢筋 2)外墙现浇剪力墙节点内模采用木模或钢模,模板拉杆螺栓直径Φ12,螺杆间距为 650*650。内墙现浇剪力墙节点采用 50100mm 木方做龙骨,18 厚木胶板做面板配制,竖楞 净距不大于 150 ㎜,墙箍采用ф48 钢管,ф14 对拉螺杆;第一道柱箍距板面 200 ㎜,往上 间距 450~600 ㎜。对拉螺杆采用可拆卸式,拆模后一并回收利用,螺杆形式以翻样图为基 准,如图 21 所示。
保险绳
专用吊梁
吊链 吊装时需调 整吊链与构 件保持垂直
图5
3)预制剪力墙就位时,需要人工扶正预埋竖向外露钢筋与预制剪力墙预留空孔洞一一 对应插入,另外,预制墙体安装时应以先外后内的顺序,相邻剪力墙体连续安装,PCF 板待 外剪力墙体吊装完成及调节对位后开始吊装,如图 6、7 所示。
图 6 预制剪力墙吊装
2)将木(铝合金)工字梁放在可调节三角支撑上,方木顶标高为楼面板下标高,转 动支撑调节螺丝将所有标高调至设计要求标高。竖向连续支撑层数不应少于两层且上下层支 撑应在同一直线上。 3.2.6.2 依排板图弹板、梁位置线及楼板、梁吊装
1)根据楼板、梁吊装图在预制墙体上画出板、梁缝位置线,在板底或侧面事先划好 隔置长度位置线,以保证板的定位和隔置长度。
灌浆料注入灌浆 机
下排灌浆孔封堵
机
图18
注浆及上排灌浆 孔封堵机
8)与灌浆套筒匹配的灌浆料依照每个施工段的所取试块组进行抗压检测。A 户型(24 层)每层为一个施工段,取样送检一次。B 户型(18层)每层有两个施工段(双拼型),每
个施工段取样送检一次。每个施工段留置2组试块送检(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每 组三个试块,试块规格为70.7mm*70.7mm*70.7mm,如图19所示。图 1 Βιβλιοθήκη 线和控制线图 2 钢筋定位框
4)垫片找平,预制墙板下口与楼板间设计有 20mm 的缝隙(灌浆用),吊装预制件前,
在所有构件框架线内取构件长度总尺寸 1/4 的两点铁垫片找平,垫起总厚度 2cm,垫片厚度
应有 10 ㎜、5 ㎜、2 ㎜类型, 应用垫片厚度不同调节预制件找平,如图 3、4 所示。
内墙板:内墙板坐浆位置亦应于吊装前铺设坐浆料。
外墙板掩蔽位置黏贴 3cm 橡 胶条
墙宽范围内掩蔽位置黏贴 橡胶条分仓
完成外墙板底部吊装前准 备工作
图 16 2)外墙板:外墙板校正完成后,使用塞缝料将外墙板外露面(非掩蔽可后续操作面) 与楼面间的缝隙填嵌密实,与吊装前黏贴之橡胶条牢固连接形成密闭空间。
注意事项: 1、约 70%料加入水中,搅拌 2min; 剩余料全部加入搅拌 3min;之后 静置 2min,排气泡;总时长:约 7min。 2、连续施工时,宜改进搅拌容器; 建议配备定量容器,量取每包用水 量。 3、灌浆料初次倒入灌浆机中时, 应提前润湿灌浆机及注浆管, 避免造成堵塞。
图 17 配置灌浆料
5)使用截锥圆模检查拌合后的浆液流动度,保证流动度不小于300mm。 6)将拌合好的浆液导入注浆泵,启动灌浆泵,待灌浆泵嘴流出浆液成线状时,将灌 浆嘴插入预制剪力墙预留的小孔洞里(下方小孔洞),按中间向两边扩散的原则开始注浆, 根据图纸要求,灌浆分区的长度≤1.5m。灌浆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应在5℃以上,必要时,并 应对连接处采取保温加热措施,保证浆料在48h 凝结硬化过程中连接部位温度不低于10℃。 灌浆后24h 内不得使构件和灌浆层受到震动、碰撞。灌浆操作全过程应由监理人员旁站。 7)间隔一段时间后,上排出浆孔会逐个漏出浆液,待浆液成线状流出时,立即塞入 专用胶塞堵住孔口,持压30S 后抽出下方小孔洞里的注浆管,同时快速用专用胶塞堵住下孔。 其他预留空孔洞依次同样注满,不得漏注,每个空孔洞必须一次注完,不得进行间隙多次注 浆。 出现个别上排浆孔未出浆时,应使用钢丝通透该出浆孔,直至浆液成线状流出。若仍 无浆液流出则使用该出浆孔对应的下排注浆口进行注浆,直至该空位浆液流出,如图18所示。
图 7 预制剪力墙插筋
4)为防止发生预制剪力墙倾斜等现象,预制剪力墙就位后,应及时用螺栓和膨胀螺丝 将可调节斜支撑固定在构件及现浇完成的楼板面上,通过调整斜支撑和底部的固定角码对预 制剪力墙各墙面进行垂直平整检测并校正,直到预制剪力墙达到设计要求范围,然后固定, 如图 8、9 所示。
图 8 斜支撑固定
图 3 钢垫片放置示意图
图 4 钢垫片
3.2.2 预制外墙板吊装 1)首先做好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对基层插筋部位按图纸依次校正,同时将基层垃圾清
理干净,松开吊架上用于稳固构件的侧向支撑木楔,做好起吊准备。 2)预支外墙板吊装时将吊扣与吊钉进行连接,再将吊链与吊梁连接,要求吊链与吊梁
接近垂直,另外,PCF 板通过角码连接,角码固定于预埋在相邻剪力墙及 PCF 板内的螺丝。 开始起吊时应缓慢进行,待构件完全脱离支架后可匀速提升,如图 5 所示。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工艺
陆斌 1,康伟 1,闫豪 1 (1 中建国际投资(合肥)有限公司,合肥 23000)
摘要:通过工程实例,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结构要求、预制构件组成、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 研究和探讨,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预制构件,吊装,支撑体系,灌浆,施工工艺
图 9 角码固定
5)最后待预制件的斜向支撑及固定角码全部安装完成后方可摘钩,进行下一件预制件 的吊装,同时,对已完成吊装的预制墙板进行校政,墙板垂直方向校正措施:构件垂直度调 节采用可调节斜拉杆,每一块预制部品在一侧设置 2 道可调节斜拉杆,用 4.8 级Φ16×40 ㎜螺栓将斜支撑固定在构件预制构件上,底部用预埋螺丝将斜支撑固定在楼板上,通过对斜 支撑上的调节螺丝的转动产生的推拉校正垂直方向,校正后应将调节把手用铁丝锁死,以防 人为松动,保证安全,如图 10、11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