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颜色;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和跟
现代生活十分密切;两种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反射规律是光学中重要
规律,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是本章重点知识,
平面镜是生活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光学用具,平面镜对光的反射
作用、成像情况和成像原理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本章力图体现
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
究性学习。
突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
二、本章课程标准要求
1、通过实验,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了解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
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有色光组成的。
比较光
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的不同现象。
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了解色散现象,知道白
光是色光组成的; 2、知道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3、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的反射
规律;理解光的可逆性; 4、了解平面成像的特点;初步了解
面镜对光的作用; 5、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初步了解不
可见光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
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提高观察实
验能力。
2、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
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
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2、通过学
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四、单元教学重点:
1、光的直线传播;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
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现象;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五、单元教学难点:
1、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2、用光的反射
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虚像的概念; 3、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做好探究实验及分析
六、教学措施
1、学生已经知道一些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教学仍应重视
实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更丰富一些。
2、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活动前,学生作探究的计划时要明确每个探究步骤的主要
活动内容。
要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探究的结果。
可以让不同
组采用不同的3组入射角,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在总结规律时,要取得多组数据。
为了使学生更相信实验事实,最好有学生自
己设计的入射角度。
光的反射规律一定由学生自己探究得出。
七、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1课时
第二节《光的反射》-----------------------------1课时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课时
第四节《光的折射》----------------------------1课时
第五节《光的色散》----------------------------1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