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法生产泡花碱项目建议书-6万吨

湿法生产泡花碱项目建议书-6万吨

湿法生产泡花碱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湿法生产泡花碱
二、项目建设的目的
本项目拟以云南丰富的硅砂资源和我公司生产的离子膜烧碱出发,以湿法生产液体泡花碱,为我公司层硅生产和磷化工单位进行磷矿浮选提供合格原料,以提高烧碱产品深加工度增加附加值,创造新的烧碱消费增长速度点。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全国的烧碱产销情况
据全国氯碱工业信息中心统计,国内176家主要氯碱企业产能合计达1322万吨/年。

至2005年底,国内将有206万吨/年的氯碱装置投产;2006年,国内将迎来新建、扩建装置的投产高潮,预计新增产能261万吨/年;到2007年,还会有99万吨/年的装置投产,若规划中的几个大氯碱项目现在开始建设,2007年投产规模将超过2006年,仅内蒙古就有超过200万吨/年的烧碱能力在建或即将建设。

随着WTO条款的实施、国外烧碱企业国内竞争的加剧,烧碱产品供需关系已经出现供过于求,价格开始走低,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烧碱企业面临着如何做大做强,培养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的现实选择。

(二)我公司烧碱产销面临的环境
我公司立足“以化促盐”的战略,大力进军化工领域,聚氯乙烯、烧碱成为我公司的重要产品,其销售情况直接影响我公司的发展。

我公司目前拥有3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产品品质优良,销售情况良
好。

随着“双十一期”和“双十二期”工程的陆续建设投产,到2006年我公司将形成13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到2007年将形成25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

未来几年内,云南省的烧碱消费量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增长,周边省份如四川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近一两年内均有新的氯碱项目投产,燃碱产量将大幅度增加,我公司烧碱的销售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完善服务以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上,寻找烧碱消耗新的增长点将是关系到我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湿法生产泡花碱是扩大烧碱消耗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良好途径
1、湿法生产液体泡花碱较干法生产的优势
泡花硅的生产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路线。

湿法生产以称为液相法,其生产工艺非常简单,产量较高,设备投资小,其与干法生产比较最大的优点就是节能效果显著。

由于纯碱、柴油、煤价的不断上涨,使干法生产的泡花碱成本不断提高。

而湿法生产泡花碱是以烧碱为原料,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因此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湿法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湿法生产泡花碱日益成熟,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

2、湿法生产泡花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硅酸钠作为一种廉价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无机材料,被大量应用于制皂、铸造、合成洗涤剂、耐火材料、纺织、建材等行业。

同时它作为一种可溶性的硅酸盐可被加工成硅酸、分子筛、硅酸镁、偏硅酸钠、硅酸铝钠等含硅酸根的重要化工产品,是一种基本的化工原料,因其用量大、用途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采用液相法生产硅酸钠,发展至今年产几十万吨,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产量相比差距很
大,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按2020年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今后的15年内,泡花碱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云南省矿产资源尤其磷矿资源丰富,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磷化工大省,泡花碱作为一种重要的浮选剂,其用量将在未来几年持续上升。

根据对集团公司磷化工企业生产情况的初步调查,目前每年磷矿处理量约400万吨,以每吨磷矿消耗8公斤泡花碱计算,共需液体泡花碱3.2万吨。

我公司层硅生产,以现在年产4000千吨计算,需液体泡花碱约1.2万吨。

由此可见,仅此两项液体泡花碱的需求量大约5万吨。

目前,云南省泡花碱生产厂家较少,规模小技术力量不强,对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重视,大多难以生存。

到现在为止,云南省还没有一家湿法生产的泡花碱企业,由于泡花碱行业的自身特点,其销售半径很小,外省大型泡花碱厂难以和本地企业争夺市场。

因此,充分利用我公司的自身优势,在云南建设湿法生产泡花碱项目,能够占有较大的市场分额,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我公司建设湿法生产泡花碱的意义和优势
我公司目前拥有3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到2006年形成13 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2007年将形成25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

烧碱目前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呈供大于求的局面,烧碱销售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公司的效益,如何扩展烧碱产品的销路是我公司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利用湿法生产泡花碱是一个很好思路。

我公司现已完成层状结晶二硅酸钠的工业化生产试验,建成了年生产能力4000吨的层硅车间。

生产层硅的主要原料之一泡花碱目前为外购,采用的是高模数的固体泡花碱,在使用时要进行溶解和调模,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大大增加了层硅产品的成本。

此外,还存在原料质量不
易控制,造成层硅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从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本公司优势,建设利用烧碱和硅砂湿法生产液体泡花碱,不仅消耗大量烧碱产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烧碱销路,提高了深加工度和经济效益,而且也简化层硅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起烧碱—液体泡花碱—层硅的产业链,对我公司产品多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四、项目建设内容和目标
对液相法生产泡花碱生产技术进行吸收和工艺改进,充分利用我公司生产企业原有的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年生产能力6万吨液体泡花碱的生产车间。

五、生产技术方案
1、技术原理简述
湿法生水产泡花碱,又称液相法,是根据硅砂溶解在高温氢氧化钠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酸钠的原理。

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路线为:将液体烧碱和硅砂混合均匀后,用泵输送入反应釜中加热,生产模数为3.0左右的硅酸钠,而后采用真空吸滤的方法获得温度20℃左右的硅酸钠溶液,再采用浓缩的方法,将硅酸钠调整到所需的浓度,一般为41~51波美度,如果有特殊要求可调至58~60波美度。

活性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在加热加压条件下,生成硅酸钠的反应式可写为:
2、生产工艺流程
湿法生产液体泡花碱简要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详见附图1。

3、主要原料基本要求
3.1氢氧化钠溶液
规格应符合GB209—93要求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指标名称:NaOH Na2CO3NaCl Fe2O3
含量%:≥30 ≤0.4 < 5 < 0.005 3.2硅砂
颗粒细度:200目~180目孔边距:0.09mm筛余量≤2%
SiO2含量:≥98% 干基
Fe2O3含量:≤0.15% 干基
Al2O3含量:≤2.2% 干基
含水量:≤15%
4、项目配套工程
4.1软水:压力≥0.3MPa
4.2工业水:压力≥0.2MPa
4.3蒸汽:压力≥1.0MPa
5、原料满足情况分析
5.1烧碱
我公司生产的离子膜烧碱,产品质量完全能够达到原料的技术要求。

5.2硅砂
技术开发部对昆明附近主要的两处硅砂资源作了初步调研,采了一批砂样:
(1)陆丰县安丰营砂场
洗砂厂较多,但规模较小,粒度不均,主要销往四川各玻璃厂,运输方便,但厂方未能提供硅砂检测报告,价格为30元/吨,不含运输费用。

(2)团结乡砂场
重点考察了规模最大的文光洗砂厂,该厂产量较大,洗砂白度好,提供检测报告(2005年8月送检),主要指标为:SiO2含量99.43% ,Fe2O3含量0.07% ,Al2O3含量0.07%。

但价格较贵,我方自备车辆运输75元/吨。

生产泡花碱所用砂的粒度要求很细,各洗砂厂尾道砂可符合要求,但产量较小,需砂厂按要求加工。

五、环境保护方案
1废渣
通过洗涤,回收其中硅酸钠,降低其含碱量,水品无毒,可用于制造布耐火材料、洗涤用品、筑路等,综合利用范围很广,有待进一步根据市场利用开发。

现目前可采用填埋、回土。

2废水
由部分冷却水、洗涤滤布的洗涤水,少量冲洗场地洗涤槽的水组成,在工艺中集中于集水池已经进行再利用。

3废汽
反应釜出料时有一部分水蒸气排空,将挟带少量碱沫,需加进行处理,以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4砂库中的砂尘飞扬问题
应建成密封仓储装置,在条件不成熟时,也可采用在天气干燥时,用喷雾器喷水雾的方法,保持硅砂含水量,降低砂尘飞扬。

六、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表1产品技术指标
七、项目建设投资
项目总体投资估计约为565万元,利用我公司生产企业原有的工程配套设施,因此不考虑土地征用费和锅炉投资以及其它公用工程投资,具体投资情况如表2所示:
项目投资明细如表2所示:
八、成本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2、修理费用按每年15万元进行测算。

附图1-泡花碱湿法生产详细工艺流程图。

相关主题